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九頭艾灸」入選非遺項目 傳承中醫國粹,助力健康中國

近日,「九頭艾灸」經各方專家審議通過,作為傳統醫藥類目,入選安陽市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安陽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向安陽九頭仙艾業有限公司頒發了證書。

?艾灸,是用燃燒的艾草在人體的穴位上熨、灼,讓熱量通過穴位進入經絡,達到疏通經絡、祛寒療疾、養身保健的作用。「九頭艾灸」是從戰國時期的秦越人扁鵲到宋代著述《扁鵲心書》的名醫竇材,一脈傳承下來的中醫思想體系以及艾灸理療方法,經過安陽九頭仙艾業有限公司科研團隊多年考證與復原,完整再現了這一灸法的應用,並通過大量臨床實踐取得顯著療效,得到了艾灸領域專家、學者的廣泛認同與推崇。

「九頭艾灸」的理論基礎是「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以艾灸人體穴位「保扶陽氣」為灸法核心思想。其技法有四個顯著的特點:治證廣、取穴少、壯數多、灸葯並用。治證廣、取穴少,操作方法相對易於掌握,很適合普及到民間用於日常保健;灸、葯並用又更適用於臨床醫療,效果顯著。

「九頭艾灸」是首例入選非遺項目的艾灸技法,在2016年,針灸與京劇一起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艾灸只是其中的一個相對籠統的概念,而非一個具體的技法。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艾灸這一祖國中醫藥寶庫中的璀璨明珠,實際上處境瀕危,一些醫院的針灸科多是有針無灸,百姓對艾灸的了解更是知之甚少,「九頭艾灸」作為一種具體的艾灸技法,入選非物質文遺產項目,具有開創性意義,這將使艾灸技法傳承的可操作性更強,應用也更加廣泛。

安陽九頭仙艾業有限公司是「九頭艾灸」的傳承者,相比家族繼承或是門派傳承,非遺項目以公司作為傳承者,無疑會得到更廣、更好的推廣與普及,利惠更多的民眾。

九頭仙艾生產部的陳總監強調:「九頭艾灸」非常注重艾草的道地性,要選用河南湯陰縣扁鵲廟附近的「九頭仙艾」為原材料經過三年陳放再精製成絨,之後嚴製成艾灸產品應用到九頭艾灸的施灸過程,藥材的道地性與傳統灸法相結合,是「九頭艾灸」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因素。

要長久地傳承這項中醫古法技藝,就必須從道地藥材的種植培育入手,進而在產品的研發以及灸法的創新上做出更多的努力。傳承「非遺」的中醫技藝,讓它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奪目的光彩,惠及大眾,給人們帶來健康,這是九頭仙艾公司正在做的,也是必將持續堅持下去的。

中國的艾灸文化,有著數千年的歷史,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九頭艾灸」,不僅是中國的瑰寶,也是全世界人類的財富。傳承與發揚艾灸文化,讓艾灸文化隨著現代文明走進千家萬戶,讓更多的人因艾灸而受益,是九頭仙艾的重大的責任與歷史使命。九頭仙艾將帶著這份責任在弘揚中醫藥事業的路線上砥礪前行。

版權和免責聲明

版權聲明:凡來源為"交匯點、新華日報及其子報"或電頭為"新華報業網"的稿件,均為新華報業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新華報業網",並保留"新華報業網"的電頭。

免責聲明:本站轉載稿件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華報業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者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新華報業傳媒集團 新華報業網 版權所有

蘇ICP備05012207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