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郭台銘稱不會將“一國兩制”作為選項 國台辦回應

(觀察者網訊)

台灣地區選戰正酣,民進黨與國民黨相繼展開地區領導人選舉的黨內初選,外界對各候選人的政治立場與策略分析也逐漸加溫,尤其是“兩岸關係”議題。

在6月26日的國台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蔡英文和民進黨一些政治人物針對香港修例不斷做出一些所謂回應,朱立倫、郭台銘日前也表示說台灣不會將‘一國兩制’作為選項”這一問題。

對此,國台辦發言人安峰山回應稱,“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充分考慮台灣的實際情況,是解決台灣問題的最佳方案。“一國兩制”在台灣的具體實現形式也會充分考慮台灣的現實情況,聽取兩岸不同的意見建議,充分照顧台灣同胞的利益和福祉。

國民黨黨內初選政見會,候選人談“兩岸”

國民黨25日晚間在高雄舉行首場2020“大選”黨內初選政見願景發表會,韓國瑜、郭台銘、朱立倫、周錫瑋、張亞中等5名參選人同台登場。韓國瑜在談到兩岸關係時表示,兩岸關係關係到台灣的生死存亡,他提出四個解決方案,即要以“憲法”為根本、民意為依歸、和平做前提、經濟為優先。

韓國瑜稱,他對當前兩岸關係現狀憂心忡忡,兩岸對立、經濟下滑、民生凋敝,讓人已經忍無可忍。民進黨執政這3年,老百姓太苦太苦,各行業叫苦連天,未來沒有感覺到光明的希望。

韓國瑜表示,兩岸關係到台灣的生死存亡,所以他提出四個解決方案:

第一,以“憲法”作為根本。根據台灣方面的“憲法”本文與增修條文的明文規定,兩岸應屬“一國兩區”:一個“中華民國”下的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

第二,以民意作為依歸。台灣前途應由全體台灣人民共同決定,有責任為下一代的未來創造更好的條件和籌碼;

第三,以和平作為前提。兩岸關係一定要以確保和平,遠離戰爭,他在大陸跟在美國都一再強調,和平沒有輸家,戰爭沒有贏家。翻開人類戰爭史會發現,所有戰爭死亡的都是二十歲到二十六歲,台灣家長可以接受這樣的戰爭帶來的殘酷嗎?當然不行;

第四、以經濟作為優先。由於大陸佔台灣出口四成,因此他會優先恢復攸關台灣廠商出口的貨物貿易談判,讓台灣商品出口到大陸不再有高關稅障礙。

韓國瑜最後表示,兩岸要和平發展,避開戰爭,經濟掛帥,這是“台澎金馬”的最大挑戰,“天佑台灣”!

朱立倫在談到兩岸關係時表示,他的兩岸立場也應為國民黨的兩岸立場是:堅持“堅持民主自由的中華民國”。

他說,兩岸關係要的是民主、和平、繁榮,民主絕對不能被改變,不能受到任何個人、政黨因素影響。兩岸關係除堅持“民主自由”的體制,也反對“台獨”、獨裁及“一國兩制”。

朱立倫在政見發表會上表示,他做過兩屆桃園縣縣長,兩屆新北市市長。大家都知道,不論桃園還是新北,有很多河洛、客家、“外省”、原住民朋友,甚至很多“新住民”朋友。這些城市,整體而言就是台灣的縮影,都是這個大家庭的一份子。他深刻地體會大家要能夠團結一心,就是能夠融合不同的族群。

朱立倫表示,閩南語有一句話“三人同一心,烏土變黃金”,用客家話說是“兄弟一條心,黃泥變黃金”,意思就是:只要大家團結,泥土也可以變成黃金。台灣要更好,大家一定要團結,團結不一定會勝利、但是勝利一定要靠團結。

韓國瑜、郭台銘就反對“一國兩制”說重話,新黨主席駁斥

針對中國國民黨初選,新黨主席鬱慕明23日在臉書發文表示,韓國瑜和郭台銘,屈從被誤導的民意,就所謂“反對”“一國兩制”說重話。

他提醒,未來若真上位,除了反對,不能沒有建設性意見。兩岸同屬一中,“法律”上都主張代表涵蓋兩岸的中國。大陸實力大,仍力求對話取代對抗。台灣實力小,更該用智慧取代蠻力,表達維護和平、追求統一的誠意,一切攤到談判桌上談。為什麽不選這條路呢?

面對國民黨初選的激烈競爭,鬱慕明多次表明新黨立場,強調國民黨不管誰出線都要說清楚兩岸終極目標。

香港中評社報導稱,6月12日,鬱慕明在臉書發文稱,新黨不介入國民黨家務事,他只在意團結打敗民進黨,教訓蔡英文!現在他再加上一條,不管最後誰代表國民黨出線,說清楚台灣定位、兩岸政策、發展出路、終極目標,這才是最實在的。

鬱慕明稱,他剛從大陸結束廣上南北行,談兩岸關係與民族未來,也現場見證大陸的發展和進步。回到台灣,又是吵不完的選舉話題,才剛選完又要選,天天選,選到現在不只是藍綠對立,連藍綠各自內部也分裂。

台灣“東森新聞雲”24日報導了台灣民意基金會24日發布的最新民調。民調顯示,在5位國民黨2020黨內初選參選人中,目前郭台銘以29%的支持度稍佔上風,韓國瑜則失去大幅領先的優勢,與朱立倫各有26.4%、26.7%的支持。

而前台北縣長周錫瑋、台灣“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則陷入苦戰,僅有2.3%和0.5%的支持度,難以與領先的3位參選人抗衡。

進一步分析選民的年齡層,在最有優勢的3位參選人中,郭台銘在25歲以上、50歲以下的選民中佔有優勢;朱立倫最受24歲以下的年輕人青睞;韓國瑜則吸引的是50歲以上年長者的選票。

(綜合中國台灣網,@你好台灣、中國網等消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