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看省級醫院如何帶動縣級醫院轉型更新——「沉」下來的幸福感

浙江在線10月8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陳寧 通訊員 俞建麗)對於天台縣人民醫院來說,這是一張來之不易的成績單——在2017年度全省「雙下沉、兩提升」工作考核中,該院名列前茅。

天台縣是全國首批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縣。長期以來,該縣面臨著醫學人才留不住、當地群眾看病難的困境。2012年底,為讓基層群眾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浙江做出「雙下沉、兩提升」重大決策——推動「醫學人才、城市醫院」「雙下沉」,促進「縣域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和群眾滿意率」「兩提升」。省人民醫院就是天台縣人民醫院的幫扶部門。近日,記者在天台縣當地採訪到三個故事,勾勒出一家省級醫院帶動縣級醫院轉型更新的軌跡。

一條就醫路

天台縣人民醫院老員工袁英健記得,上世紀70年代,在醫院大廳裡很容易就能認出鄉下來看病的患者。因為缺醫少葯,老鄉生了病,只能搭三輪車到縣裡,顛簸一路,他們的身上、頭髮上全是白花花的灰塵。但現在,曾經的「病人跑醫院」變少了,「專家跑山區」成了常態。

2015年,180多公里之外的省人民醫院全面託管天台縣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原主任屈百鳴、醫師丁亞輝作為第一批下沉專家來到天台,這裡給他們的第一印象並不樂觀——沒有獨立心臟內科、沒有基礎設備、缺乏專科醫生……

哪裡薄弱,就從哪裡幫起。兩位省級醫院醫生用一個多月的時間擴充人才、設備和病區,他們犧牲無數個休息日,一心「沉」在天台設立獨立的心臟內科,讓醫院有了主心骨;他們利用下班時間製作課件,將最新的治療理念和藥物用法帶到基層;通過「雙下沉、兩提升」的政策便利,他們讓最先進的DSA血管造影設備落戶天台,造福當地醫患。

數百位省級醫院專家往返兩地,帶動了醫療資源上下聯動。每周,省人民醫院有50人次專家在天台坐診。對比幫扶前,至2017年,門診人次增長21.77%,出院人次增長27.69%,外科手術例次增長26.2%,微創手術例次增長83.2%。

在浙江,全省39家市級醫院和15家省級醫院共與122家縣級醫院開展合作辦醫,每家縣級醫院平均有10名左右城市醫院的醫務人員常年坐診。

一場評審會

幾年前,一場緊張的公立醫院等級複評會在天台縣召開,曾通過三乙考核的天台縣人民醫院差點沒通過。和許多省內的縣級公立醫院一樣,在經過一定程度的發展後,醫療技術深陷瓶頸,縣域內的醫療資源已經無法滿足基層百姓日益增長的就醫需求。

「雙下沉、兩提升」工作的最終指向是什麼?省人民醫院下沉專家、天台縣人民醫院常務副院長張雅萍的答案是,促進帳級診療,讓更多的患者願意留下來。

技術,成為留住患者的「金鑰匙」。泌尿外科曾經是天台縣人民醫院最薄弱的科室,省人民醫院泌尿外科主任徐智慧兼任該院泌尿中心主任後,多個亞專科在這裡開展,一條解決疑難雜症的快速路就此鋪設;

心內科醫生裘晟、蔡磊經過三年多的帶教學習,已經能夠熟練完成突發性心梗手術,讓當地突發心梗病人足不出縣;急診科護士長裴君霞利用休息時間到省人民醫院參與臨床實踐,標準化的急救流程被搬到了天台……全面託管以來,省人民醫院先後幫學科達23個。

如今,再看到這塊三乙醫院的牌子時,天台縣人民醫院院長陳昕昳終於覺得心裡踏實了。浙江的「雙下沉、兩提升」工作也作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典型案例向全國推廣。

一種獲得感

「雙下沉、兩提升」工作就像一條紐帶,聯結起醫患之間的真情誼。

一箱紅蘋果,至今仍令省人民醫院下沉專家洪軍心懷暖意。2017年3月15日中午,15歲的小姑娘小康因暴發性心肌炎被送往天台縣人民醫院急診室,室顫、瞳孔散大、心跳停止……危急時刻,醫院向省人民醫院ICU副主任醫師洪軍發出支援申請,洪軍隨即帶著整個團隊趕往天台。「不能放棄!」一路上,洪軍用這樣的信念支撐著前方急救團隊,按壓堅持了整整兩個多小時。抵達後,洪軍與當地團隊運用ECMO(體外膜肺氧合)技術挽救了這一年輕的生命。

一個月後,小康的父母帶著一箱沉甸甸的紅蘋果出現在洪軍和急救團隊面前:「一直以來,我們以為只有自己是孩子的父母,現在,她有了這麼多位爸爸媽媽。」

患者的獲得感,成為「雙下沉、兩提升」工作建立長效機制的驅動力。三年幫扶結束後,省人民醫院又將帶著新的「任務書」,將人才、技術送往天台。「『雙下沉、兩提升』工作,不僅讓老百姓有了就醫獲得感,也讓下沉專家、基層醫生收穫了幸福。」省人民醫院院長黃東勝告訴記者。

兩千多個日夜交替,成千上萬醫生不辭辛勞的奔波,在這豐收時節,浙江的「雙下沉、兩提升」工作也結下碩果——實現對全省89個縣(市、區)的全覆蓋,群眾看病就診滿意率達90%以上。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