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冰點周刊評論:“這塊螢幕”刷屏之後:公平從來不只是技術問題

摘要

中國青年報冰點周刊《教育的水準線》(見報稿原題)刊發以後,引發網絡熱議。報導以位於國家級貧困縣的雲南祿勸第一中學為主要樣本,介紹了通過網絡直播教學,當地學校獲得了四川名校成都七中的優質教學資源和理念,實現“低進高出”,甚至有學生考上北大、清華的故事。

一個個鮮活的例子,讓很多讀者收獲了滿滿的感動。不過,也有很多人產生疑問:直播教育真的有那麽神?網絡直播教學並不是太新的概念,一些地方嘗試遠程教學也有了十幾二十年。一些學校取得令人欣慰的成績,顯然並非一朝一夕之力。端穩教育的水準線,則涉及到更多且更複雜的因素。

現代技術讓人看到公平的希望

毫無疑問,報導介紹了一個現代技術促進社會公平的典型案例。網絡不僅傳遞了先進的教學方法,還打開了貧困地區學生的眼界。就像報導所言:“一些直播班學生,歷經3年全英文教學,口語出眾,在大學獲益良多。”

更重要的是,當直播教學成果顯現,當地看到優秀學生考上大學,獲得了更好的發展機遇,就會產生正向激勵效應。當社會上重視教育的良好風氣強盛起來,認為學習不能改變命運的“讀書無用論”自然就喪失了生存空間。而且,伴隨著本地教育水準的改善,那些原來家裡有條件前往城裡上學的外流優質生源,也可能逐漸回歸,由此形成地方教育發展的良性循環。

當然,差距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填平。正如有人所質疑的,以升學率為衡量教育發展水準的標準,尊崇的依然是“超級中學”的那一套。貧困子弟有機會跟大城市裡的孩子“同堂上課”,課後需要勤勤勉勉,花更多時間和精力,才能勉強趕上同齡人的進度,或者說從“望塵莫及”到“望其項背”。但他們看不到的是,城市學生在課堂以外參加各種興趣活動,發展綜合素質,以至早早地周遊世界。

苛責是不公允的,提出“何不食肉糜”的質疑,只是一廂情願。對接受直播教育的學生來說,他們在有限的條件中,做出了最適合自己的選擇。他們的努力不應該受到嘲笑。

社會發展不平衡造成的矛盾,不可能單憑教育之力補平。農村孩子沒機會和城市孩子獲得相同的學習條件,歸根結底是經濟發展問題,是城鄉差異和地區差異問題。

而現在,教育最重要的責任就是創造機會。農村貧困地區高考升學率提高以後,有不少學生可能從此離開,扎根在大城市,追求自己的美好生活,但總會有心懷家鄉的年輕人尋求回鄉。不管是哪種人,他們都會直接或間接地促進家鄉的發展,為貧困地區帶來新的理念,輸入新的資源。在這裡,教育扮演的是杠杆的作用,用相對微小的力量撬動整個社會的變遷。

網絡直播要推動教育內向生長

網絡直播只是一劑“催化劑”。如果認為只要技術進步了,就能徹底改變貧困落後地區的教育面貌,只會陷入自我煽情的感動。技術促進了當地教育面貌的改變,但歸根結底,包括教育在內的地方發展要煥然一新,必須依賴自我內向生長。

學生通過直播學習取得優異成績以後,會更加認同城市學校和教師。成都七中的老師旅遊時遇到看自己直播的學生,獲得了意外的免費服務,就是直接的例證。令人憂慮的一點是,傳統意義上的師生關係受到了挑戰。人都擺脫不了功利,學生面對網絡那頭給自己帶來希望的老師,和課堂裡自己面前那個“平庸”的老師,該如何選擇?

報導也指出:直播課引入一些學校時,遇到過老師撕書抗議。有些老師自感被瞧不起,於是消極應對。

如果認為只要直播能解決升學率的問題,當地師資就不再重要了,只能做點輔助性的教學工作就好,那就落入了新的一種教育理念誤區。本土教師不能成為遠程授課教師的“影子”,而要堅守學生成長成才的主心骨的職責使命。

我們當然相信,在開展直播教學時,發達地區、城市學校的教師願意無保留地向網絡那頭的寒門子弟傳播知識。然而,網絡終究不能替代所有。網絡教育有助於解決公平的問題,但實現不了多樣化的目標。學生可以學同一套課本,做同一套試題,但學習也需要加深對身邊事物的理解,也需要照顧到個體差異。

換言之,理想的直播教學,追求的應該是輔助性的角色。現在轟轟烈烈的網絡直播教學,其長遠目的應當是“不需要直播”。當教育的鴻溝得到補平,當地有能力獨立開展合格的教育,網絡直播的遙控器,就應當掌握在當地教師和學生手裡。

直播教學不能只看對學生的影響,還要看對教師的影響。教師能不能從發達地區同行身上習得經驗,進而將先進理念和方法本土化,才是評價地方教育水準是否獲得真正意義上改善的指標。否則,讓本地教師淪為協助網絡教學、從事批改作業等瑣事的“配角”,無疑是冷漠的,也是無法長久的。

公平從來不只是技術的問題

技術改變了資源流動的方向,打開了“輸血”的閥門,讓貧困地區有機會以較低的成本,獲得優質資質。這是過去人們所無法設想的。

我們要看到,各方面改善貧困地區發展水準的善意。比如,一所學校隻交了開通一個直播班的錢,但通過“偷錄”直播,讓其他班也接受同樣的教育。提供直播教學的網校負責人知道此事,卻並未深究。如果以先進的教育資源為籌碼,構築知識的高牆,直播教學顯然無法實現其初衷。

近年來,一些名校針對農村大學生比例偏少的問題,推出了面向農村落後地區學生的專項招生計劃。例如,北京大學“築夢計劃”、清華大學等校的“自強計劃”,等等。這些專項招生計劃為優秀貧困學生開辟了綠色通道,讓他們獲得了在原有條件下很難搶到的名校錄取通知書。

單單從技術上看,一套考題,一個分數標準,可能會實現表面的“公平”。然而,公平從來不只是技術的問題。技術是冰冷的,但人心是火熱的。是人的因素,讓教育的水準線端得更穩。

教育不光要看實力,更要看人的潛力。接受直播教學的農村學生,本來“底子”不好,獲得城市教師的點撥以後,成績上去了。重視人的可塑性,是推動這場改變時應當秉持的理念。

正因如此,世界一流大學在開展招生時,不管是針對本國學生還是國際學生,都考慮到地區發展差異。一些來自欠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學生進入一流大學以後,獲得了更好的平台,有的能夠通過努力補齊差距,取得一流學術成就,就算跟不上發達地區同齡人的水準,也沒關係,只要他回去以後能夠成為家鄉的佼佼者,改變當地面貌,就達到了教育公平的目標。

這也給人們一個啟迪:端穩教育的水準線,需要在多個維度發力。除了教學和應試的技術水準,還有招生錄取的合理分配,還有評價與考核的多元化。也許資源是有限的,但賦予所有人的機會應當是公平的。(評論員 王鍾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