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在代表委員中引起熱烈反響

3月4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參加看望和討論。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3月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時強調,新時代呼喚著傑出的文學家、藝術家、理論家,文藝創作、學術創新擁有無比廣闊的空間,要堅定文化自信、把握時代脈搏、聆聽時代聲音,堅持與時代同步伐、以人民為中心、以精品奉獻人民、用明德引領風尚。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在代表委員中引起熱烈反響。他們紛紛表示,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高屋建瓴,對文化文藝工作者、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寄予殷切期望。在今後工作中,將以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不負重托、不辱使命。

 

趙季平代表(中國音樂家協會名譽主席)


實踐深處找靈感


記者  張丹華  周小苑


“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既是對我們的鼓勵和引領,也是再一次對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提出了高標準。這個標準就是繼續堅定文化自信、堅持正確創作導向,為人民多出精品。”趙季平代表說。


趙季平認為,作為一名藝術工作者,要有精品意識,要到生活中間向源頭活水尋找流淌的瑰寶來豐富自己。在創作過程中要靜下心,要去掉浮躁,不要有功利心,要從心裡流淌出作品。這個作品應該為時代立命,而作品也是藝術家安身立命之本。


藝術工作者要創作出群眾喜歡的、能和世界對話的好作品。趙季平在2017年創作了《第一小提琴協奏曲》,在國家大劇院首演後獲得了很大成功。之後,在北美、東南亞、歐洲巡演,很受歡迎。“這部作品用濃鬱的中國風講述了中國故事,同時借用了協奏曲的形式和一些創作技巧。我體會,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王麗萍委員(上影電視劇公司編劇)


用心用情用功創作


記者  張珊珊


“習近平總書記對文化文藝事業的重視,對文藝工作者的愛護,特別是對文化工作的期許和要求,讓我們非常感動。”說起4日的聯組會,王麗萍委員依然難掩興奮。


近年來王麗萍創作的《媳婦的美好時代》《生活啟示錄》《大好時光》等電視劇相繼走出國門。“我很感恩我們遇上了偉大的時代,抒寫新時代、表現當代中國老百姓的美好生活,是我們的責任。”王麗萍認為,如何更深入地表現現實主義題材,如何觀照當代生活的閃光點,如何更多地在作品裡傳遞正能量,是文藝工作者應該時刻思考的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文化文藝工作者要走進實踐深處,觀照人民生活,表達人民心聲,用心用情用功抒寫人民、描繪人民、歌唱人民。在王麗萍看來,用心,就是全心全意投入,時刻牢記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謳歌新時代的使命;用情,就是對人民要有真情實感,要用最樸素的情感去書寫百姓故事;用功,則是不斷地學習、學習、再學習,永無止境。

 

賈樟柯代表(第六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副會長)


守正創新引領風尚


記者  喬棟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文化文藝工作、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就屬於培根鑄魂的工作。習近平總書記的話精準闡釋了一個文化工作者的職責所在。”賈樟柯代表說。


“總書記說,要用明德引領風尚。守正創新就是‘明德’的關鍵,為此需要付出巨大努力。”賈樟柯說,電影工作者要重視“德與藝”的問題,要歸心以守正。“歸心”意味著回歸到藝術創作的初心,以人民為中心,用電影表現生動的社會實踐;意味著提高業務水準,攀登藝術高峰;還意味著將自己的個人創作實踐跟整個國家的發展融合到一起。只有做到這樣的“歸心”,才是真正的“守正”。


“文化工作者要在引領時代風尚、提煉時代精神、推動時代變革方面,展現出自己的責任和擔當,創作無愧於國家和民族的作品。總書記重要講話將指引我今後的創作實踐。”賈樟柯說。

 

別必亮代表(重慶出版集團副總編輯)


出版要與時代同步伐


記者  劉新吾


“在這次聯組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四個堅持’的要求,其中‘與時代同步伐’排在最前面。總書記希望我們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謳歌新時代。”別必亮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文藝作品也要增添振奮人心、催人奮進的力量。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70年來,我們砥礪奮進,國家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這是一部感天動地的奮鬥史詩。中國的深刻變化和近14億中國人民極為豐富的生產生活,為出版事業提供了極為肥沃的土壤,讓出版事業擁有無比廣闊的空間。”別必亮表示,作為一名出版人,要把好圖書的政治關、質量關,主動策劃一批優秀作品,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糧。


“要創作新時代的精品佳作,首先要清楚新時代需要什麽,新時代人民群眾的審美情趣是什麽,融入時代、融入生活,烙下時代的印記。”別必亮說。

 

歐陽黔森代表(貴州省文聯主席、省作協主席)


最美風景在基層


記者  汪志球  程煥


“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我們以人民為中心,以精品奉獻人民,揭示了創作的真諦。如果脫離人民群眾,就不可能創作出優秀的文藝作品。”歐陽黔森代表認為,藝術源於生活,文藝工作者只有真正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才能創作出帶有泥土芬芳、深受百姓喜愛的好作品。


“人民是創作的源頭活水,如果不經常走近群眾,不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所盼,那創作就成了無源之水。”歐陽黔森代表說,最美麗的風景在基層,最感人的故事也在基層,文藝工作者要到群眾中尋找靈感、汲取養分,了解並掌握人民的真實需求,以真情實感反映人民的喜怒哀樂,“有溫度的作品一定是貼近百姓生活的作品,閉門造車和模仿抄襲,必定會脫離實際。”


歐陽黔森代表說,社會主義文藝是人民的文藝,文藝工作者應該把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沉下心來搞創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糧奉獻給人民。“聚焦人民,用心用情用功抒寫新時代。”歐陽黔森代表說。

 

孟廣祿委員(天津青年京劇團團長)


俯下身子向人民學習


記者扎西靳博


“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為文藝工作者指明了方向,為我們砥礪前行注入了動力。”孟廣祿委員說,總書記的講話樸實親民,體現了重責任、重人民、重民生的情懷。


孟廣祿說:“舞台養育了我,這麽多年在台上的拚搏,我深切地感受到我們在台上演出,是人民的雙手‘托’起來的。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既是要求,更是鞭策。我要把總書記的聲音傳遞給身邊的人,把總書記的講話精神落實到具體行動中,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貼近時代、唱響時代,創作出更多好作品,以更加豐碩的文藝果實來回報黨和人民的信任與期望。”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真正把身子俯下來向人民學習,作品才能得到人民喜愛。”孟廣祿說,“京劇是我永遠追求的事業,我將永遠忠誠於它,為人民唱好京劇,我們不僅要創作出好的文藝作品,還要通過作品來弘揚主旋律,謳歌時代精神,為人民群眾服務。”


《 人民日報 》( 2019年03月06日 09 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