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你的眼睛還好嗎?專家:不少人30歲患「成年遲發性近視眼」

「人未老,眼先衰」,中青年人群正遭近視與老視雙面「夾擊」。

在近日由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舉辦的2018公濟眼科論壇上,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眼科臨床醫學中心公布了一項關於近視治療的最新治療現狀:30歲左右的青年人中有不少出現了「成年遲發性近視眼」,且老視患者年齡提前。

8月27日,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眼科臨床醫學中心視光眼表科主任柯碧蓮教授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一組來自中國健康發展研究中心發佈於《國民視覺健康》報告的數據顯示:目前中國近視眼患病人數約有5億人,其中18歲人群近視率達到90%,30歲左右的成年人中也有不少出現「成年遲發性近視眼」。同時,目前中國50歲以上人群中81%患有老視,且發病年齡不斷提前。

為何會出現這一現狀?「原本老花是出現在45歲以上年齡人群的,但現在年齡越來越提前。」柯碧蓮表示,除了病理性原因,工作和生活中長時間面對各類智能影片終端,可能是導致成年人近視度數增加及老年性眼病患病年齡提前的原因之一。

據她介紹,研究顯示,長時間的近距離工作並注視單一目標,會導致眼的調節功能下降,引起視疲勞。連續操作影片終端2小時以上即可使視力暫時受損,這一過程在早期是可逆的,但若累積到一定程度,則可能使近視度數逐漸加深。

根據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眼科臨床醫學中心大量近年臨床數據顯示,基於近視與老視的雙重「夾擊」新特點,臨床上對屈光乾預和矯正治療的精準方案選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屈光手術成熟以來,以全飛秒手術為代表的屈光手術是治療屈光疾病的優選方案。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眼科臨床醫學中心方面表示,並非每名視力矯正患者都適合做手術,高度近視、近視合併老視等人群由於容易出現併發症等原因,往往都會被建議保守治療。另外,部分接受了屈光手術的近視合併老視患者也會在術後出現眼睛易疲勞、看近處反而不適等情況。

「這一現象有些是由於過度矯正導致的,由於過去的屈光手術往往過分強調提高視力,另外考慮到部分患者術後的『視力回退』現象,醫生會在手術時,使患者視力達到一定的『遠視』度數,一旦沒有把握好度,就會在術後造成看近處不適、容易出現視疲勞的情況。」柯碧蓮說。

柯碧蓮介紹,近視和老花雙重夾擊,這一現象年齡越大越容易出現,因為眼球中的晶狀體有調節焦距的作用,20歲前後調節力最強,看近看遠都可瞬間調整好焦距。30歲之後,晶狀體的硬度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高,調整晶狀體厚度弧度的睫狀肌力量減弱,這部分患者更易出現過度矯正帶來的視疲勞。

如何針對上述現狀開展正確的治療?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眼科臨床醫學中心常務副主任孫曉東教授表示:「近視高發是世界性難題,在已有的矯正視力方式中,運用全程視力覆蓋理念的屈光整體解決方案是目前適用人群最廣、患者術後體驗相對更好的方案之一,需要藉助新的手術平台,在屈光治療中充分考慮患者長期的用眼需求及每位患者的個體差異性。」

柯碧蓮進一步介紹,並非每個成年人都適合這一技術,術前必須經過多次驗光與評估,如那些角膜很小的患者,手術過程中存在風險,而角膜的厚度如何、手術過程中患者配合度是否高等都將成為這一治療方案的限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