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日本插手釣魚島及周邊 欲造水下無人潛航器監視中國潛艇

據日本媒體報導稱,日本計劃打造新型水下無人潛航器,企圖向我東海海域部署,主要在釣魚島一帶。無人潛航器號稱未來水下作戰的“黑馬”,到底擁有哪些作戰能力?未來是否會與人工智能相結合?中央電視台《防務新觀察》欄目圍繞這一話題特約軍事問題專家杜文龍和曹衛東進行了分析和解讀。

12月5日,日本的執政黨就重新修訂《防衛計劃大綱》進行了工作會議。日本NHK電視台指出,這一次修訂大綱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強化日本在周邊太平洋區域的防禦能力。日本政府從企圖監視釣魚島周邊海域等島嶼防衛的角度出發,除了計劃推進人工智能(AI)和雷射等最尖端技術的開發外,還將考慮針對破壞雷達和通信功能的電磁脈衝(EMP)攻擊,加強應對措施,而且還將開發在海中自動航行並收集資訊的大型無人潛水器。日本防衛省將從2019年開始開發試用無人潛航器機型,計劃在2025年投入使用,預計全長在10到15米,可以在已設定好的海域內自動航行幾天到一星期左右。

據介紹,日本製造潛航器的構想是利用水中聲波探測儀來探測潛水艇和水上的艦艇,並利用人工智能,使潛航器自動對艦艇進行跟蹤。值得關注的是,目前日本媒體和有關學者對於重新修訂《防衛計劃大綱》以及包括開發無人潛航器在內的各項方針都是十分關注的。討論的焦點之一就集中在無論日本的防衛計劃如何都不能突破“專守防衛”原則,也就是不能講日本防衛政策的主旋律從“防衛”轉變為“進攻”。

日本新版《防衛計劃大綱》高職門提到要擴大無人潛航器的使用和研製,這個無人潛航器可能會產生怎樣的威脅?軍事問題專家杜文龍認為,如果日本在釣魚島周邊部署這種無人潛航器,有三個地方我們要高度關注。第一是偵察。因為是個小東西,在水下它有很多傳感器,可以用光學攝影機去拍攝,同時還可以加載聲納以及其它的感知設備。這樣周邊無論是執法的船隻、還是軍艦,各類目標都是它的偵察對象。通過日積月累的偵察,它可以有一個數據庫,會為今後作戰提供一些基本的情報支撐。第二可以畫圖。通過聲納系統在深海對水下一圈一圈地掃,像“趕馬車”一樣。如果這種圖片被鏈接,那麽今後釣魚島周邊水下地形非常清晰。如果要搞水下設伏或者其它的小動作,這個地圖會提供一個基本的支撐,哪個地方有深溝,哪個地方有海床,就會一清二楚。這樣就能夠為今後水下作戰提供一個水戰場的依托。另外是可以搞配合。日本海保廳經常在這裡轉來轉去,如果水下有這種結合關係,那麽水面水下結合,包括有人無人結合,會成為日本所謂“執法”的一種模式。對於這種潛航器在東海的活動。一定要高度關注。(文/采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