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全病原體檢測、鐵路AI醫生……百餘科技項目亮相京港會

最快兩小時就能檢驗新冠肺炎感染者所有病原體的新型快速檢測技術,能夠自己“看路”並定位導航的機器人,利用噪聲信號診斷鐵路軌道軸承是否安全的“鐵路醫生”……疫情不能阻隔京港兩地攜手科技創新的腳步,在11月19日舉辦的第二十三屆北京·香港經濟合作研討洽談會(京港會)科技專題活動上,百餘京港科技合作項目亮相,涵蓋醫學、人工智能、交通、農業、環保等多領域。

作為本屆京港會重要內容的科技專題活動由北京市科委、香港貿易發展局等主辦,活動主題為“後疫情時代,京港科技合作新態勢”。活動聚焦京港兩地“科技研發合作、創新環境培育、科技人文交流”,發揮京港兩地特有優勢,積極開展京港科技交流合作,推動兩地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提升兩地科技創新的影響力。

活動中亮相的京港兩地優秀科技項目吸引了參會嘉賓們的注意。北京大學生命醫學院教授尹成器現場介紹了新型全病原體快速檢測技術。該技術由北京大學聯合香港城市大學依托前期開發的新型RNA測序文庫構建技術-TRACE研發而來。“在SARS、H1N1流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等疫情爆發後,往往伴隨著其他病原體的共感染,因此能夠針對病人快速確定感染的所有病原體類型和病原體基因組序列,將為控制疫情、研發藥物的提供關鍵支撐。”尹成器表示。相比目前需要耗時兩三天才能檢測所有病原體的技術,這項新檢測方法依托高通量測序技術,通過優化構建測序文庫,可以做到2至4小時出具檢測結果。

此後,來自香港的諾達科技對自主研發的機器人視覺路徑定位技術進行了路演。通過自動駕駛技術結合人工智能算法,可以讓機器人整合多個深度攝影頭與定位標簽進行自主建圖、導航與定位。另一家企業神州高鐵則帶來了軸承故障軌邊聲學診斷系統。該系統採用聲學診斷技術和計算機網絡技術,通過對運行中鐵路軸承噪聲信號的采集和分析,識別鐵路客車軸承的工作狀態,可提供有效的軸承內部早期故障診斷結果。

除了現場推介的三個京港兩地科技項目,一本厚厚的項目冊還展示了百餘項來自京港兩地的優秀科技項目。記者在項目冊上看到,部分項目拋出了具體融資合作的橄欖枝,期待著在京港兩地合作下實現成果落地轉化。

“要充分發揮京港兩地在匯聚各類高端科創資源的優勢,進一步做好頂層謀劃,打造科技創新共同體,進一步優化創新生態,推動全鏈條創新合作,進一步發揮各自特點,發掘拓寬合作領域,以‘兩區’、‘三平台’為抓手,將京港科技合作不斷推向深入。”北京市科委副主任楊仁全解讀後疫情時代京港科技合作新態勢時表示。

此外,本次活動上還舉行了三場簽約儀式,將京港科技合作落到實處。簽約內容分別為北京市科學技術開發交流中心與香港貿發局簽署《深化京港科技企業合作備忘錄》、北京科學技術開發交流中心與中國香港(地區)商會簽署《京港科技創新與區域產業發展合作備忘錄》,以及北京康力優藍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與香港諾達科技有限公司簽署《深化京港STEM創新合作備忘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