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趙武靈王:身家性命斷送於一場春夢中的一代雄主

作者:齊雲軻

趙武靈王趙雍,是戰國時期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傑出君主,他用短短十幾年的時間就將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提升到列國領先水準,奠定了趙國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強盛根基。他是趙國的第一位王,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一、少年君主

趙雍,是趙肅侯趙語的兒子,也是嫡子。作為嫡子,趙雍生下來就是繼承大位的好命,而他似乎也毫不懷疑自己的君主之命,幼小時就十分的聰穎,熱心朝政,時常與父侯配給自己的傅議論朝政。

常言道:“自古英雄多磨難”。這話用在趙雍身上一點兒也不為過,在他很小的時候,母親就不在了。失去母親後,趙雍失落了一陣子,但很快奮起,抖擻精神,跟著傅攻讀史書,學習治國理政經驗。

趙肅侯在位時期,與魏國的關係不好,兩國之間經常征戰,互有勝負。趙國、魏國、韓國合稱三晉,意思是從晉國分離出來的三個國家。三晉的關係十分密切,趙國與魏國之間經常征戰,關係不睦,處在它們之間的韓國,是雙方都著力拉攏的對象。因為韓國若倒向哪一方,哪一方的勝算就會大許多。

為了拉攏韓國共同對付魏國,趙肅侯決定讓太子趙雍到韓國做人質。

雖然遠離自己的國家有許多的危險,但是,年僅十三歲的趙雍還是毅然決然地走上了質子之路,到韓國去做人質。

在韓國,少年趙雍十分老實地去做人質,不該自己表態的時候,自己堅決不說一句話,對韓國君臣彬彬有禮,盡量顯示出趙國的善意。每當有他國使者前來新鄭時,他都要派人細心查訪,時刻關注動態,以便掌握必要的輿論信息,做出正確的研判。

趙雍在韓國做了兩年質子,很受韓國君臣的欣賞。正在此時,他的父侯趙肅侯崩殂,十五歲的太子趙雍理所當然的應該回到趙國繼位。

韓威侯(即韓宣惠王韓康)為了加強與趙國的友好關係,決定派兵護送趙雍回國繼位。自幼聰穎的趙雍當即表示,願意娶韓國的公主做自己的夫人。

韓威侯大悅,只是公主年齡尚幼,還要再等幾年。趙雍與其約定五年後,將派人來迎娶公主。

在韓國的支持下,趙雍順利回國繼位,是為趙國的第六代君主——趙武靈王。這年,他十五歲。

趙武靈王這邊一登場,秦國、齊國、燕國、楚國、魏國馬上各派軍隊萬人前來“祝賀”,為他送上了一份大禮。

眼見著五國聯軍不懷好意的氣勢洶洶而來,十五歲的趙武靈王並沒有退卻。他深知,越是這樣危險的時刻,越是不能退讓和膽怯,必須扛起自己肩上的重擔。

他一方面重用父侯留下的陽文君趙豹、叔父公子成等人穩住國內政局,調兵遣將,做好戰爭準備,一方面結好韓國、中山國、宋國、魯國等國家,尋求他們的支持,減少外部壓力。

在韓威侯的帶動下,中山國、宋國、魯國等國均表示支持,甚至有的國家還派軍到趙國助戰。當五國聯軍殺氣騰騰地進抵趙國時,趙軍已經集結了十餘萬,做好了充分準備。

五國聯軍見此,雖然早就謀劃好如何瓜分趙國,可趙軍和其盟軍早已做好了迎敵的準備,且在兵力上尤勝於己,膽怯裹足不前了。

正在此時,趙武靈王派出了自己的精銳部隊出征,浩浩蕩蕩的向五國聯軍衝來。五國聯軍知道難敵同仇敵愾的趙軍,只好悻悻而退。至此,五國聯軍的威脅解除了。

二、銳意進取

趙肅侯在位時期,中原老牌霸主魏國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魏國的實力還是有的。趙國和魏國相互不對付了數十年,內耗嚴重。趙雍對付魏國的辦法是,既不招惹,也不懼怕,一方面示好,一方面魏國若來侵略的話,照樣還擊。對於其他國家,他也盡量結好,不與之翻臉。

打退五國聯軍,消除了外部威脅後,少年君主趙雍開始著手整頓吏治、刷新政治,力圖讓趙國在自己的手上走上勃興之路。

他任命陽文君趙豹為相,置博聞師三人,左右司過三人,軍政上又重用公子成等人,政事上還聽從貴臣肥義之言,國內外局勢很快得到了穩固。他大膽放權,讓重用的大臣放手去做,整頓吏治,減輕民眾負擔,操練軍隊,適當時候主動在列國發聲,擴大趙國的影響力。

趙武靈王五年(前321),趙雍兌現若言,迎娶韓宣惠王(韓威侯)的公主來做他的夫人。趙國與韓國的友好關係得到有效的加強。

趙武靈王十年(前316),燕國發生子之之亂。燕國的相子之奪取君主大權,讓燕王做他的臣子。後來,齊國討伐子之,派出軍隊深入燕境,打著為燕國靖難的旗號,燒殺搶掠,幾乎滅掉了燕國。

為改善與燕國的關係,同時樹立趙國的負責任大國正面形象,趙武靈王將在韓國做人質的燕國公子姬職迎到趙國,立為新的燕王,然後派軍送回燕國,是為燕昭王。趙武靈王的善舉,贏得了列國的讚譽。

為打造一支戰鬥力強的軍隊,他決定學習樓煩、林胡、匈奴人那樣,進行“胡服騎射”。就是遵從胡人的穿衣、執兵等習俗,像他們那樣用兵。他首先請教樓緩,講了自己的打算後,得到了原為樓煩人的樓緩的大力支持。但是,其他大臣卻不同意去學習落後的胡人那樣穿衣戴帽、拉弓執兵。

群臣的態度,讓趙雍很難為。肥義勸他:“夫論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謀於眾。”他聽後很高興,決定先去說服自己的叔父公子成,與他擺事實,講道理,幾經周折,最後贏得了叔父的支持。

有了叔父的支持,趙雍算是有了底氣,就在國內強力推行“胡服騎射”,力圖鍛煉出一支比齊國技擊、魏國武卒、秦國銳士還要戰鬥力強的軍隊,來保家衛國、稱王天下。

同時,趙武靈王提拔一批年輕人充實臣下,像趙文、周袑、富丁、趙固等人紛紛登上政治舞台,為國家臣僚隊伍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政變亡身

趙武靈王與夫人韓國公主的感情很好,韓夫人為他生下了嫡子趙章。但是,之後沒幾年,趙雍的夫人韓氏死去。

因為沒娘了,所以自幼聰慧的小趙章處處顯示出一副少年老成的樣子,為人處世十分謹慎。趙雍見兒子爭氣,也很高興,就冊立其為太子。

如果事情就這樣發展下去的話,將來趙武靈王百年後,趙章毫無疑問的將會繼承大位,成為趙國新的國君。可惜,他們的命運,連著趙國的命運,因為趙雍的一場春秋美夢而改變了。

趙武靈王十六年(前310),趙雍到大陵這個地方去遊玩,晚上睡著做了個夢。他若是夢見其他的什麽人和事也就罷了,偏偏夢見了一個美女。也就是說,他做了個春風般溫暖的夢。那個美少女對著他鼓琴清歌:“美人熒熒兮,顏若苕之榮。命乎命乎,曾無我嬴。”

趙武靈王失去夫人後,一直鬱鬱寡歡,正愁找不到可心的女人呢,這不是來了嗎?他一覺醒來,卻發現只是一場美夢,不由得惋惜,徒歎奈何。

也許是他太愛這個夢中的美女了,在與大臣們一起飲酒的時候,他毫不掩飾的講了出來,並表示十分想見到她。

上有所愛,下必應之。君主有所希求,下邊做大臣的自然想方設法滿足了。大臣吳廣就很有頭腦,把女兒孟姚獻給了趙雍。趙雍一看,驚為天人,這不正是他夢見的那個美少女嗎?

於是,趙雍就將孟姚納入宮中,號稱吳娃,意思是吳美女。趙雍對吳娃寵愛非常,呼啦啦一連生下了趙何、趙勝、趙豹三個兒子,便以吳娃為惠後。

熟悉趙國歷史的人都知道一個常識,那就是趙國歷史上出現的人物重名的極多。趙武靈王的兒子趙章、趙何、趙勝、趙豹等,都與他之前或在世的幾個大臣重名。趙雍這樣做的目的,可能是為了顯示對大臣們的重視,君父視其如子;也有可能是希望兒子們將來能像這些大臣一樣,成為有功於國家的社稷之臣。

趙武靈王二十五年(前301),與趙雍相伴九年,生下三個兒子的惠後吳娃紅顏薄命,留下幾個年幼的兒子,走了。

臨死前,從沒請求過趙武靈王的惠後,請求他冊立自己的兒子趙何為太子。悲痛欲絕的趙武靈王,當即便答應了。

(趙惠文王趙何)

當年,趙武靈王就改立趙何為太子,趙章被廢為安陽君。趙武靈王命周袑、肥義等人做新太子的師傅,悉心教導。

兩年後,即趙武靈王二十七年(前299),趙武靈王傳位給十歲的太子趙何,自己做主父,也就是後世的太上皇。

主父本以為傳位後,國內政務由兒子打理,自己可以專心拓土開疆,征服作亂的胡人,可是,後來他漸漸感受到了壓力。因為趙武靈王的基因太強大了,他的兒子趙何自幼也十分的聰穎,在幾位重臣的悉心輔佐下,逐漸適應並很快進入了角色,以趙王的名義發號施令、治國理政,將自己的主父老爹的權力給架空了。

主父心裡說:這不是我想要的那種結果。可是,權力既然已經交出,想要回來,卻難了。一是趙何不願意交出權力,二是大臣們也不願國有二主,隻一心一意聽趙何的,因為他才是趙國的王,至於主父嘛,已經是退二線的老領導了。

主父此時才四十來歲,正當壯年,還有極強烈的權力欲望。他想奪回屬於自己的至高權力。為了奪權,他找到了趙章。之前,趙章本沒有什麽過錯就被廢棄了太子位,正一肚子不滿呢。見父親來找,遂與之一拍即合。趙章私下裡發展勢力,與趙何對著乾。主父想:這樣一來,趙何會請自己出面協調,然後好重出江湖,接管權力。

可惜,主父想錯了。趙何已經是名正言順的趙王,他本人和大臣們不會允許趙章來分搶權力,更不會讓主父重新掌權,因為國家的大王只有一個,那就是趙何。

主父還想將國家一分為二,一為趙國,趙何做趙王,一為代國,趙章做代王,以此來彌補對兒子趙章的虧欠,還有對韓氏夫人的愧歉,求得心裡安慰。可是,這種分裂國家的行為,舉國上下更是強烈反對。

在主父的默許下,趙章和其老師田不禮暗地裡大肆發展勢力,要與趙王對著乾。

山雨欲來風滿樓。兩派勢力終於在趙惠文王四年(前295)的沙丘展開了終極對決。趙章以主父的名義招趙惠文王去見,肥義認為有詐,親身前往一探虛實,結果被殺。

之後,趙惠文王在武將信期、高信的保護下,招來公子成和李兌護駕。護駕的軍隊趕來,大敗趙章的叛軍,田不禮被殺。趙章兵敗後投奔主父,希望父親能救自己。

公子成、李兌帶軍趕來,包圍了主父的宮城,搜出趙章等叛亂分子,就地處決。對於主父,他們不敢造次,卻也無法放他走。因為趙雍若是活著出去的話,肯定會追究這叛亂之事,那麽到時候話就不好說了。畢竟他是主父,怪罪下來,臣子們誰能承擔下來?於是,乾脆一不做二不休,來個徹底的了斷吧。但是,誰又敢弑君呢?那就讓他自生自滅吧。即使以後趙王問起,也不會說什麽,畢竟這樣做是為了維護他的江山。再者說,公子成可是趙何的爺爺,作為孫子,能不接受這份“好意”嗎?

公子成、李兌將宮裡的宮女、內侍全部趕走,之後封門而出,將主父困在了宮裡。

一代雄主趙武靈王竟然就這樣被圍困在沙丘宮裡給活活餓死了。可歎、可憐、可悲!

回顧趙武靈王的一生,他是何等的聰明,晚年竟然在繼承人問題上犯錯,一步錯、步步錯,最終跌入深淵、萬劫不複。他若真是為趙章好,就該勸其與國出力,團結兄弟,何必如此相互傷害呢?害了兒子,毀了自己,何苦來哉?

從某種角度上來說,趙武靈王的悲慘結局也是因為當年的那一場春秋大夢。直至生命的盡頭,也不知道他弄明白了沒有:那到底是一場美夢,還是一場噩夢呢?

【作者簡介】齊雲軻,男,教育工作者。近年來,陸續在各級媒體發表作品80餘萬字。閱讀悅讀簽約作者。系河南省作協會員、河南省青作協常務理事,汝南縣作協副主席、新蔡縣作協特邀理事。

三點可以讀懂一生泡在煙花柳巷的北宋作詞家柳永

《水滸傳》裡宋江宋江嫡系中的嫡系是誰?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