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冀連梅 | 解讀「致死率60%的超級真菌」是怎麼一回事兒


最近兩天,一條題為:【致死率60%的超級真菌被美國列為「緊急威脅「,中國已有18例確認感染】的新聞上了頭條。

評論區一片」好可怕!嚇死了!……」 的留言被廣泛點贊,此文在普通公眾中引起了不小的恐慌。

我認真看了原文,客觀地講,正文部分的內容相對客觀,只是標題略顯標題黨,很多人的恐慌源於只看了標題而沒讀完全文。

文章中提到的超級真菌俗稱耳念珠菌,學名耳道假絲酵母菌(Candida auris)。它其實不是新近突然進化出來的物種,早在十年前,即2009年,就已經在日本被發現了,隨後的十年間,不斷在世界各地檢測出來,包括我國。

根據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簡稱CDC)官網截止2019年2月追蹤到的數據,美國總計上報617例患者(確診587例 + 疑似30例)

目前全球已經有幾十個國家檢測到了這種超級真菌,地圖上有顏色標示的國家都有檢測到。尚未標示顏色的國家也不能肯定說沒有,因為這種真菌很難被識別出來,可能某些國家臨床上也有這種真菌的感染,只是還沒有能力檢測出來,或者還沒有報導出來。因此,全球具體感染的病例數不詳。

全球報告的病例來源國家分布(轉載自美國CDC官網)

那我們應該如何科學看待耳念珠菌呢?我把自己的態度總結為下面九個字:

  • 需要重視,但不必恐慌!

需要重視

早在2016年,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簡稱CDC)就曾就耳念珠菌的爆發向醫療機構發出過警告,並在其官網上單獨開設了一個耳念珠菌的專題,上面有每月定期更新的上報病例信息、提醒公眾注意的信息、以及提醒醫務人員注意的信息,內容非常詳實。

在給公眾提供的信息頁面上,我找到一張耳念珠菌的科普圖,截取其中講到的【為什麼要重視這種超級真菌】部分分享給大家。

截圖轉載自美國CDC官網

CDC把重視它的原因歸納為以下五點:

1、它會導致嚴重感染。它能引起血液感染甚至死亡,尤其會導致醫院裡或者老人護理機構裡重症患者的死亡。

(我在這裡補充兩句,以避免大家產生不必要的恐慌:真菌分很多種類,每一個種類又有很多具體的品種。大家都知道腳氣是真菌感染引起的,嬰兒鵝口瘡是真菌感染引起的,女性的陰道也常會發生念珠菌感染,這些真菌和耳念珠菌不完全一樣,耳念珠菌屬於侵襲性的真菌,因其可以侵入血液,心臟,腦等人體重要器官,所以感染它會更嚴重,其他常見種類的念珠菌不會有這麼嚴重的感染。

2、它常常對多種葯耐葯。常用的抗真菌葯有時對它不起作用。一些感染它的患者對三大主流抗真菌葯都耐葯。

3、它越來越常見。儘管它在2009年就被發現了,但它傳播迅速,目前在越來越多的國家被發現了。

4、它很難被識別出來。用常規的顯微鏡檢查時,會看到耳念珠菌與其他念珠菌並無明顯差異,所以容易被誤檢為其他真菌而選擇錯誤的治療方法。它需要使用特殊的儀器和鑒別方法來識別。

5、它更容易在醫院和老人護理機構等地方傳播。它已經引起了醫院內的爆發性流行,通過接觸病人以及接觸被病人汙染過的物體表面傳播,因此勤洗手和徹底清潔院內物品是阻斷它傳播的重要手段。

但不必恐慌

如果大家仔細看最近兩天傳播的文章原文,應該能看到這樣一段話—— 【耳念珠菌對健康人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

真菌感染主要發生在醫院內,集中在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重症監護病房。美國的大規模流行也都是在醫院內發生的。」

我們再看看CDC是怎麼說的。和上面截取的圖片相同的圖片上,我們看到CDC重點突出了這句話:多數耳念珠菌感染的重症患者,本身就已經是多種疾病纏身的病人(Most people who get serious Candida infections are already sick from other medical conditions.),他們還貼心地配了一張病床圖片,暗示大家基本上都是住院患者。

截圖轉載自美國CDC官網

在醫院裡,先天性或後天獲得性免疫功能受損的的人更多,這一類人群因為自身免疫力很差,導致一些特殊的微生物容易「趁虛而入」,而對於有正常免疫力的健康人群而言,發生這種感染的風險明顯降低。

另外,從我們國家2018年發現的首例感染患者的病例報導看,我國發現的首例耳念珠菌感染患者對主流的三大抗真菌葯(兩性黴素B、氟康唑、卡泊芬凈)都是敏感的,都不耐葯。

中國首例耳念珠菌感染論文節選

也就是說在;不是所有檢測到的耳念珠菌都耐葯。而且,即使耐葯,目前不少病人也可以通過增加抗真菌藥劑量的方法來治療。

癥狀表現與傳播控制

我猜很多朋友會關心感染了耳念珠菌後會有什麼樣的癥狀表現?

是不是耳朵疼?耳朵癢?……

都不是!(註:中文之所以翻譯為耳念珠菌,是因為英文名中的Auris是拉丁語耳朵的意思,因為第一例是在日本患者的外耳道中發現的,後來在血液、尿液、呼吸道等部位都有發現。)

CDC說了,耳念珠菌感染不常見,也很難識別出來,最主要的臨床表現依然是很多疾病都可能表現出來的發燒和寒戰

目前還沒有一個特異性很強的臨床癥狀能夠提示患者是感染了耳念珠菌。

就如前面提到的,如果身體健康狀況沒有大問題,沒有住院,即使出現了發燒的癥狀,也應該首先往常規感染方向去考慮和治療。除非是懷疑細菌感染,使用了一段時間的抗生素治療仍然無效的住院患者,才考慮和醫生商討一下是不是要排除耳念珠菌感染。

對於如何控制它的傳播,我猜也是大家關心的問題。


據報導,英國一所神經科ICU爆發的耳念珠菌感染與可重複使用的皮膚表面腋窩體溫計有關,該體溫計已經使用含有季銨化合物的濕巾清潔過,但此濕巾抗菌的活性較差。不再使用此體溫計後,新發病例的發病率減少。

鑒於它目前主要在醫院內通過接觸傳播,CDC說了兩點控制它的措施:

1、患者的家屬以及和患者密切接觸的人,需要在接觸病人或病人接觸過的物體前後用免洗洗手液或者皂液水徹底洗手;同時提醒醫務人員洗手!

2、對於實驗室人員、醫生、公共衛生人員等醫務工作者,CDC給出的建議是要知道如何正確識別出這種真菌,及時上報病例,及時做好院內感染控制等。

截圖轉載自美國CDC官網

至於這種超級真菌是從哪裡來的?它是怎麼進化的?它為什麼在最近幾年越來越多?它為什麼會對主流抗真菌葯耐葯等問題,醫學界尚未研究清楚,科學家們仍然在努力研究中。

但既然從政府到主管部門到科學家都已經開始關注這個真菌了,我相信它的傳播是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被控制住的。

培養皿中的耳念珠菌(轉自美國CDC官網)

作為普通公眾,大家怎麼做?

知道了它現階段主要感染的是住院的重症患者後,大家能做的事情就是 —— 增強自身免疫力,努力別生病別住院!

至於【增強自身免疫力的方法】有哪些,我猜很多人都有自己的觀點和做法,歡迎留言分享給大家。

特別鳴謝: 【問藥師團隊】來自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抗感染專業臨床藥師鄭鵬程為本文做專業雙審核。

冀連梅個人簡介

《問藥師》創始人

暢銷書:《冀連梅談:中國人應該這樣用藥》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藥學碩士。先後任職於北京國際SOS救援中心、美國新澤西沃爾瑪連鎖藥房,北京和睦家醫院等部門。擅長兒童、孕期、哺乳期用藥指導。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