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今天,有一封特別的來信

歡迎你,進入我們的“麥田信箱”。

今天的來信,來自於一位之前給我們寫過信的小朋友(《允童你好,請務必點進來看》)。這封來信,是麥田信箱營業到今天得到的最暖心的饋贈。

麥田信箱32

值班回信:徐學勤

來 信

嘿,編輯叔叔:

你好啊!還記得我嗎?我是很久很久以前寫信求助的允童。

那時候我真的抱著想死的心寫了信,我甚至把遺書都寫好了。

但是我真的很幸運,在我打算執行計劃的那一天,我收到了你推心置腹的回信和無數陌生人的鼓勵和理解。那是我第一次覺得,我應該好好地活下去,為自己,也為溫柔善良的你們。後來我也有無數次的崩潰,但都沒有再冒出那種想要離開這個世界的想法了。實在忍不下去,我就會再看一遍你和無數陌生人用最溫暖的話給我描述的最美好的世界,告訴我這個世界其實很值得。每一次的重溫,心裡都會湧上一股暖流。

我學著讓自己變得柔軟,去試著和生活和解。

不知道叔叔還記不記得,我曾經告訴過你,我在學校裡也有一個“解憂信箱”。在給麥田寫完信以後,我聽從了你的建議:把小信箱暫時交給閨蜜一段時間。大約關了一個星期,我又一次打開了它——裡面有很多很多信。每封信的內容都不同,但是都在祝福我,安慰我,思念我。信大概有十三封,每一封都說要我親自給他們回信,因為他們說“你給我們的每一句話,都讓我們感受到了同類的氣息”。也是從那一刻起,我一下子釋懷了:我要好好的活著,為了自己;為了你們;也為了那些同樣等著我回信的他們。

現在我生活的很好,最近還在寫小說,也許再過幾天我還會來信告訴大家我的新作品——我記得曾經有人說“允童,很好聽的名字,期待看見你的作品”。我喜歡用文字去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癡迷於筆尖和紙張摩擦發出的沙沙聲,或在鍵盤上敲出一個個句子,一個個故事。我想用文字治愈他人,去告訴那些和我一樣的人:別怕,你們不是一個人,你們的聲音是會被聽到的——這將成為我引以為傲且追隨一生的信仰。

我也想告訴所有曾經和我一樣的女人們:好好的活著,為了自己,也為了愛自己和自己所愛的人。

祝:工作順利,萬事勝意

允童在努力

2月23日

回 信

允童:

你好!讀完你的來信,我由衷地感到欣慰!你能從陰霾中走出來,重新樂觀地面對生活,並且立志成為一名作家,去用文字溫暖和撫慰更多受傷的人,這真是一件極好的事,真為你驕傲和歡喜。我記得在那封回信發出以後,很多讀者留言鼓勵你,安慰你,祝福你,此刻,如果他們再看到你的這封回信,想必他們也會像我一樣心生喜悅。

你熱愛文字,熱愛文學,雖然才12歲,才上五年級,但你的文字駕馭能力和思考問題的深度,顯然都超過許多同齡的孩子。清人趙翼有句詩說,“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其實對個人來說同樣如此,不論幸與不幸,童年的經歷都會成為作家們重要的素材倉庫和精神源泉。

你說,“想用文字治愈他人”,這的確是了不起的理想。古人說,“上醫醫心,中醫醫人,下醫醫病”,可見“醫心”是最難的。尤其在這樣一個喧嘩躁動、物欲橫流的時代,人們的內心其實並不像自己所以為的那樣飽滿充盈,而是時常被虛無和焦慮所佔據,社會需要更多能療愈人心的作家和文字,你的“解憂信箱”其實就承擔著這樣的功能,不容小覷。

文字的力量,時常被我們不經意地忽略,其實人類的精神世界和文明體系,都是建立在文字的基礎之上。正如哈佛大學的文學教授馬丁·普克納所說,“文字並不只是為了愛書者而存在的。從它在4000年前與世界打了第一個照面開始,文字一直在塑造和影響著地球上大部分人的生活。”語言的限度,構成了世界的限度。所以,能駕馭文字這樣神奇的工具,將會為我們打開一扇扇通往世界的窗口。不論現實生活如何逼仄不堪,我們都能從書籍中找到靈魂的共鳴,與傑出的心靈進行對話,超越眼前暫時的藩籬。

你曾說媽媽總喜歡抱怨,還撕掉了你寫的小說,因為她覺得作家養活不了自己,她想要你按照她所規劃的人生路徑去走。從教育學角度來說,這是一種典型的過度管教,其實大人們需要更多“不管教的勇氣”。這個詞不是我的發明,而是日本心理學家岸見一郎提出的概念。他在《不管教的勇氣》一書中說,教育的根本目標就是讓孩子“自立”,“如果父母注意不到這一點,總是認為孩子還太小的話,孩子就會裝作無法自立。父母如果不能很好地理解孩子的自立是怎麽回事,那就很可能會妨礙孩子自立。”

人在很小的時候,離開父母的幫助根本無法生存,但是這種狀態不會一直持續,很多情況下,孩子的獨立期要比父母想象的來得更早。所謂“自立”有三個標準,即能夠獨立做出選擇,獨立判斷自己的價值,以及擺脫自我中心主義。其首要條件,就是能夠對自己可以決定的事情和必須要由自己來決定的事情獨立做出選擇,並為自己的選擇承擔相應的責任和後果;其次,是能獨立確定自己言行的正確性,不會輕易因別人的讚美或批評而影響自己的判斷;最後,是不把自己當作家庭的中心,一遇到麻煩,就向周圍大人尋求幫助。

顯然,你已經初步具備了自立的意識和能力,但媽媽卻總是把你當做不懂事的小孩來看待,沒有尊重你的意願和想法,控制欲太強,這是不懂得教育規律的後果。所謂“不管教”不意味著不關心,不意味著放任,而是以平等的姿態與孩子建立良好的關係,並在孩子真正需要幫助、並主動尋求幫助的時候,再給予有效的指導。

我相信媽媽是愛你的,只是她的方式不夠妥當,她的情緒管理能力也不夠好,當你意識到這一點之後,不是要“以暴製暴”,而是超越她的局限,從而更好地處理與她的關係。終有一天,她會發現在自己眼裡還很小的孩子突然長大了。

允童,童年的不愉快經歷會催著你更快地成長,更早地去思考人生的許多終極問題,這些問題不一定有答案,但人的心智就是在這種思考中慢慢成熟起來的。不要覺得這個過程太漫長,想想“破繭成蝶”的過程,幾許掙扎才迎來美麗的綻放。放下那些你暫時改變不了的,去做你現在能做的,朝著自己的理想一步步進發吧!很高興認識你,不管有什麽問題,都可以隨時給我留言。

祝你生活愉悅!

徐學勤

2月29日

本期麥田信箱就回復到這裡,如果你有任何疑惑,生活上的,思想上的,歡迎來信~

來 信 地 址

(就是“麥田信箱”四個字的全拚)

或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