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秋季兒童保健——秋季兒童疾病預防六大措施! 

可能許多剛剛成為父母的80/90後來說,對於孩子的保健知識比較缺失,而在秋季恰恰是疾病多發期,不論是大人和小孩都比較容易患病,尤其是對於寶寶來說,我們更應該注意其身體狀態,從以下六個大方向來預防寶寶患病的可能性!

一、多喝白開水,防止秋燥。

秋季空氣濕度降低,人們明顯感覺到鼻腔和皮膚的乾燥,肌體更容易出現缺水。寶寶應該多喝白開水,不宜喝飲料。如果寶寶排斥白開水,可以試著喝些菊花茶、烏梅湯、金銀花露等,或將梨、柑橘、荸薺、藕、葡萄等水果榨汁,代替水經常餵給寶貝喝,通常寶貝願意喝,並且有滋陰潤燥的效果。平時多給寶寶吃富含水分的應季水果,如西瓜、梨、橙子等。各種菜湯也是補充水分的重要手段,清湯可以稀釋菜肴的鹽分,並保持寶寶體內水分平衡。

媽媽在給寶寶擦拭或洗臉時宜選用柔軟的毛巾,不要用力擦洗。每次清洗完畢後,需用含有天然滋潤成分的兒童護膚品。

寶寶的嘴唇容易乾裂。媽媽應先用濕熱毛巾敷在寶寶的嘴唇上,使嘴唇充血,然後塗抹潤唇膏。寶寶鼻腔內的黏膜比較容易乾燥,媽媽可用棉花棒蘸生理鹽水滋潤鼻腔。

二、講究衛生,防止腹瀉

入秋後是輪狀病毒性腹瀉的發病高峰期,又稱秋季腹瀉,主要累及3歲以下寶寶。媽媽一定要把裝入口關」,注意飲食衛生,不吃生冷食品,定期給玩具和食具煮沸消毒。

典型小兒秋季「寒」腹瀉特點是:起病較急常伴有咳嗽、發熱等風寒感冒癥狀,或有嘔吐瀉如水樣便,臭氣不明顯時,應該給寶貝消化道以休息,可以禁食8-12小時,禁食期間喂適量淡鹽水,隨後再慢慢恢復飲食。

採用疏風散寒、化濕和中中藥內服,並配合推拿臍部貼敷等中醫藥療法,往往能較快緩解癥狀減少體液流失,從而縮短病程,恢復小兒胃腸道正常功能,為防止劇烈腹瀉後脫水、酸中毒和電解質紊亂,腹瀉特別嚴重時應該以補液、補充電解質等西醫對症治療為主。

三、注意飲食,莫濫用保健補品

寶貝在秋季食慾旺盛,此時食物來源豐富,是調節寶貝營養狀況的關鍵時期。要注意膳食平衡和各種營養素的攝入,應該保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纖維素、鈣、磷等的攝入,比如多吃一些穀類、蛋類、瓜果類食物和補充一些蔬菜水果。同時可以選擇具有中藥效果的食物,如益腎潤燥的芝麻、核桃,健脾養胃的栗子、桂圓肉,滋陰潤肺的百合、銀耳等,這些食料很適合用來煮粥。

在保證合理的飲食情況下,一般沒有必要給寶貝另外吃補藥和額外的營養品。過多的服用這些往往會使寶貝胃口獃滯,造成消化不良,發生腹瀉、腹脹等癥狀,反而妨礙了生長髮育。

四、提高耐寒能力,適度溫涼

俗話說的「春捂秋凍」,即使對小寶貝的健康成長也是有一定意義的。雖然寶貝沒有大人耐寒,但始終處於運動狀態,身體在隨時產生著熱量。可以給寶貝穿得稍微少一些,不僅便於活動,還可以增強體質,使寶貝少患感冒。添衣應該掌握一種循序漸進的原則,使其逐步適應氣象的變化。

五、辨別癥狀,及時驅蟲患

夏末秋初季節,寶貝特別容易染上蛔蟲,此時是驅蟲的好時機。吃打蟲葯腸蟲清或者中藥使君子等都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打蟲葯,因為錯誤的打蟲方法可能使蛔蟲在寶貝腹內亂竄,引起嚴重的併發症。

六、及時打預防針

及時預防接種,防範冬春季節高發的傳染玻一般在注射疫苗後至少一個月,才能在寶寶體內產生抵抗傳染病的抗體。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