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小雪時節,宜戴上帽子,多食蔬菜

小雪時間:2018年11月22日 17:01:24

十月(小) 十五 星期四

小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0個。11月22或23日,太陽到達黃經240°,此時稱為小雪節氣。進入該節氣,氣溫下降,逐漸降到0℃以下,但大地尚未過於寒冷,雖開始降雪,但雪量不大,故稱小雪。

小雪節氣的氣候特點

我國古代將小雪分為三候:“一候虹藏不見;二候氣象上升地氣下降;三候閉塞而成冬。”古人認為天虹出現是因為天地間陰陽之氣交泰之故,而此時陰氣旺盛陽氣隱伏,天地不交,所以"虹藏不見";"氣象上升"是說天空中的陽氣上升,地中的陰氣下降,陰陽不交,萬物失去生機;由於氣象的寒冷,萬物的氣息飄移和遊離幾乎停止,故三候曰"閉塞而成冬"。

小雪階段比入冬階段氣溫低。 到了小雪節氣,意味著我國華北地區將有降雪。冷空氣使我國北方大部地區氣溫逐步達到0℃以下。黃河中下遊平均初雪期基本與小雪節令一致。南方地區北部開始進入冬季。“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已呈初冬景象。

小雪養生秘訣

1

壯陽氣:常曬太陽

我國傳統醫學認為,常曬太陽能助發人體的陽氣,特別是在冬季大自然處於“陰盛陽衰”狀態,而人應乎自然也不例外。故冬天常曬太陽,能起到壯人陽氣、溫通經脈的功效,對調節情緒、改善人體狀態有很好的作用,有益身心健康。

2

防疾病:養好神氣

在小雪節氣裡,要順應季節的變化特點,把養生重點在於“藏”,即把神藏於內,保持思想清靜,調神養生,減輕不必要的思想負擔,心地坦蕩,才能保持心情舒暢心態愉悅,從而促進身心健康以有效地增強抗病能力,減少疾病的發生。

3

防抑鬱:注意飲食

小雪節氣後,氣象時常陰冷晦暗,光照較少,人們的心情會受其影響,特別容易引發或加重抑鬱症。因此,在飲食方面也應有選擇性地吃一些有助於調節心情的食物。

4

怕受風寒:戴好帽子

從小雪節氣開始,氣候變寒冷,會影響心腦血管,造成血壓波動等。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會”,即頭部是所有陽經匯聚的地方,最不能受風寒,所以一定要戴帽子,注意防寒、保護陽氣。

小雪吃什麽

紅棗:補氣血

棗味甘性溫、脾胃經,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緩和藥性的功能。

栗子:補腎

冬天的食補重點是腎,栗子被稱為“腎之果”,有補腎壯腰、活血化瘀功能,很適合冬天人體的需要。

黑木耳:促進血液循環

黑木耳具有益氣強身、滋腎養胃、活血等功能。它能抗血栓、降血脂、抗脂質過氧化,從而降低血液黏稠度、軟化血管,使血液流動通暢,減少心血管病的發生。黑木耳還有較強的吸附作用,有利於將體內的代謝廢物及時排出體外。

大白菜:提高免疫力

大白菜中含豐富的及膳食纖維、胡蘿卜素,少量的蛋白質、脂肪、等。大白菜中膳食纖維和維生素A、維生素C的含量較高,對人體的腸道健康、視力發育和免疫力的提高都有很大幫助。它還具有消食和清肺止咳的作用。大白菜中鋅的含量也在蔬菜中名列前茅,對提高人體的免疫力、補充大腦營養有重要的作用。

蕃薯:健脾胃

由於蕃薯能供給人體大量的黏液蛋白、糖、維生素A和維生素C,因此具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以及和胃、暖胃、益肺等功效。因此,小雪節氣常吃蕃薯能防止肝髒和腎髒中結締組織萎縮,防止膠原病的發生。

白蘿卜:利肺

民間流傳“冬吃蘿卜夏吃薑”之諺語,蘿卜古稱菜菔,也稱蘿卜為“土人參”。中醫認為,冬季服食白蘿卜,可健脾養胃、益氣補精,且能預防疾病,有益於健康。冬季人們很注重養生飲食,卻缺乏運動,體內會積聚過多的熱,而白蘿卜可助於消化、去咳止痰的作用。

而生蘿卜可清熱生津、涼血止血、化痰止咳,煮熟後的蘿卜則偏於益脾和胃、消食下氣。所以,從清熱生津的角度來說,冬天生吃蘿卜效果更好。但需要注意的是,脾胃虛寒者不要生吃蘿卜,最好煮熟以後吃,以免引起腸胃不適。

小雪養生食譜

南瓜粥

做法:南瓜、黑米、大棗。南瓜洗淨去柄、切開,取出種子後切片。黑米、大棗洗淨,一起放入鍋內,加水1000毫升。先用大火煮沸,後改用小火,煮至米爛即可。

蕃薯粥

做法:蕃薯250克,大米100克,白砂糖30克。將新鮮蕃薯洗淨,連皮切成小塊。大米淘洗乾淨,用冷水浸泡半小時,撈出瀝水。將蕃薯塊和大米一同放入鍋內,加入約1000毫升冷水煮至粥稠,依個人口味酌量加入白糖,再煮沸即可。

胡蘿卜粥

做法:胡蘿卜150克、大米100克。胡蘿卜去皮,清洗乾淨,切成碎末,同大米共煮成粥即可。

黑米粥

做法:紅豆,黑米,花生,紅棗,紅糖。將紅豆洗淨浸泡30分鐘,黑米浸泡1個小時;將花生紅棗洗淨,備用;將紅豆、花生、紅棗、黑米放入鍋中加水,用壓力鍋壓半小時即可。

核桃粥

做法:核桃肉20克,大米100~200克。將核桃肉洗淨搗碎,與大米同煮成粥。

能潤肺止咳,補腎固精,潤腸通便。但有痰火、積熱或腹瀉者忌食。

文章綜合自 | 氣象網、百度百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