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專訪張瑞敏:我不希望海爾是一部機器

產品、組織結構以及生態系統打造,思維創新助力海爾飛翔。

《富比士中國》2019年9-10月合刊雜誌封面人物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張瑞敏

創業35年,張瑞敏依然在改變海爾,改變管理。9月,一次商業會議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行,會上齊聚了哲學、文化和經濟學的泰鬥。這次會議有三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參加—— 麻省理工學者本特· 霍姆斯特朗、哈佛大學學者奧利弗·哈特、哈佛大學學者埃裡克·馬斯金。另外,還有來自麻省理工、史丹佛、IMD學院、沃頓、喬治城大學的教授參會。

會場上的中心人物是一位富有魅力的企業家——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張瑞敏。35前,他所在的集體企業一度瀕臨破產, 他後來則在該廠做出了成績,並因此為人所知。在這次上海會議上, 張瑞敏旁征博引,令聽眾讚歎——他引用了彼得·德魯克、約瑟夫·熊 彼特、莎士比亞(《哈姆雷特》)、黑格爾、老子、印度神話人物梵天、毗濕奴、濕婆等的名言。講話最後,他引用了倫敦商學院教授加裡·哈默爾(Gary Hamel)的話:“人之所以留在地面上,不是因為存在重力,而是因為缺乏創新。管理也是一個道理。”

近30年前,海爾生產的是價格並不昂貴的小型冰箱,很受大學生歡迎。如今,張瑞敏已經帶領海爾成長為白色家電的全球力量,成功合並了美國通用家電等海外企業。而且,張瑞敏已經促使海爾從產品供應商轉型為平台公司,採用很有創新性的 “人單合一” 模式。該模式旨在激發個人在企業中的力量。如今,海爾集團有三家上市公司,9月又有一家公司——海爾生物醫療獲準注冊。另外,還有數千家企業處於孵化和發展的不同階段。

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張瑞敏。

最近,張瑞敏在海爾位於青島的總部接受採訪,進行了暢談。採訪節選如下 :

富比士中國:一路走來,給你印象最深的成就有哪些?

張瑞敏:企業不應該生活在昨天,因為所有的成功都是過去式。一個企業最重要的還是適應時代。我不太願意回頭欣賞自己的腳印,因為那都是過去式。

存在主義哲學大師海德格爾有一句名言我特別欣賞,“活在當下。” 既不沉湎於昨天的成功,也不寄望於明天的機會,就是抓住今天,抓住當下。而用戶在當下需求千變萬化,如果當下都抓不住,都不能順勢變成體驗迭代,肯定是永遠與市場絕緣。

企業從成立開始就是在向死亡靠近。我曾和美國通用電氣公司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前 CEO 傑 克 · 韋爾奇吃過飯,他是世界上一流的 CEO,我很崇他。當時我們都認真閱讀他的書,但他昨日的成功之道變成了今天的失敗之因。日本也有這樣的例子。

老子《道德經》第一句話是道可道非常道,能說出來的道就不是恆久的道。我從事管理40多年,最深的體會也是這樣。成功是一瞬間的,當奧運冠軍走上領獎台那一霎那,成功已經是過去式。成功是重新開始,昨天的失敗你要好好總結。你要有空杯心態,善於把成績歸零,把自滿清空,懷著放空過去的態度,積極融入新環境、面對新事物、對待新工作。

富比士中國:好吧,那麽一個好的領導應該有怎樣的思路及如何面對挑戰?

張瑞敏:我個人的認識很簡單,永遠要自以為非而不是自以為是。在成功時刻、被讚揚的時候,很多領導人覺得天下無雙,領導人要每天挑戰自我。

哈耶克是著名的經濟學家,也是諾貝爾獎獲得者,他在 1960 年提出一個詞,叫理性不及。他說的原話是理性對於世界總是不及的,你不可能把世界上什麽東西都認識到,那怎麽可能呢?所以你就要讓員工充分去做。海爾並購了諸如通用電氣家電等企業,這些企業的領導人都覺得自己很強,員工能比我強嗎?按照哈耶克所說的,每個人都有專長,如果你給他創造一個平台,他會成為某一個方面的專家。舉個例子,一個交響樂隊成員水準都不錯,是否有了樂譜就能奏出最好的曲子?這不一定,你應該讓樂隊成員發揮自己的專長才行。這個新時代最需要的是自主式而不是他主式。

蘇格拉底曾說 “我唯一知道的是我一無所知”。領導人最需要的,要承認自己一無所知,不斷地否定自己,才有可能全盤消化和接受。過去的成功也容易成為難以甩掉的思想包袱。海爾認同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Peter Drucker)的一句話,每個人都是自己的CEO。我如果不遇上改革開放,我就是一個很普通的人。

富比士中國:公司鼓勵員工自己去創業, 你怎麽評價這個過程?

張瑞敏:這個和上一個話題一脈相承,既然每個員工都有很大潛力,你就讓他們發揮出來。美國通用汽車的管理層級(科層製)是14層,底層的員工基本沒有機會。我要把這些去掉,變成一個創業的平台。這樣讓 7萬多人都在一個平台創業,這是別的企業沒有的,至少目前沒有第二家。我的目的是:讓每一個海爾人 “都能發揮出自己的才能來”。

現在海爾平台上已經有 4,000 多家獨立運營、獨立管理的小微。從組合到創業再到風投跟進,小微們開始成長。今年有兩家小微上市,後邊還會有更多。這樣一來,傳統企業概念就會改變。以前的企業是有邊界的,現在則變成了開放性的。

羅納德 · 科斯 (Ronald Coase) 在 1937年提出的著名的企業邊界理論。科斯說企業有邊界,為什麽要有邊界呢?如果你這個企業內部費用大於外部的交易成本,就不要幹了。如果內部費用小於外部的交易成本,就擴大生產,競爭力就擴大。但有了互聯網後這個定律就有問題。互聯網時代企業是無邊界。海爾平台上的小微成長有好有壞。不行的就需要整合資源,讓外部的力量進來。互聯網的本質的特徵就是三個無 :無界、無價、無序。無序是最重要的,創新就是在混沌邊緣產生的。面對瞬息萬變的外界,小微可以自如應對。

(注 :張瑞敏的一生有兩個重要的時間,一個是 1984 年的 12 月 26 日,另外一個是 2005 年的 9 月 20 日。前者是海爾集團的創業日,那天開始海爾時間成為張瑞敏時間。後者是張瑞敏第一次提出 “人單合一”,這是海爾的第二個關鍵時間點。)

從2005年9月20日到現在十多年過去,海爾的“人單合一” 逐漸被國際認可。2015年我在第七屆德魯克全球論壇上演講時提及,當時眾人的反饋是雖然不太了解,但他們認為方向沒有問題,應該這麽做。這很有趣,這裡有個命題——在時代大規模轉型的時候,如何緊緊跟上。

富比士中國:能不能介紹一下COSMOPlat ,它的競爭優勢在哪裡?

張瑞敏:COSMOPlat簡單來說,就是把相關的利益各方整合起來 “增值分享”。山東有很多生產建築陶瓷的小工廠,髒、亂、差,接入我們的 COSMOPlat後,設計資源、銷售資源都接進來,本來一平方米賣 70多元的瓷磚能買到 200元,對各方都有利。它不再是過去那種零和博弈,是相關利益方利潤都能得到增加。

富比士中國:海爾是中國企業出海的先頭 部隊。您對中國企業出海有什麽看法?

張瑞敏:海外並購其實很難,有個“七七定律” ——70%的海外並購是失敗的,這70%裡頭又有70%是因為文化的差異。

現在日本家電行業不是很好,但AQUA(在並購三洋後,海爾在日本的以Haier 和 AQUA 雙品牌運營)卻站起來了。我們要做的是沙拉式的融合多元文化的體系,這個沙拉裡面有各種各樣的生菜,而不是只有一種生菜,但沙拉醬是統一的。我們的沙拉醬就是 “人單合一”。“人單合一” 的本質是人的價值第一。50年前米爾頓·弗裡德曼 (Milton Friedman) 提出的自由市場經濟學被奉為金科玉臬。美國企業永遠把股東利益放在第一位置,但最近一些美國大企業也開始提人的價值第一。

我們強調的是人的價值。第一,沒有一個國家、一個公司、一個人不希望體現自身價值。“人單合一” 把本來制度森嚴的大團體,變成一個小微團隊,直接面對市場,積極性就調動起來。馬斯洛的五個需求層次論中,最低的是生存需求,最高的是精神需求,都需要滿足。

富比士中國:未來五年海爾會是怎樣的?未來五年的目標?

張瑞敏:我希望海爾成為一個熱帶雨林的生態,不希望海爾是一部機器。現在的企業都是優秀的大企業,也是一部非常精密的機器。每一個人只是機器當中的一個零件或者一個螺絲釘。我不希望這樣。因為一部精美的機器,一個零件壞了機器就會停擺。

德國哲學家康德說過“人是目的,不是工具”,人不是你實現目的的工具,人的價值就是他的目的。其一,企業給個人提供沃土、水分和外部環境,生態內的動植物們可以生生不息。其二,亞馬遜熱帶雨林會出現新的物種,但不是由人來規劃而是自我湧現。如果這樣,企業就有跟上時代的能力,抗風險能力就更大。

每個企業都說做百年老企業。日本有300多年的老企業,有一個企業,在明治時代就做取暖用的火盆夾碳的鐵筷子。現在他們把筷子做成像風鈴一樣,掛起來挺好聽。百年老企業就是不斷的自殺重生。一個企業不變還想做百年,無疑是癡人說夢。

富比士中國:全球經濟趨勢你怎麽看?

張瑞敏:宏觀上我說不了那麽多,我就說企業。未來五年全球的企業會處在一個劇烈動蕩的轉型過程中。中國電商起來後,實體店死了很多。互聯網後面跟著物聯網,很多企業很難衝出來。直白地說,將來沒有產品,只有場景。不要把 5G 說的那麽懸,5G 就等於場景。你看,用戶要的絕對不只是一杯水,要的是飲水的健康。於是礦泉水和飲水器就要連起來。將來沒有完美的產品,隻向完美迭代場景。

美國物聯網之父凱文 · 阿什頓曾和我有過一段交談。他在 1999年提出了物聯網概念。他當時預測 20年後會引爆,但現在並沒有真正引爆,可是已經開始聚集。就是老百姓說的叫好不叫座。為什麽呢?因為萬物互聯必須互聯出一個場景,比如跑步場景、臥室智能場景,這些東西不但要連起來,還要不斷的迭代。現在很多企業還停留在產品要做到全世界最好,這可不行。

個人理解的品牌分三類 :第一類是傳統品牌,像耐吉,阿迪達斯,可口可樂都是產品變成品牌。發展到互聯網就有了平台品牌,像淘寶、Facebook 就是平台品牌,他們靠流量。

緊跟著是生態品牌,它完全圍繞著用戶,根據用戶的體驗,不斷升級,做起來很難。未來五年所有的企業都面臨劇烈的轉型。如果你能跟上就不錯了,跟不上那淘汰率是非常高的。

富比士中國:有些青年對未來不是很清晰,張總能否對現在 青年人走入職場提點建議?

張瑞敏:有大學曾邀請我去演講,從他們提出的問題看,我覺得存在兩個大問題:一個是想一蹴而就,都想一出去就成功。另外一個是在實踐當中很難經受住磨練。創業可能會失敗很多次。對於青年人,我想說最好是自己創業,這會讓自己受益無窮。第二就是做好不成功的準備。如果最後徹底不成功也沒關係,就算你人生中的一個歷練。

富比士中國:你在美國也是受尊重的企業家,美國企業對中 國市場很重視,怎樣才能抓住中國機會?

張瑞敏:我們有一個叫海創匯平台,是創業平台。平台上來自很多國家的人在創業。中國有個思想家王陽明,他提出了“知行合一。” 我覺得不管中國也好,美國也罷,甚至全世界一樣,最重要的是知行合一,不但要清楚,更重要的是一定要行動。

富比士中國:未來五年看,前途最好的市場,機會在哪裡?為什麽?

張瑞敏:我從來不會想哪一個市場會好,哪個市場會差。市場今天可能是好的,明天可能是壞的,也可能今天是壞的,明天是好的。這裡頭有市場政策、關稅、匯率、利率等變化。

我們不寄希望也不做一個靜態的預算。我們要說怎麽把當地人的價值充分的挖掘出來,讓他們成為主人。我們都用當地人,我們要求他們必須適應當地環境變化,要有應變措施。

- END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