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跑步猝死需重視 解密跑步時多項心率數值的具體作用

氣象逐漸炎熱,網路上不時出現的跑步猝死、運動猝死的報導讓眾多跑者心有餘悸,擔心自己氣象這麼熱,跑著心臟承受不住,於是心率運動表一時成為跑者必配之物。然而眾多跑者對於心率運動表的認知和使用,僅僅停留在測配速、測心率、記軌跡等,用來作為數據測量和記錄的工具,甚至是裝飾品;對於如何運用心率運動表提高自身跑步成績鮮有研究。

要運用心率運動表來提升跑步成績,首先得了解心率的幾個名詞。

最大心率:是指人體在最大強度運動時心率所能達到的最大水準。對於常人來說,最大心率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降低,通常為170~200bpm。影響最大心率的因素非常多,例如個人體征(年齡、性別、身高、體重…)、運動狀況、病史等。因此在常規測定中,通常是套用心率公式來計算;也可以在宜準跑步APP中輸入個人數據直接得到最大心率的參考值。

宜準跑步APP-個人設定↑

與最大心率對應的則是靜息心率,是指在清醒、不活動的安靜狀態下,每分鐘心跳的次數。常人的靜息心率一般在60~80bpm,而長期運動的人,因心臟經常得到鍛煉,其泵血能力強於常人,因此靜息心率通常比常人要低。

了解最大心率和靜息心率是為了測定乳酸閾值心率有氧心率。對於跑者來說,乳酸閾值訓練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馬拉松訓練中,通過監測心率判斷乳酸閾值,調整和鍛煉跑步速度。而監測有氧心率,則可以調整和鍛煉跑步耐力。

了解了不同的心率,則可以根據不同的心率來進行針對性訓練。

1、有氧耐力訓練

健康跑或馬拉松等,均是以有氧耐力為主的項目。心率長時間保持在有氧心率區間跑步,則能較好提高跑者的耐力水準,典型的訓練方式例如LSD(長距離慢跑)。通常心率不超過最大有氧心率,可參考MAF180公式計算得出(180-年齡)最大有氧心率。

2、速度訓練

典型的訓練方式是間歇跑,還有法特萊克跑,一種變速跑,具有時間短,強度大的特點。速度訓練能夠提高跑步的經濟性。間歇訓練時,快速跑時的心率上限應該是最大心率的90%,一旦達到了這個心率,那麼持續時間不要超過90秒。一般來說,快速跑的時間與休息的時間是通過心率來把握的,例如快速跑之後的休息,心率降至最大心率65%時,則可進行下一組的訓練。

宜準跑步-心率數據↑

3、乳酸耐受力訓練

乳酸耐受力訓練常被稱為乳酸閾值跑或乳酸門檻跑,也被稱為節奏跑法。當人體在運動時,身體會產生乳酸,若乳酸產生的速度和代謝的速度基本一致,則此時的速度能反映出乳酸閾值。這種訓練的目的是提高身體清除乳酸的能力,增加快速奔跑時的耐力。通常訓練時長維持在2小時內,心率保持在最大心率的80%-85%之間。

4、核心力量訓練

不少跑者認為跑步主要是靠腿,因此鍛煉腿部的肌肉就足夠了。這種想法對於跑步成績的提高是錯誤的。人們參加的所有運動項目幾乎都需要用到腰腹肌肉,即核心力量。對於跑步來說,強有力的腰腹肌群為跑步時上下肢運動創造穩定的支撐,提高跑步效率,避免無謂的力量損耗。因此在訓練中,這項訓練也是不可缺少的。

如何通過心率來判斷訓練是否過度?

訓練需要循序漸進,不少跑者因為亢奮或訓練計劃不完善,常常導致訓練過度。判斷訓練是否過度的方法很簡單,即測量靜息心率。訓練後的第二天晨起時,通過心率運動表或手環測量即可,也可通過頸部或者手腕處搭脈計算。若多次測量後靜息心率比平時要高出7bpm以上,則說明訓練過度,身體未恢復。堅持監測2-3周內的靜息心率,若數值一直小幅度上升,則說明訓練過度或者恢復時間不夠,需要全休一段時間。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