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商業生死劫:25歲陷阱

本文由蘇寧金融研究院(ID:SIF-2015)原創,作者為蘇寧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薛洪言,首圖來自壹圖網。

這兩年,明星創業企業如流星般,閃耀過,又歸於湮沒。“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興衰是常態,我們更熱衷於探究興衰背後的秘密。

是什麽決定了一家企業之所以生、之所以死呢?我們通常談起宏觀環境、行業周期、內部機制,卻常常忽略了用戶行為。

在我們印象裡,用戶行為基本是穩定的,可事實恰恰相反。在本文中,我將向大家論證,正是用戶行為的突然變化,將很多明星企業推向死亡的深淵。

25歲現象

從生理上看,人的成長髮育是漸變的,但嬰兒期和青春期除外,在這兩個高峰期,人會經歷突變式生長;在社會心理上,人的成長成熟也存在突變期,突變期前後,行為模式劇變,成為企業興衰的重要誘因。

如果仔細觀察年輕人,經常能看到矛盾的兩端:有些人是典型的月光族,追求消費與享樂,符合大眾對95後的認知;有些人則吃苦耐勞,勤儉持家,與他們70後的父母並無二致。甚至同一個人,一年前還是月光,一年後就變得吃苦耐勞,讓人困惑不解。

用戶行為差異是如何形成的呢?先來看一個例子。

我認識一位理發小哥,兩年前他過著“上一月、休一月”的自在日子,一個月賺錢,一個月花錢,時不時帶女朋友去天津旅遊(從北京到天津,低成本高效率),上班的那個月也是說走就走,和打零工一般自由。

可結婚後,一切都變了。穿衣吃飯全面降級,一年也捨不得休息幾天;取消了例行旅遊,蘋果手機退役時也換上了華為。

於他而言,結婚導致了行為突變的發生——不是結婚讓人成熟,是結婚讓人缺錢。

結婚前,他和女朋友都有工作,父母也在打工賺錢,日子過得愜意;結婚後,女方在家備孕,父母(至少一人)辭工回家照顧兒媳。孩子兩三歲時,媽媽會外出打工,爺爺奶奶即便身體強健(50歲左右),但扛著養育子孫的重擔,再也不能外出掙錢。

一邊是家庭收入的永久性下降,另一邊卻是家庭支出的永久性增加。購房買車(農村結婚必備兩大件,縣城買房+小汽車一輛,外加彩禮若乾)的貸款分期、孩子的撫養教育、父母的養老支出等紛遝而來,驟然間就扭轉了他的生活觀念和消費觀念。

這位理發小哥不是個案,而是千千萬萬年輕群體的真實寫照。

結婚之前,他們是無憂無慮的“後浪”,追著星、唱著K,追求精致小康生活,是眾多消費潮流背後的男孩女孩;結婚之後,似乎瞬間從“消費主義”中掙脫,精打細算,埋頭苦乾,成了自己一度不理解的“中浪”。

以25歲作為藍領群體的平均結婚年齡,從個體層面看,結婚前後判若兩人;從群體層面看,25歲前後,表現也截然不同:

25歲以下的年輕人,沒有承受過生活的重擊,心態更開放,願意嘗鮮,願意追求個性,追隨潮流,成就一批個性化小品牌;

25歲以上的年輕人,回歸熟悉的領域,變得專注,心態內卷化,不願輕易改變,開始走向“保守”,向經典大眾品牌回歸。

很多時候,正是這種鴻溝般的突然轉變,讓以年輕人為服務對象的企業措手不及!我們不妨稱之為25歲現象。

要麽成為頭部,要麽死亡

25歲現象,未必是25歲,只是泛指人生的某個特定階段,在這個階段,年輕人或步入婚姻、或步入社會,面對新角色、新壓力,行為模式發生了改變。

現代心理學奠基人之一埃裡克森曾提出“人生八階段”理論,將人的一生分為八大階段,每個階段對應一種需要解決的難題。本文討論的25歲現象對應其中第五階段——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亂的衝突期,年齡跨度12-25歲(第一次提出時為12-18歲,後修正為12-25歲)。

埃裡克森認為,這個階段青少年開始獨立接觸社會,在新環境下面臨一系列衝突,體驗到的是困擾和混亂,克服衝突的途徑就是和社會環境建立新的同一性。簡單來講,就是要在社會大環境中找到自我認同。

在尋找自我認同的過程中,青少年喜歡嘗試、追求新鮮事物、強調個性化和自我獨立性,從商業角度講,那些主打個性的小眾商業品牌很對青少年的胃口。但正如埃裡克森所講,人在這一階段面對的是“角色混亂”危機,而度過危機的標誌就是形成“忠誠”的品質,即找到了自我與社會的同一性。

這種同一性,就會表現為心態上的保守和專注,向主流價值觀回歸,在社會心理上,表現為從青少年向成年人的轉變。在商業層面上,他們開始拋棄凸顯個性的小眾品牌,向大眾品牌回歸。這種突然轉變,總能把品牌推向死亡的深淵。

手機市場,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2015年之前,智能手機市場還算得上百花齊放,魅族、錘子、酷派等都還是響當當的手機品牌,分別俘獲了一眾粉絲;2015年以後,市場快速分化,只有進入TOP5的品牌挺過了最難熬的廝殺階段,成為最後的贏家。

分化產生的根本原因是什麽呢?OPPO、VIVO的逆襲,讓很多觀察者看到線下渠道和下沉市場的重要性,但這無法解釋靠個性化、小眾粉絲生存的品牌為何如流星般隕滅。

每個小眾品牌都有一個基本盤,即所謂的鐵杆粉絲,我們需要搞清楚為何鐵杆粉絲突然就不再支持情懷和創新了?為何沒有人願意為小眾和個性化買單了?

我們可以用25歲現象來解釋。

2015年之前,智能手機還是酷炫潮品,成功吸引了一波追求個性化的年輕粉絲。當這些年輕粉絲長大後,從開放走向保守,更加注重實用型功能,品牌的情懷溢價大幅縮水。此時,小眾品牌往往不能在性價比、主流功能等方面滿足粉絲需求(否則也就不是靠情懷支撐的小眾品牌了),慢慢失去對早期用戶的吸引力。

與此同時,智能手機行業加速成熟,不再是潮品代名詞,這些小眾品牌對新的年輕粉絲的吸引力下降。就像一個存在出入口的水池,早期用戶不斷流出,新用戶流入緩慢,水位越來越淺,慢慢地,這些小眾品牌就凋零了。

從這個意義上看,沒能及時變成TOP品牌,成為小眾品牌凋零的原罪。一個靠年輕人崛起的品牌,如果不能盡快升級為大眾品牌,遲早會被用戶拋棄。一句話,情懷可以作為一時的策略,最終還要產品本身能打才有出路。

TOP品牌如何躺贏?

那作為市場TOP品牌,該如何更好地利用25歲現象呢?

我曾經詢問一個快遞員有沒有申請過貸款分期?是哪家的?他給出的答案是招行,原因頗出我的意料之外。

原來三年前他在逛街時,在路上偶遇招行的信用卡行銷人員,好奇之下填了張申請表,沒想到順利獲批了。這是他第一張信用卡,就一直在用。

結婚之後,要還房貸、車貸,計件工資製下,時不時會出現工資缺口。有一天招行電話行銷貸款分期,就辦了貸款。之後就一直在用了。

這個案例背後,能看到25歲現象前後的完美銜接——在用戶年輕、願意嘗鮮的時候接觸他們,當用戶變得成熟、保守時及時轉化他們。

這也說明,機遇隻青睞有準備者。主流品牌如果因循保守,並不必然能夠享受年輕用戶“回流”帶來的紅利。五年前,“中華酷聯”都是手機市場裡的主流品牌,到了今天,還剩幾個呢?

很多銀行就是如此,他們不重視年輕用戶。如我在《很多年輕人,並不愛銀行》一文中所說,

“年輕人是銀行眼裡的高風險群體,銀行的普遍做法是敬而遠之,避免向年輕人放貸。與之相應,年輕人對銀行也是興趣缺缺,瞅準機會,不介意幸災樂禍一下。”

相比之下,招行的策略就高明多了。即便是推出零額度信用卡,也要先把年輕人抓在手裡。這樣,當年輕人終於向主流金融產品回歸時,他們想到的自然也是招行。

此外,支付寶、微信、蘇寧金融等已經變身TOP選手的互金巨頭,它們一路陪年輕人走來,同年輕人一樣經歷了人生第五階段的“角色危機”,並最終走了出來,從邊緣創新者變成主流選手,在金融體系中找到了自身的“同一性”。

巨頭與用戶共同成長,用戶也不離不棄;但互金行業,更多地卻是令人悲傷的案例。

我寫過一篇文章《互金平台,上市後為啥“變差”了?》,從財務視角解釋上市互金平台表現為何越來越差?也可以換個視角,用25歲現象來解釋。

創業平台的第一批用戶,無一例外是求新、敢冒險的年輕人,當這些年輕人從校園步入社會、從單身走入婚姻時,行為模式發生劇變,變得更加保守穩健,向主流市場(如銀行、互金巨頭)回歸。

一邊是存量用戶的加速離去,另一邊則是監管趨嚴下,互金平台對年輕人的吸引力下降。隻出不進,只能走向衰落了。

不少頭部互金平台,手握千萬年輕用戶,也曾規劃用戶生命周期模型——大學階段,匹配現金貸;初入職場,匹配車貸;職場中年,匹配理財。並據此進行一站式布局,但多以失敗告終,不能晉身主流市場,手握千萬用戶又有何用?

當前,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每家金融機構都在圍繞用戶做決策,但是,我們真的了解我們的用戶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