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乘客突發腹痛癱倒 醫生萬米高空針灸急救

楊思進一直守在患者身邊

發病

患者躺在過道上,「中間大概隔了六七排的樣子,大家一同過去查看,當時患者非常痛苦,在地上打滾,不停呻吟。」

針灸

飛機上沒有針對急腹症及緩解痙攣性疼痛的藥物。根據現場情況,只有考慮採用中醫的針灸治療,以行氣止痛的治療方法,緩解痙攣。

緩解

通過先後兩次的針灸治療,病人情況逐漸平穩,「患者是在大家攙扶下,自己走下飛機的,說明情況已經好多了。」

3月29日上午8點左右,在巴基斯坦飛往北京的國航CA946飛機上,一位30多歲的巴基斯坦乘客突發左下腹絞痛,癱倒在機艙過道裡。

因飛機上沒有治療急腹症方面的藥物,同機的西南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學院·附屬中醫醫院院長楊思進教授採用了針灸療法,讓患者病情得到了緩解。整個急救過程中,楊思進教授一直守在患者身旁,還蹲在過道上為患者按摩穴位止痛,為他擦汗,鼓勵他。飛機落地後,楊思進教授一行攙扶著患者將他送上了救護車,並跟地面救護人員進行了交接。

3月29日晚上,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電話聯繫上楊思進,他們一行已返回四川。楊思進和他的同事向記者講述了當天的事發經過與急救細節。

萬米高空病發

患者在地上痛得打滾

前後扎了兩次針灸 他才平穩下來

3月29日晚上7點過,記者聯繫上楊思進教授一行時,他們正在宜賓吃晚餐,吃完就將趕回瀘州。

楊思進告訴記者,他們原本訂的是中午12點過北京到瀘州的班機,因為下機後救助護送患者,耽擱了,所以改簽了下午兩點過北京到宜賓的班機,然後再從宜賓轉車回瀘州。

隨行的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院辦主任陳孟利告訴記者,他們於巴基斯坦當地時間凌晨登機,當時飛行於萬米高空,大家都在睡覺,後來聽到廣播詢問有沒有醫生,她才睜開眼來,發現患者已經躺在過道了。「大家一同過去查看,當時患者非常痛苦,在地上打滾,不停呻吟。」陳孟利說,楊思進教授走過去後,馬上蹲下來給患者把了脈,查看了生命體征,然後問她帶沒帶針灸用具。

陳孟利說,她把針灸用具拿出來,楊思進教授給患者扎了幾個穴位,當時疼痛有所緩解,大家就把患者扶起來,把幾張椅子的扶手拉起來,讓患者平躺在椅子上。當時兩個空姐專門在現場記錄救治情況,包括哪個時候扎的銀針等。

但二三十分鐘後,患者又出現疼痛加劇的情況,並出現嘔吐反應,陳孟利說,「吐得楊老師一身都是,楊老師就開始第二次給他扎針,扎了後慢慢平穩了。」

解密「針灸救人」

患者腹痛待診

針灸療法可行氣止痛緩解痙攣

楊思進告訴記者,當時患者的情況總的來說是腹痛待診,主要考慮三個方面的問題,第一是急腹症,第二是泌尿道結石,第三是疝氣之類,當然還有可能是其他不明原因的疾病。

他說,當時空姐表示,飛機上只有針對心血管疾病方面的急救藥物,沒有針對急腹症及緩解痙攣性疼痛的藥物。根據現場情況,只有考慮採用中醫的針灸治療,以行氣止痛的治療方法,緩解痙攣,最終通過先後兩次的針灸治療,病人情況逐漸平穩。

楊思進稱,下飛機前,航空人員通知了北京急救中心。台灣時間10點過,飛機落地時,擔架車已在出口等候,楊思進一行攙扶患者上了擔架車,然後將患者送上了救護車,並跟地面救護人員進行了交接。「患者是在大家攙扶下,自己走下飛機的,說明情況已經好多了。」陳孟利告訴記者,從患者病發到下飛機,大概持續了兩小時左右,「那段時間,楊老師一直守在患者身邊,為他按摩合谷、內關、足三裡等穴位止痛,為他擦汗,鼓勵他……」

赴巴所為何事

洽談共建中醫醫院項目

所以隨身攜帶針灸等中醫治療用具

記者從西南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學院·附屬中醫醫院了解到,此次楊思進一行6人前往巴基斯坦,是跟巴基斯坦方面洽談共建中醫醫院的項目。因此,他們隨身攜帶了針灸等中醫非藥物治療特色用具。

西南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學院·附屬中醫醫院工作人員介紹,楊思進一行3月25日前往巴基斯坦,在巴基斯坦卡拉奇大學國際化學和生命科學中心(ICCBS)與巴方舉行了座談會。雙方就醫療合作、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學術交流和產品研發等達成共識並簽署了《西南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學院·附屬中醫醫院-巴基斯坦卡拉奇大學國際化學與生命科學中心傳統醫學合作備忘錄》,雙方還就共建中醫醫院相關事宜進行了討論,並達成共識。

來源:成都商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