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2018年車市整體遇冷!2019年又將何去何從?

汽車作為國家的支柱性產業,在國民經濟中佔據較高地位,也是對GDP貢獻最大的五個行業之一,同時是研發實力、科技創新、製造水準、配套供應、銷售服務、社會就業的集中展現,代表著一個國家的綜合競爭實力。

自改革開放以來,國內設立了合資建廠的新模式,大眾、標致、雪鐵龍、本田、豐田、通用等海外品牌開始逐步實現國產,且國產化率正在日漸提高。另外,近20年的發展過程中,國內也誕生出一批能與合資品牌相較量的車企。隨著國家改革開放的深入,人民生活水準得到顯著提高,對汽車的購買力可謂空前繁榮,這也促使了汽車常年保持高增長的趨勢。但2018年,一切都變得耐人尋味!

2018年1-11月同比下跌4%

首先,2018年的汽車總體銷量並沒有出現斷崖式下滑,預計全年同比下滑在3-5%之間,這是自1990年以來的首次負增長。對於全球最大的汽車產銷國來說,這個數據看似無奇,其背後卻暗指了國內汽車產業的未來走向。回顧今年1-11月份的銷量數據,全國乘用車狹義銷量為2015.2萬輛,同比下跌4.0%。同時,產量也在放緩,這主要受到庫存壓力、巨集觀經濟、消費者行為等因素的影響。

2018年底銷量難破僵局

截至目前,乘聯會還未發布12月份的具體銷量數據,但從12月廠家前三周的銷量便可得知,該月仍將繼續下滑,恐怕會形成銷量“七連跌”的局面,當然這與庫存壓力和年末效應有著脫不開的關係。通常情況下,消費者大多不願意在年末購車,反而元旦至春節期間的優惠力度會更大,屆時的銷量也會有所增長,但增幅不會過於明顯。

新能源汽車不降反升

雖然國內汽車銷量總體呈現下滑,但新能源汽車卻迎來新的增長點。11月份,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到13.6萬輛,同比增長55.9%,其中插電混動增加87%,純電動為65%。1-11月份我國新能源累計產銷量分別為105.4萬輛和103萬輛,均超越預期。今年,蔚來、威馬、小鵬等造車新勢力推出了各自的純電動車型,同時以比亞迪、吉利、紳寶、傳祺、榮威為首的新能源汽車屢創佳績,一同促成了國內銷量的大幅增長,相比海外品牌佔據絕對優勢。

全球車市大相徑庭

放眼全球,中國、墨西哥、加拿大、美國、日本、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都出現了銷量下滑的跡象,其中下滑力度較大為中國、美國和墨西哥,中美都出現了連續六個月同比下滑的情況,不過中國在總量上仍位居全球第一。當然,歐洲和南美地區則出現小幅增長的趨勢,西班牙、德國、英國、巴西等國家受到經濟復甦的影響,汽車增量有所加快。

由此可見,2018年國內車市的最終成績已經塵埃落定,2018年注定是國內車市的全新轉折點。那麽未來國內汽車銷量又將何去何從呢?

2019年預計銷量:2800萬輛

據中汽協稱,2019年國內廣義汽車銷量為2800萬輛,將與2018年持平;乘用車預計銷量為2350萬輛,也與2018年持平;而在新能源方面或將達到全年160萬輛,預計增長33.3%。面對國內汽車產業的轉型更新,加之民眾對汽車的剛需仍比較大,所以三年內還將保持較大的增長量。另外,受製於購置稅、搖號、限行和國六的影響,民眾對普通燃油車的依賴將減緩,大家對SUV的熱情也在逐漸減弱。

哪些政策將影響銷量?

2019年,國內巨集觀經濟增長將保持現狀,各類政策的實施也將加大車市運行的下行壓力。比如近期鬧得沸沸揚揚的國六排放標準,從2018年6月起“國六”似乎成為大家在買車時必聊的話題,民眾對這一政策的執行力度和效果充滿疑慮,甚至有個別城市已經發布公文稱要推遲國六的實施,這也間接反映出“國六”對車市的巨大影響,甚至陷入一種“車企沒車賣,老百姓不買車”的窘境。

另外,2019年國內將推行更多便於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政策,包括對新興企業進行扶持,放開新能源企業股比等。當然在產品和企業結構上的更新還遠遠不夠,各種配套設定也將決定著消費者的購買動向。

車企該如何過“冬”?

一味追求銷量的時代已經過去,車企不僅需要在傳統汽車工業的基礎進行技術革新,同時還要把控好企業的生產節湊和戰略布局,提供更多適銷對路的新產品,比如油電混動、插電混動和純電動汽車等。在考慮成本的情況下,應該融入更多智能化、舒適化、安全性等配置,增強與用戶之間的黏度。

寫在最後

2018年,國內車市所交出的“期末成績”讓很多人感到詫異,但從“成績”中也反映出我國汽車市場將轉入新的階段。未來車企之間不僅要拚銷量,更要拚技術、拚服務等,否則在車市寒冬中將越發困難。當然,對未來車市也要保持樂觀,畢竟自主品牌在全國車市中的佔比正逐漸增加,個別企業更是迎難而上,這也說明消費者對自主品牌的進一步認可。2019年車市是否真的能達到預期,還是有所變數?我們拭目以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