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醫中藥,銀柴胡的功效及應用

銀柴胡為石竹科繁縷屬植物銀柴胡的乾燥根。春,夏間植株萌發或秋後莖葉枯菱時採挖,除去殘莖,鬚根及泥沙,曬乾。本品氣微,微甘,以條粗長均勻,皮細質堅實,外皮灰黃色,斷面黃白色有菊花心者為佳,切切片,生用。

【別名】銀夏柴胡,銀胡,牛肚根,沙參兒,山菜根,山馬踏菜根,白根子,土參。

【性能】甘,微苦,微寒,歸肝,胃經。

【功效】清虛熱,除疳熱。用於陰虛發熱,虛勞骨蒸,勞熱,小兒疳熱。

【應用】一般用3~9g。

骨蒸勞熱,疳積發熱:本葯甘寒,功專清虛熱,為退虛熱除骨蒸之常用藥。用於肝腎陰虛,骨蒸勞熱,潮熱盜汗,多與其他養陰退熱之葯配伍,如:鱉甲,地骨皮等。若為為溫病後期,余邪未盡,低熱不退,可與芳香清透葯同用,如:青蒿,牡丹皮等。本葯還可以除疳熱,用治小兒食滯或蟲積所致的疳積發熱,腹部膨大,口渴消瘦,毛髮焦枯等症,常與健脾益氣葯和消食,驅蟲葯共用,如:白朮,雞內金,使君子等葯。

【用藥注意事項】外感風寒或血虛無熱者慎用。

【現代研究】本葯含有含甾體類,黃酮類,揮發性成分及其他物質。有解熱,降脂等作用。

【附方】

《證治準繩》清骨散:銀柴胡4.5g,胡黃連,秦艽,鱉甲,地骨皮,青蒿,知母各3g,甘草1.5g。治骨蒸勞熱。

《證治準繩》柴胡清肝湯:銀柴胡,梔子,連翹,黃芩,人蔘,川芎,桔梗,甘草,冰片,薄荷等適量。治小兒疳疾,煩渴躁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