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故宮正變得越來越開放”——外國人眼中的故宮

外國友人在北京故宮舉行的“中華老字號故宮過大年展”上購買老字號產品,滿載而歸。新華社發(董乃德攝)

新華社北京5月11日電(記者付敏 施雨岑 汪海月 張博文)2008年,英國人克里斯托弗·艾倫第一次參觀北京故宮。面對一座座宮殿,穿越一道道城門,他覺得完全不可思議:昔日的“禁”城,一個神秘的存在;如今大門大開,每天擁抱著成千上萬的遊客。

“真的很震撼。”艾倫這樣形容當時的心情,“故宮恢宏磅礴,置身在幾百年的歷史建築中,我為它的歷史和故事所折服。”

在那次的遊覽中他暗暗下定決心:來故宮一次不夠,一定還要有第二次,第三次以及更多次。

這是故宮乾清宮(攝於20世紀初)新華社發

2017年,艾倫陪著從英國遠道而來的母親第三次參觀故宮。他在遊覽中發現了故宮的很多變化:語音講解的語言種類比前兩次增加了不少;開放參觀的區域也擴大了好多;新布置的異國展覽與東方宮殿相映成趣。

“故宮在變,變得越來越開放,參觀越來越便利。”他說。

遊客在北京故宮遊覽。新華社記者 沈伯韓攝

41歲的波蘭導遊達格瑪拉·巴霍裡亞對此持有同樣的看法。

從小就對中國文化有濃厚興趣的巴霍裡亞對故宮並不陌生。但是,2012年當她第一次來到故宮時,依然興奮不已。

“在西方人看來,歷史上的紫禁城就是神秘的代名詞——你不能看,也不能進入。即使現在你知道它是一座開放的博物館,你也會覺得很奇妙。”巴霍裡亞說,“在那麽長的歷史中,它不允許平民百姓進入。這給我一種穿越歷史的感覺。”

7年來,巴霍裡亞已經來過約50次。她認為,無論是對於普通遊客,還是對於像她一樣的導遊來說,參觀故宮都變得越來越方便,“在現場可以租到的智能語音導遊甚至有波蘭語頻道,這是非常少見的”。

更讓巴霍裡亞印象深刻的是,今年2月,故宮博物院建院94年以來首次接受公眾預約在晚間開放,紫禁城古建築群第一次在晚間被較大規模點亮。

“我通過閱讀報導得知,通過燈光照明及布景,紫禁城內霓虹閃耀,夜間的故宮非常美。”她說。

2019年2月19日晚拍攝的故宮午門。故宮博物院於正月十五和正月十六舉辦“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動,首次於夜間面向預約公眾免費開放。 新華社記者 陳建力攝

艾倫同樣對這次“點亮”紫禁城的上元燈會驚歎不已。“非常壯觀!這幫助人們更好地融入故宮之中,看到故宮的更多面。”他說。

據故宮博物院相關負責人介紹,2018年故宮接待觀眾數量超過1750萬人次,其中約有20%是外國觀眾。

與此同時,故宮開放面積從2012年的30%,持續擴大到目前的80%。故宮展覽與教育項目從“館舍天地”持續走向“大千世界”,南大庫家具館開館,四分之三的城牆向觀眾開放,實體展覽、虛擬展覽亮點紛呈。

艾倫目前在中國一家培訓機構擔任老師。他開玩笑地說,他每月都跟紫禁城進行“親密”接觸,“我從故宮購買的《故宮日歷》是我的文化課教材,上面的書畫、古籍、瓷器、玉器等,是我學習中國歷史文化的重要素材”。

“故宮文化越來越多地融入了公眾生活。”艾倫說,“故宮悠久燦爛的歷史正在煥發出新的光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