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被皇帝猜忌,受宦官讒陷,功高震主的郭子儀為何還能得善終

郭子儀算得上是平定“安史之亂”,再造一個大唐王朝的最大功臣了。他輔佐了唐肅宗、唐代宗、唐德宗三代帝王,他的官爵也從節度使到中書令、尚書令、太尉,甚至被尊為“尚父”,封為郡王這樣的地步。他獲得如此顯赫的封賞,完全稱得上是功高震主。但是這樣一個人,在唐朝那三代帝王的不斷猜忌中,最後竟然能夠得以善終,活到80多歲去世。那麽他是怎麽做到這一點的呢?

說唐代的那三代帝王不斷猜忌打擊他,並沒有誇張。

唐肅宗的時候,本來他是天下兵馬副元帥(唐肅宗的兒子李俶是大元帥,也就是後來的唐代宗),後來這個副元帥也給他取消了,而把太監魚朝恩封為宣慰使,用魚朝恩節製他。而這種節製,不但讓郭子儀備受打擊,而且也讓唐軍因為魚朝恩的瞎指揮以及把持朝政而多次失敗。後來,因為包括李光弼、仆固懷恩等人都把“安史之亂”叛軍沒有辦法了,唐肅宗才不得不又重新讓郭子儀統帥軍隊。

唐代宗的時候,皇帝寧願相信太監程元振,也不相信郭子儀。罷免了郭子儀的兵權。但是繼“安史之亂”以後,仆固懷恩又聯合吐蕃、回紇再次入侵,一度佔據了長安。最後唐代宗還是不得不再次重用郭子儀,才說降了回紇,打敗了吐蕃。

唐代宗去世,唐德宗繼位,把郭子儀進封為太尉,中書令,但立刻就免除了郭子儀節度使、元帥這樣的職位。顯然,也是非常擔心郭子儀擁兵自重。

那麽,既然三代帝王都猜忌郭子儀,為什麽郭子儀最終還是挺過來,得以善終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一、天下始終不太平,必須使用郭子儀。

那些帝王們殺功臣,都是在打下了江山,天下太平的時候,可是從唐肅宗到唐德宗,天下就一直未曾太平。安祿山反叛以後安慶緒反叛,安慶緒反叛以後史思明反叛,史思明反叛以後史朝義反叛,“安史之亂”平定了又是吐蕃回紇殺進來,天下就從來沒有太平過。

就算是這些皇帝們忌憚郭子儀,他們也不敢殺郭子儀啊。當時的唐朝,之所以會出現反覆戰爭反覆叛亂的情況,根本的原因,就是唐皇室的威望嚴重降低,沒有人服他們。那些幫助他們平定叛亂的將領們,也不是那麽忠心耿耿,抓到機會也就跟著反叛。

而郭子儀在軍中具有巨大的威望,只有郭子儀能夠壓服那些叛亂。當年回紇跟著吐蕃一起入侵唐朝的時候,他們聽說郭子儀還活著時,大吃一驚。他們說,他們之所以跟著吐蕃一起打進來,是因為他們以為郭令公已經不在人世了。既然郭令公現在還在人世,他們也就不打了,回去了。

郭子儀在平定反叛的仆固懷恩的時候,就說,仆固懷恩手下的那些將領,曾經都是他的舊將,他根本就不用打他們,只要他一出來,那些舊將都知道該怎麽做。而結果果然和他預計的一樣。

由此可見,郭子儀在唐朝的軍隊中,具有多麽高的威望。

二、郭子儀始終保持著對唐朝皇帝的忠誠。

郭子儀對唐皇室一直忠心耿耿,從無二心。

唐代宗繼位後,程元振對唐代宗說,必須要限制老臣,否則的話,這種老臣會功高震主。郭子儀聽說後,把唐肅宗給他的一千多封詔書全部拿出來,送給唐代宗看。這些詔書上,寫滿了唐肅宗稱讚郭子儀忠心的地方。唐代宗不好意思了,只好說,你放心吧,我沒有懷疑你啊。

郭子儀知道自己功高震主,所以多次辭職,告老回鄉,主動把兵全交出來。等到朝廷需要他出面帶兵打仗的時候,他又才重新出山。而仗打完以後,他立馬又交兵權。

郭子儀的兒子郭暖娶了唐代宗的女兒升平公主。升平公主非常驕橫,不把郭曖放在眼裡。有一次郭曖冒火了,說,你無非就是仗著你父親是皇帝嘛,我父親還不想當皇帝呢!升平公主把這話告訴了唐代宗。沒想到唐代宗卻說,人家說得沒錯呀,郭子儀要是想當皇帝,早就沒我們唐家什麽事了。儘管唐代宗說了這個話,郭子儀並沒有就此算了,而是立馬進宮向唐代宗請罪。唐代宗不怪罪,還勸郭子儀裝聾作啞。可是郭子儀回去以後,依然把郭曖打了一頓。由此可見,郭子怡在做事情上,是非常謹慎的。

三、郭子儀以德報怨。

郭子儀就算能夠想辦法獲得皇帝的信任,他依然不得安寧。因為皇帝身邊有太監,太監害怕郭子儀取代了他在皇帝那裡的地位,因此就反覆讒陷郭子怡。唐肅宗的太監魚朝恩是這樣,唐代宗的太監程元振也是這樣。

魚朝恩不但多次在唐肅宗面前讒陷郭子儀,還派人掘了郭子儀父親的墳墓。要知道,中國向來是祖先崇拜,祖墳是絕對不能隨便動的。但是,魚朝恩掘了郭子儀的祖墳,郭子儀卻說,我帶兵打仗的時候,士兵們都掘過別人的墳(大概是像曹操掘墓一樣吧),我沒能禁止他們。顯然,這是上天給予我的報應。

後來,魚朝恩請郭子儀吃飯。有人對郭子儀說,這是魚朝恩想殺你的表現,讓他別去。可是,郭子儀竟然隻帶了少了幾個人就去了,坦坦蕩蕩。這件事完全震驚了魚朝恩,以至於魚朝恩都感動得哭了。

郭子儀就是採用這種以德報怨的方式,極好地緩解了奸臣對他的讒陷,因而比較有效地把自己保護了起來。

總之,郭子儀不但是一個威武雄壯的軍事指揮官,而且還是一個有大智慧大氣魄的政治家。因此,他最終才有那樣完美的結局。

(參考資料:《舊唐書》《資治通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