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誰是iPhone最佳搭檔 各價位無線充電器橫評

無線充電概念幾年前就在三星、諾基亞等品牌的手機上實現了,但是直到去年蘋果推出 iPhone X 和 iPhone 8 ,這項技術才真正被大眾所熟知,相關配件和搭載無線充電功能的機型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甚至像 iPhone 的無線充技術,還有快充和慢充之分。

所以對於不少 iPhone8 系列和 iPhone X 用戶來說,如何選擇一款充電底座就成了最大的問題。為了解決大家的困惑,威鋒網為大家搜羅了3款無線充電底座,來自貝爾金(售價498元)、ANKER(售價368元)和小米(售價99元),分別代表高端產品(蘋果推薦)、第三方快充底座和第三方入門級慢充底座。

當然,本次橫評本來是為 AirPower 準備的,然而蘋果3月27日放了鴿子。

外觀

話不多說,現在就來對比一下,先從外觀開始。包裝方面,不得不說包裝大小和價格確實是成正相關的,貝爾金 Boost Up 的包裝盒足足有兩三層,設計很用心,保護性也很好,拆開費了不少功夫;ANKER 則採用抽屜式設計,這也是現在流行的包裝設計,就不多贅述了;最後小米無線充電器的包裝,維持了小米樸素、簡單的設計風格,值得一提的是,小米無線充電器並沒有附贈充電頭。

打開包裝之後,我們首先當然是得看看底座本身的大小和材質,貝爾金和 ANKER 的產品顯然更大。

並且因為 ANKER 底座上還設計有散熱口,所以也是最厚的一台,但是品質反而是較輕的一款。

而在材質和設計方面,小米和 ANKER 的充電底座都採用了啞光的親膚材質,觸感極佳,小米為矽膠,不太耐髒,ANKER 為“防滑軟塗層”,摸起來覺得有些柔軟,但實際上比較堅硬。貝爾金的外觀設計則有些“傳統”,楔形設計和另外兩台的圓潤風格完全不一樣。

線材、充電器上,這一項 ANKER 做得更好一些,因為獨立的線材和充電器給了用戶更多選擇的權利,贈送的電源線比較粗,品質應該很好吧。實測中,很多第三方充電頭和線材都能夠觸發 ANKER 底座對 iPhone X 的快充;

與之相對的,貝爾金的底座只能使用原裝 AC 充電頭;小米的底座在使用第三方充電頭和線材時則有一定概率無法充電。

官方參數

和手機等產品完全不一樣,無線充電底座在參數上其實沒多少值得一提的,官方描述文檔中也大多是功率、電流、電壓等數據,但實際上你需要關注的,還有更多。

三款底座的安全防護技術也是各有千秋,貝爾金甚至還有2500美元的擔保,所以在這一項勝出;ANKER 則在無線快充、第三方配件上有更好的支持,安卓 10W 快充對於擁有多個設備的朋友很實用;至於小米無線充電器,最大的優勢應該就是便宜了。

測試過程

①電流、電壓、功率

電流、電壓和功率當然是充電類產品避不開的一個點,但是無線充電很特殊,我們無法測出手機接收電量時的電流、電壓和功率。所以為了一定程度上體現電流的變化,我們測量了充電底座從充電頭那裡接收到的電流、電壓和功率數據,雖然數值和底座輸出給手機的不一樣,但是電流波動還是一致的,可供參考。

②能量損耗

前一段谷歌提到,充電器傳遞給底座的電量和手機從底座接收到的電量其實是不一樣的, 因為無線充電用到了電磁感應原理,手機和底座中都有線圈,所以在轉換過程中,就一定會有能量以熱的形式損耗,接觸式無線充電的效率一般都在50%上下,不同品牌之間的轉換效率的差別可能會很大。

所以我們可以將充電頭輸出的總能量(A)和 iPhone X 真正接收到的能量(B)進行對比,可以輕易算出充電底座的能量轉換效率,中間的差值就是以熱量散失的能量(C)了。

作為參考, iPhone X 電池的能量為 10.37Wh(因為電壓有區別,所以這裡我們可不能用 mAh 的電量來計算),並且因為這一項需要 Power-Z 搜集的數據,所以貝爾金將再次在這一項缺席。

②實際測試速度

雖然在標稱中,ANKER 和貝爾金都號稱支持 7.5W 無線快充,但是充電時間究竟如何還需要測試之後才見真章,這一項的測試過程很簡單,1到100的充電時間能夠說明一切。

③充電後底座和手機溫度

很多人在使用無線充電底座的時候都會覺得手機發熱非常嚴重,這其實是無線充電過程中無法避免的事情,轉換過程中浪費的那一部分能量,自然就以熱量的形式發散了,所以無線充電底座的散熱非常重要。

在測試過程中,在一次從0到100的完整充電的幾個小時之間,我們會每20分鐘用溫槍記錄一次手機表面和底座的溫度,然後列成表以供參考。室溫在25到27攝氏度,模擬即將到來的夏天,我們搜集的溫度都是發熱最嚴重的機身右上方和底座正中間。

實測表現

①電流、電壓、功率實時數據

因為貝爾金採用了固定式 AC 接口的設計,無法檢測到電流數據,所以我們這裡隻向大家列舉 ANKER 和小米充電過程中的電流、電壓變化。

先來看看 ANKER(上圖,左方藍色為電壓刻度,右方橙色為電流刻度),可以看到在剛剛開始充電時,充電頭一端的功率曾達到過10.589W,不過在穩定之後,還是維持在了 6.5W 到 7.5W 之間的這一範圍,然後在充電兩個半小時之後,因為 iPhone X 電量接近90%,所以底座也開啟涓流充電模式,電流不斷減小,直至充電完成。

小米的測試電流記錄中,最高功率大概在 5.6W ,平均功率始終在 5W 上下徘徊,在3小時之後速度就慢慢下降,進入涓流充電過程。

需要強調的是,兩圖中多次明顯的電流下降是因為筆者將手機拿起測量充電底座的表面溫度,所以充電短暫停止。

②實際測試速度

實測速度這一項最為重要,ANKER 完成充電的速度最快,為3小時12分鐘,貝爾金因為後程乏力,花了足足3小時31分鐘,小米則用了4小時13分鐘。

小米因為不支持 7.5W 快充所以很吃虧,但是也沒慢到哪裡去,充電速度還是很均勻的。 ANKER 和貝爾金其實是不分伯仲的,ANKER 全程的充電速度都比較均勻,但貝爾金一開始更快,後來越來越慢,這裡應該和散熱性能有關。

③能量損耗

通過前文中 Power-Z 的統計可以看到,充電頭輸出的總能量為19.6682Wh,而手機從無線充電底座接收到的能量就很簡單了,就是 iPhone X 的電池總能量,前文已經提到了為10.37Wh,所以 ANKER 充電底座的能量轉換效率為10.37Wh/19.6682Wh=52.7%。

小米的充電頭輸出總能量為 16.9349Wh ,這麽算下來能量轉換效率高達10.37/16.9349=61.2%,這裡猜測ANKER 效率略低是因為線圈面積更大、並且內置了散熱風扇,所以損耗的能量會更多一些,說明測試結果是符合客觀事實的。

④充電過程中底座和手機溫度

這裡三款產品充電全程的溫度變化一覽無余,可以看到手機機身的最高溫度總在34攝氏度上下,但是貝爾金和小米的底座充電過程中就非常熱了,分別達到了38攝氏度和37攝氏度上下。而 ANKER 因為擁有散熱底座,所以底座溫度最高也沒有超過37攝氏度,這使得它能夠長時間以高功率充電,現在大家知道為什麽 ANKER 充電速度最快了吧?

總結

設計這一項其實各有千秋,所以打分都給4分,或許大家會有自己的看法;做工則確實有一定的差距,從用料到接縫,筆者覺得貝爾金確實做得非常好。

拓展性這一項上,ANKER 勝出的毫無壓力,因為它支持很多第三方線材、充電器,同時還支持安卓 10W 快充;而小米則隻支持小米 MIX2s 的 7.5W 快充,第三方線材、充電器的支持不太好;貝爾金隻支持蘋果 7.5W 快充,電源就更不用說了。

速度和散熱評分都是按照前文測試數據來的,這一點上其實沒有什麽爭議;而安全性上貝爾金都給了用戶2500美元的擔保了,我們覺得需要給與一些尊重;至於效率這一欄,ANKER 的轉換效率因為充電面積較大、還加裝了散熱風扇,其實吃了一些虧。

三款產品售價分別為99元(小米)、368元(ANKER)和498元(貝爾金),小米和 ANKER 則是絕對的物有所值,至於貝爾金,如果你有錢任性,買來也會有不錯的體驗。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