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20180924唐師曾:北京第31屆蛐蛐賽,演員李誠儒勝出

9月22-24日,北京第31屆鬥蛐蛐大賽,演員李成儒4條「大將軍」入選,2條勝出。唐師曾攝


老鴨採訪大增李誠儒。胖猴兒攝

唐師曾攝

唐師曾攝

唐師曾攝

北京把蟋蟀叫蛐蛐兒,淫蟲,「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名列七十二地煞之首。蟋蟀(Gryllulus;Gryllus)無脊椎動物,昆蟲綱,直翅目,蟋蟀總科,22個亞科55 族 595 屬4649 種(亞種)。蟋蟀亦稱促織,意為秋去冬來催促懶婆娘織布準備冬衣。俗名蛐蛐、夜鳴蟲、將軍蟲、百日蟲、秋蟲、寒蛩、鬥雞、叫雞、淫蟲、趨織、地喇叭、灶雞子、孫旺、土蜇、和尚……。蟋蟀屬於古老昆蟲,迄今已有一億四千萬年曆史。在中國,已確定有30多個品種適合角鬥,歸屬於斯巴達克斯式的「鬥蟋」。

鬥蟋蟀在中國歷史悠久,2500年前經孔子增刪的《詩經》中已有《蟋蟀》篇章。古人利用雄蟋蟀生殖力強、爭奪配偶、保衛領地、相互撕咬的天性,抓來養到一起觀賞、取樂、賭博。發展到唐宋登峰造極,把鬥蟋蟀稱為「秋興」,因為蛐蛐生活在晚秋,自然生命不足一百天。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嶽武穆也有「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里夢」的感慨,可惜覺悟已晚,蹉跎了人生,被昏君玩完後弄死在風波亭。

鬥蟋蟀起源於中國長江流域和黃河中下遊流域,最著名產地在山東齊魯平原,以泰山周邊各縣為主,其中寧津縣的蟋蟀頭大須直、頸粗腿長、肩寬胸闊、顏色靚麗、體質強壯、天性耐旱、兇悍好鬥、堅韌頑強、寧死不屈,被列為皇帝貢品,囊括多項鬥蟋蟀冠軍。好蟋蟀要求無「四病」(仰頭、卷鬚、練牙、踢腿)外觀顏色也有尊卑之分,「白不如黑,黑不如赤、赤不如黃」。

鬥蟋蟀始於唐代,盛行於宋代。元、明、清、民國……,代代如此。「探子手」用蒸熟後特製的日菣草引鬥,菣草就是青蒿,臤」取其意「駕馭臣屬」、「掌控諸侯」、「玩於股掌之上」的意思。就是皇帝掌控天下,製造諸侯混戰,欣賞其或慘敗或振翅,享受率土之上草菅王臣的快感。

運筆至此,總想到西漢的李廣難封,難怪都把蛐蛐兒叫大將軍。蛐蛐兒都通人性,聽一位踅過炮兒局的講,號子裡各種樂趣之首就是鬥蛐蛐兒。蛐蛐兒通人性,鬥贏了,主任用毛筆蘸上止疼片化的水塗傷口,蛐蛐兒會感激地朝主人點頭。

《燕京歲時記》:『七月中旬則有蛐蛐兒,貴者可值數金。有白麻頭、黃麻頭、蟹胲青、琵琶翅、梅花翅、竹節須之別,以其能戰鬥也。』名蟲必用青白色泥罐貯之。『蛐蛐罐有永樂官窯、趙子玉、淡園主人、靜軒主人、紅澄漿、白澄漿之別,佳者數十金一對。』每一罐內須置一小扇面形過籠,作為雌雄蟋蟀交尾的『洞房』。清代北京俟冬至這天以蟲會友,進行傳統的『封盆』格鬥。早年間鬥蟋蟀規定:以二十四罐為一棹,鬥之前,要先比較蟋蟀的個頭大小,同一等級的即大小相當的才放入一盆決鬥。兩條體重相等的雄性蟋蟀一旦移進鬥盆,彼此尋覓『情敵』,相遇後即互相廝殺,戰勝的蟋蟀,皆冠以『將軍』稱號。輸贏亦有賭注,一般為數斤月餅或水果,主要在求一樂。

鬥蟋蟀先要將蟋蟀隔離一天,以防開鬥之前做手腳作弊。將蟋蟀按體重稱重配對,鬥蟋重量不得超過1克。當今科技發達,為讓蟋蟀更勇猛,會給它們吃含有激素的蒼蠅和蛆,甚至直接喂迷幻藥,使之歇斯底裡、瘋狂慘烈、角鬥至死。更有用現代科技培植「白蟲」,給蟋蟀鑲牙、植牙的。

據「只要最貴、不要最好」的李成儒講,有個號稱「小上海」的,給自己的蛐蛐鑲了陶瓷牙,血債累累,贏了不少錢。不料一次打鬥時,鑲陶瓷牙的蛐蛐的牙線與對手纏繞到一起,分不開。最終露餡了,被人打了個半死。


唐師曾攝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