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眼神科技王希佳:企業需要內驅力,而不是僅靠資本外推

【獵雲網(微信:ilieyun)北京】12月8日報導(文/王非)

12月7日,2018年度CEO峰會暨獵雲網創投頒獎盛典在北京望京凱悅酒店隆重舉行,近百位知名資本大咖,獨角獸創始人、創業風雲人物及近千位投資人與創業者共聚“聚勢謀遠 創變未來——2018年度CEO峰會暨獵雲網創投頒獎盛典”。

在由普強資訊聯合創始人兼產品副總裁蒲瑤主持、以“人工智能新場景與新機遇”為議題的高峰論壇上,眼神科技合夥人兼副總裁王希佳就論壇議題發表了精彩觀點。王希佳介紹稱,眼神科技的核心價值定位在:平台化、小場景化以及產業化。

王希佳認為,技術應該憑借“創新+陪伴”落地。創新毋庸置疑,人工智能是基於算力、算法各方面的比拚,稍有停滯,第二天就會有人超越你,需要不斷進行創新和探索。所謂陪伴,具體來說就是,從客戶最開始的需求開始,一起進行方案研發,配合項目規劃,再到後期貨付、谘詢服務,甚至是後續所需的拓展服務等等。

從頭到尾地陪伴客戶,才能不斷地優化產品,讓客戶更加深入地了解AI能帶來什麽,可以怎樣對接傳統行業並且讓對接點成為他們新的動能點。

提到人工智能領域“價格戰”等無序競爭的亂象,王希佳認為競爭是時代的產物,避免不了:“對內而言,它沒有盈利能力也不知道該怎麽盈利;對外而言,想要分別人的一杯羹,也只能打價格戰。”

報告顯示,2020年國內人工智能領域的總體預期會有710億元。據此,王希佳也呼籲後來者:“AI仍在初期階段,找準賽道,明確核心競爭力,把握好未來的產品方向,不斷地打磨歷練。大家在更多的細分領域裡團結協作,一起把市場蛋糕做大。”

而對於普遍提及的“資本寒冬”,王希佳認為,資本只是一個推手,是助力,但它並不是化腐朽為神奇的魔法。企業想要發展壯大,內驅力是必須的,也就是說,企業必須兼顧自身的硬實力和軟實力。

此外,關於安全問題,王希佳表示:“人工智能的未來都會遇到安全性問題,密碼如果被別人識破了你可以通過修改來更新,但是人臉影像類生物識別的數據被別人截獲了,你改,除非整容,否則沒有辦法改掉。”

眼神科技專注於人工智能領域生物識別方向,自主研發了指紋、虹膜等多種生物識別技術,實現了從算法底層到平台認證、系統應用,再到智能硬體以及交付系統的全產業鏈布局。

截至目前,眼神科技已經服務金融、教育、政務等領域超過20年,積累了2000多家企業用戶。牽頭並制定了60多項國標和行業標準,實現了360多項專利創新。

本次峰會由獵雲網主辦,銳視角、獵雲資本、AI星球、企業管家、獵雲財經、創頭條協辦。各行業創業者、投資人圍繞“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和時代堅韌的創業者”;“時至今日面臨前所未有的變革時代,創投市場的機遇與挑戰”;“創業創新的版圖和格局如何變革,商業世界裡如何持續創新?”、“展望未來十年中國互聯網創投走向”四大板塊分享科技和產業前沿觀點,探討創新潮流趨勢、把握未來新方向。

以下為王希佳論壇實錄,獵雲網整理刪改:

王希佳:大家好。我是眼神科技副總裁王希佳。我們公司是做人工智能其中生物識別方向的。截至目前我們公司自主研發了指紋、虹膜等多種生物識別技術,基於這些技術我們已經實現了從算法的底層、到平台認證、到系統應用、再到智能硬體、以及交付系統,實現了全產業鏈布局。截至目前我們已經為金融教育,政府,等等很多領域服務超過20年了。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已經積累了兩千多家企業用戶。同時我們在這些年已經牽頭並制定了國標和行業標準有60多項,並且實現了360多項專利創新。很高興今天有這樣的機會與在座的嘉賓和各位分享。謝謝大家。

蒲瑤:其實AI是一個技術,一個技術來說,而且AI目前基本上的公司都是2B公司,所以我們現在AI產業很火熱,但是在今年以及明年AI所有公司面臨的一個問題,說我們怎樣落地?AI的技術是怎樣落地的?現在請嘉賓講一下,我們的AI技術是如何落地的?王總,你的公司名字真的特別有趣,眼神科技。您講一下眼神在科技是怎麽使用的?

王希佳:是這樣,因為才主持人提到關於落地,因為我們公司眼神科技成立到今年剛好是21年,關於落地這個事我覺得我們可能落的比較長。我們最早的時候第一個把生物識別落地是在2001年。當時雖然叫落地,但是不好意思,臉先著地了,摔的很慘。所以我們認為人工智能也好,生物識別也好,一個領域的創新落地並沒有那麽容易。我們應該說經歷了20年時間一直探索如何讓我們產業落地,如何做到能夠自己的供血。

但是在這裡,應該說這些年一直堅持的兩件事:第一,創新,第二,陪伴。我們公司現在文化裡一直灌輸的是我們一個微笑曲線,我們的行銷和研發是兩端比較高,其他都作為我們的服務部門,這兩端其實完成的使命就是,一個是陪伴,一個創新。

首先是我們在技術上的創新,作為人工智能來講,應該說對於我們圈內人士來看可能不是一個非常新的技術了,但是它的生命周期和發展階段其實還是在初期。對於我們的2B客戶來講,他們認知非常少。所以如果我們拿一個我們認為成熟的產品扔給客戶,說你用吧,這就是人工智能,這就是AI+,在我們以前的一些案例中都是失敗的。所以我們覺得在人工智能落地的過程中,首先必須要有的一點,就是說是陪伴。陪伴是什麽呢?就是我們要深刻地理解客戶。我們如果做任何一個傳統行業的創新的話,任何一個傳統行業轉型的話,我們需要的是我們和客戶坐在一起,從它的最根本的需求,以及從我們產品解決最根本的問題開始,一起去尋找我們的結合點。

在這個過程會有很多很多的問題,包括一些偽需求,包括在你解決方案裡出現的一些坑,我們都遇到過非常多。所以我們認為在落地過程中這種陪伴是我們不停的跟客戶在一起,一起去創新,而不是我們自己去創新。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跟客戶的陪伴不僅僅是前期的,像以前有一個笑話,客戶虐我千百遍,我對客戶如初戀。就是我們從客戶開始的需求導入,再到跟客戶一起的方案研發,再到客戶整個的項目的規劃,再到後期的交付,以及交付以後的我們持續的要給客戶做谘詢服務和客戶的拓展服務。這樣從頭到尾的陪伴客戶,才能在過程中不斷地優化我們的產品,不斷完善的我們的產品,也不斷的讓我們客戶更深入的了解人工智能能給他帶來什麽,能怎麽樣跟他傳統的行業進行對接,能怎麽樣讓他的對接點成為一個新的動能點,這是陪伴。

創新是毋庸置疑的,人工智能是基於算力、算法各方面比拚。在這個方面如果你停下了,第二天就會有人超你,所以這個過程中我們不斷創新和探索。其實我們堅持做的,首先我們有非常好的創新團隊,有一個非常好的我們產品研發團隊,都是行業資深專家。第二,我們每天都有一顆抱有危機感的心,就是今天不努力,明天就給你的競爭對手打工。第三,由於人工智能發展速度,其實應該說還是有一些緩慢的,比我們想象的要緩慢一些。所以我們要不斷儲備我們的技術,提前做好儲備,等到機會來的時候爭取做那個被吹上天的豬。謝謝大家。

蒲瑤:其實在公司落地過程中,從AI的學術上這已經是學術上的第三次高峰了。就說在在前已經有兩次的高潮了,這是第三次高潮。但是我覺得其實客戶對AI的期待比公眾對AI的期待更加落地。所以跟著客戶他知道他缺點什麽,需要什麽,什麽能做到,什麽不能做到,因為有太多的AI公司跟客戶在一起交流,同時進行各種各樣的POC。所以客戶落地,就是跟上面各位嘉賓講的一樣,其實AI的落地是在行業的落地,它需要和客戶有很好的陪伴,在客戶的需求下進行落地,就說這個我覺得真正和客戶擁抱的AI公司,和隻研究算法的AI公司可能比較大的一個區別。

來拋一個可能比較尖銳的問題,現在由於資本市場對AI的追逐,以及大家對AI的追逐,其實在AI市場上,就是我看到的一個很大的問題是,大家在共同搶一份單,其實價格是越來越低。看看嘉賓是怎樣看待這個問題的?

王希佳:這個問題我覺得是這樣的,首先現在特別特別激烈的競爭是時代的產物,為什麽呢?因為我認為人工智能還在一個初期,大家這樣的競爭最關鍵的原因是,大家還沒有找準自己的賽道,就是對內而言,一個公司用這種,比如低價或者超低價甚至免費的方式競爭的話,首先它是沒有盈利能力,它也不知道怎麽盈利。第二,它在別人賽道跑,想贏別人只能用這樣的方式做,所以我說這是時代的產物,就是它沒有找到自己賽道和定位在哪兒,基於這樣的情況就比較尷尬。

對外,人工智能還會經歷很長時期,如果分成三步的話,我們只是在第一步。我之前看過第三方的調研報告,在2020年差不多國內人工智能領域的總體的預期會有710億。也就是說,其實市場還有很大,位置還很多,賽道也還有很多。我在這裡呼籲一下,人工智能領域優秀的企業和優秀的企業家,大家在利用後面的時間點裡,找準自己賽道,找好自己核心競爭力,找好自己未來想做的產品方向,不斷地打磨歷練自己,我們在更多的細分領域裡,更多的去團結協作,一起把市場做大,去把蛋糕做大,這樣的話其實對行業發展是非常有利的。

蒲瑤:根據現在企業八年的歷史,我覺得現在應該是資本的寒冬,但絕對不是企業的寒冬。其實找我們的客戶,和願意開始做這方面項目的客戶越來越多。現在面臨一個問題,一個是中國人口紅利變化,因為我們有一條產品線,面向呼叫中心的產品線,呼叫中心現在最大的問題不是說人員他在挑從業人員,而是說根本招不到從業人員,所以它迫切需要有技術能提升它的效率,同時需要有技術能替代部分重複的勞動。而且客戶對人工智能能做到什麽樣的效果,其實它們的期待是很理性的。所以我覺得目前大家談到了資本的寒冬,但我們在AI的企業來說我真的沒感到是寒冬,我感覺客戶對這個軟體的認識才剛剛的開始,是我們企業更好發展的一個階段。所以我不知道嘉賓是這樣看到的嗎?

王希佳:剛才您提到的資本的寒冬,其實我的感覺跟您比較像的。其實資本寒冬只是說後面的推手沒有了,但是並不是說我們整個行業也好,還是企業也好面臨著巨大的崩盤。因為本身其實企業如果要發展、要壯大,首先內驅力是必須的。也就是說,企業自己本身的硬實力和軟實力這個必須要兼顧的。資本只是一個推手和助力,能加快和發展壯大我們的節奏,但是它不是化腐朽為神奇的魔法。所以我們在行業比較很客觀的看待資本寒冬這件事情的。

在實際的場景來看,其實隨著人工智能熱潮來臨,我們的客戶其實越來越意識到人工智能可能會給他帶來更多的價值,提高更多的效率,能給他創造更新的,為他的最終用戶所服務,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在這裡應該說我們本質的需求是在增多,同時我們的技術也是在快速的發展。在這個過程中其實我們的客戶和我們的技術是在逐漸靠近的,我們會發現不同產品的迭代和不同的賽道上,出現交叉迭代的情況會很快。這樣支起來我們的場景和我們的技術的緊密的一張網。

其實第一個方面,是促進了我們技術的發展;第二個方面,也是提高了我們客戶對於人工智能給予他們帶來的效能和對於以後的預期。

第三個,在資本退潮之後,我們可以看到一點是什麽呢?因為原來我們在開玩笑,說,資本熱的時候,燒的太高了,人長期高燒會燒糊塗。那個時候資本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麽要投,企業也不知道自己該往哪兒走。恰恰是這樣的退燒,能夠讓我們的投資方也好、企業也好,都能夠冷靜的更清晰的思考這個問題,思考一個核心的企業到底為什麽經營,企業該怎麽做,更多的思考這個問題。冷靜下來後優秀的企業一定會清醒的認知到自己的定位在哪兒,我的優勢在哪兒,我應該怎麽做。綜合這些考量後它會找到屬於自己的藍海。在這個過程當中,企業的造血能力就變得非常的重要。剛才我講的這種交織,以及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以及找到藍海這件事情其實給我們企業的自己的造血提供了最基礎的一個能量。這樣的企業有造血能力良性循環的話,我覺得資本寒冬也好,還是資本熱潮也好,對企業是節奏的影響,而不是根本影響。

蒲瑤:雖然說好像資本是寒冬,好像AI行業裡的企業,我們對這個還是充滿信心的。現在還有什麽問題大家想在這裡跟各位來賓分享一下呢?

王希佳:因為剛才一直講的是關於資本寒冬也好,關於人工智能發展也好,其實我覺得我們公司現在一些,應該說一個比較清晰的定位,這個想跟大家分享一下。首先,在整個過程中我們經歷了20年的時間,應該說摸索的,踩的坑也比較多了。現在基本上把我們的核心的價值已經定位在:第一個,我們的叫平台化;第二個,叫小場景化;第三個,產業化。

平台化是什麽呢?由於我們是做生物識別的,生物識別一種識別技術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所以其實客戶在選擇的時候,他也不知道該怎麽做。我們來提出的理念,就是說通過多種生物識別技術,融合去解決你所有的問題。比如說我舉個例子,如果說我們要去銀行取錢的話,如果讓您只是刷臉就能把錢取出來的話,可能會有很多人不放心,會覺得別人拿到我的照片怎麽辦,甚至別人做了我的一個3D模型怎麽辦?這裡很凸顯的就是一個反方向,就是安全性。除了我們人工智能帶來的效能,帶來的變化,同時我們反過來要考慮一個安全性,這是一個很根本的,也很迫切的想法。我們是這樣解決的:第一,通過多模態來完成,多種生物識別組合方式去解決準確性、安全性。第二個方向什麽呢,就是通過我們密鑰管理的方式,這是未來人工智能都會遇到的問題,就是我們的網絡安全。尤其像以後生物識別的數據,密碼如果被是別人識破了你可以通過修改來更新,但是人臉影像別別人截獲了,你改,除非整容,否則沒有辦法改掉,所以這個數據中心對我們來說很重要的。

至於小場景,剛才我講了,人工智能我們一直認為它是發展初期,這個時候還沒有那麽大算力支撐整個智慧城市、豐富的智慧城市運營,還有點支撐不起來,它的完全的互聯互通還沒有完全做到。我們做的第一個就是做小場景,比如銀行,學校、家庭等等這樣小的場景裡,我們會把它進行傳統產業賦能,把我們的產品放在小場景裡實現價值。得到客戶的認可後,隨著這個推廣再把平台嫁接上去,因為小場景容易造成孤島。所以在小場景豐富的情況下我們打通場景孤島,通過平台的方式實現資源和數據的整合。我們做一個非結構化數據庫認證平台,把所有非結構化數據集成在我們平台上做,這樣實現用戶畫像、場景大數據,包括數據分析、體現,以及提供一些決策的依據等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