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互聯網+醫療健康再迎重磅檔案 官方解讀來了!


互聯網+醫療健康在我國方興未艾,今年以來迎來多份重磅檔案頒布。


今年4月1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原則通過了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確定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措施,強調加快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緩解看病就醫難題,提升人民健康水準。


今年4月25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正式印發,提出鼓勵醫療機構應用互聯網等資訊技術拓展醫療服務太空和內容,構建覆蓋診前、診中、診後的線上線下一體化醫療服務模式,允許依託醫療機構發展互聯網醫院。同時,對發展遠程醫療提出明確要求。


日前,國家衛健委研究制定了《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試行)》、《互聯網醫院管理辦法(試行)》和《遠程醫療服務管理規範(試行)》。


9月14日,國家衛健委發布了《關於印發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試行)等3個檔案的通知》政策解讀,從這3份檔案的頒布背景、起草這3份檔案的主要思路、這3份檔案的主要內容、以及這3份檔案的創新性制度設計四個方面進行了解讀。



起草思路


國家衛健委起草這3份檔案的主要思路: 一是根據使用的人員和服務方式將「互聯網+醫療服務」分為三類:第一類為遠程醫療;第二類為互聯網診療活動;第三類為互聯網醫院。


二是明確互聯網醫院性質及與實體醫療機構的關係。互聯網醫院可以作為實體醫療機構的第二名稱,也可以獨立設定。這裡所述獨立設定的互聯網醫院,必須依託實體醫療機構,並簽訂合作協定,合作方發生變更或出現其他合作協定失效的情況時,需要重新申請設定互聯網醫院。因此,獨立設定的主要含義是互聯網醫院可以作為一類醫療機構申請設定,並按規定獲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其依託實體醫療機構的要求不變。


三是明確互聯網醫院和互聯網診療活動準入程式和監管。互聯網醫院可以按照醫療機構設定程式申請設定。互聯網醫院作為實體醫療機構的第二名稱,由實體醫療機構申請設定並按規定進行執業登記;已經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醫療機構擬建立互聯網醫院,由其發證機構按照《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辦理執業登記。為保證互聯網醫療服務新業態的醫療品質和安全底線,要求開展互聯網醫院準入前必須建立全省的統一監管平台;所有醫療機構開展互聯網診療活動必須全程留痕、可追溯,並向監管部門開放數據介面。


四是明確互聯網醫院的法律責任關係。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互聯網醫院,獨立作為法律責任主體;實體醫療機構以互聯網醫院作為第二名稱時,實體醫療機構為法律責任主體。互聯網醫院合作各方按照合作協定書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主要內容


具體而言,《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試行)》共分五個部分:第一部分總則。明確互聯網診療是指醫療機構利用在本機構註冊的醫師,通過互聯網等資訊技術開展部分常見病、慢性病複診和「互聯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國家對互聯網診療活動實行準入管理。


第二部分互聯網診療活動準入。明確互聯網診療活動應當由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醫療機構提供。對新申請設定的醫療機構和已執業的醫療機構擬開展互聯網診療活動,分別規定了準入程式。


第三部分執業規則。對醫療機構開展互聯網診療活動的技術要求、人員要求、診療要求、電子病歷、在線處方、資訊安全和患者隱私保護等內容進行了規範,同時,提出醫療機構開展互聯網診療活動應當符合分級診療相關規定,與其功能定位相適應。


第四部分監督管理。對醫療機構自我監督管理、衛生健康行政部門開展行業監管作出要求。


第五部分附則。對已經開展互聯網診療活動的醫療機構,留出重新申請執業登記的時間。


《互聯網醫院管理辦法(試行)》共分五個部分:第一部分總則。明確互聯網醫院概念,包括作為實體醫療機構第二名稱的互聯網醫院,以及依託實體醫療機構獨立設定的互聯網醫院。國家對互聯網醫院實行準入管理。


第二部分互聯網醫院準入。明確了申請設定互聯網醫院和實體醫療機構擬將互聯網醫院作為第二名稱的準入程式。


第三部分執業規則。從科室設定、人員要求、技術要求、診療行為、電子病歷、在線處方、資訊安全和患者隱私保護等方面,對互聯網醫院的執業活動進行了規定。


第四部分監督管理。互聯網醫院應當嚴格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加強內部各項管理。同時,對衛生健康行政部門開展行業監管作出要求。


第五部分附則。對已經批準設定的互聯網醫院,留出重新申請設定和執業登記的時間。

同時,制定了《互聯網醫院基本標準(試行)》,從診療科目、科室設定、人員、房屋和設備設定、規章制度等方面,對互聯網醫院提出基本要求。


《遠程醫療服務管理規範(試行)》共分五個部分:第一部分管理範圍。明確遠程醫療服務的兩種情形,以及與互聯網醫院之間的管理。


第二部分開展遠程醫療服務的基本條件。對醫療機構、人員、設備設施的基本條件作出了規定。


第三部分遠程醫療服務流程及有關要求。重點明確了合作協定的主要內容,對知情同意、資料保存進行了明確,並規定了遠程會診和遠程診斷的界限和服務流程。


第四部分管理要求。從參與遠程醫療的機構、人員和醫療品質三個方面提出管理要求。


第五部分加強監管。明確了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的監管責任,遠程醫療服務發生醫療爭議時責任劃分。



創新性制度設計


這3份檔案進行了諸多創新性制度設計,主要體現在:


一是創新分類管理。3份配套檔案起草過程中,對現階段互聯網技術在醫療領域中的應用進行了認真調查研究和分析,總體看,醫療領域應用互聯網開展的業務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涉及診斷、治療的醫療核心業務;另一類以健康顧問、資訊服務為主,不涉及醫療核心業務,屬於醫療服務的輔助、支持範疇。對其中涉及醫療核心業務的互聯網醫療服務,從業務內容和人員角度首次劃分界限,通過3份配套檔案進行分類管理,更有針對性和指導性。特別是從國家層面首次提出了互聯網醫院的基本標準,在國際上也是僅有的。


二是創新激發活力。《互聯網醫院管理辦法(試行)》對醫師執業註冊進行有條件的適度放開。互聯網醫院使用非本機構註冊的醫師,不用重新註冊,進一步激發了醫務人員通過互聯網技術開展醫療服務的活力,有利於緩解醫療資源地域分布不平衡的矛盾。


三是創新監管手段。用資訊化手段加強監管,保證醫療品質安全底線。明確要求實施互聯網醫院準入前,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應當建立省級互聯網醫療服務監管平台,與互聯網醫院資訊平台對接,實現實時監管。重點監管互聯網醫院的人員、處方、診療行為、患者隱私保護和資訊安全等內容。將互聯網醫院納入當地醫療品質控制體系,相關服務納入行政部門對實體醫療機構的績效考核和醫療機構評審,開展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確保醫療品質和醫療安全。所有開展互聯網診療活動的醫療機構,要保證互聯網診療活動全程留痕、可追溯,並向監管部門開放數據介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