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老實人嶽雲鵬:父親去世他在德國演出,全場《五環之歌》聲中痛哭

作者:洞見Buliu

為人不忘本,做事不僥幸,處世不負恩。

今年的春晚,相聲演員嶽雲鵬第三次登台,和搭檔孫越表演了一段《妙言趣語》。

走下舞台,嶽雲鵬沒有秀春晚自拍,也沒有發新年感言,而是在微博上給二十年前的自己,寫了一封信。

信的內容是一首詩,名字就叫《想給二十年前的自己十塊錢》。

我想給你十塊錢

給父親買一盒煙

再為他點燃

我想給你十塊錢

給媽媽買把新蒲扇

為她扇一扇

我想給你十塊錢

去買一個新天線

我圍著電視轉

等待它有畫面

我想給你十塊錢

買二斤集上的雞蛋

不管蒸煮還是煎

讓自己解解饞

我想給你十塊錢

城裡的衣服有拉鏈

你也去買一件

我想給你十塊錢

把錢給近川再道歉

你剪斷過他風箏的線

我想給你十塊錢

買一包小顆粒的鹽

那個時候吃的飯

不知道為什麽

總是那麽鹹

我想給你十塊錢

買一本新詞典

地當琵琶路做弦

廿年時光成撥片

輕輕撚,慢慢彈

二十年滄海桑田,那個從河南農村走出來的14歲憨小子嶽龍剛,也成了一挑眉、一咧嘴就能逗樂國人的嶽雲鵬。

01

1985年4月份,河南省濮陽市南樂縣的一個嶽姓農戶之家,迎來了第六個孩子。

上頭五個都是女兒,可是在農村,沒有兒子的人家是抬不起頭的。

終於生了個帶把的,街坊四鄰湊份子,請了個電影班子在他家門前曬場上放了部電影,《喜盈門》。

電影的主角名字叫龍剛,夫婦倆覺得硬氣,於是拿來用在了兒子的身上。

人前風光百般好,背後辛酸無人知。

因為嚴重超生,罰款不算,孩子們還分不到田地,嶽家成了全村最窮的人。

“家裡特別小,一張床上有八條腿。經常早上起來,發現自己被擠掉在地上。”

長到十歲,父母覺得男女有別,終於給嶽龍剛收拾了一個“單間”。

在他們家養牛的偏屋裡,搭了一個鋪子,他每晚就和牛一起睡。

家裡的難,關起門來都好說。讓少年嶽龍剛難以釋懷的,是班上同學“變態”、“娘炮”的指指戳戳。

因為沒錢添置新衣裳,他自小是穿著姐姐們剩下的女裝長大的。

那時候,學校有一位姓蘇的老師,曾為他講過話:衣服不在於男女款式,也不在於漂不漂亮,只要乾淨就好。

這句話,他記了一輩子。

多年後,搖身一變成為中國曲藝界大腕的嶽雲鵬,每年春節回鄉,都要特意提上禮物去蘇老師家裡拜望。

老實人心裡沒有那麽多彎彎繞,他們的信條很簡單:做人,要能記住別人的好。

02

1999年,14歲的嶽龍剛進學成為一名初一新生。學期末,老師在班上點了他的名:

“68元學費到底什麽時候交啊?”

家裡沒錢,憨厚的嶽龍剛不知道怎麽回答。同學們的嘲笑聲,卻和小學時一般無二。

那年的寒假,嶽龍剛跟父母說:不想念書了,過完年想去北京闖一闖。

母親坐在煤爐前,仔細講著她認為在北京有可能遇到的困難。父親坐在門口抽煙,聽著娘倆的對話,開口問:能不能留下來,跟他一起賣饅頭?

少年嶽龍剛使勁地搖著頭。

那時候,他隻覺得北京很大,只要好好乾,就能有新衣服穿,就能娶上媳婦。

老實人未必有什麽宏大的志向,但認準了一個目標,就能咬住不放鬆。

來到北京後,嶽龍剛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辦了張假身份證。年齡夠了、初中畢業了,人家才敢招工。

第一份工作是在石景山重型電機廠當保安。因為夜班忍不住打瞌睡,第一個月的工資算下來,還要倒找廠裡20塊。

為此,嶽龍剛買了人生中第一包煙。

“不為抽,是為了提醒。犯困時,點支煙夾在手上。煙燒到手,一疼就會醒。”

這段嶽龍剛的陳年舊事,也是後來嶽雲鵬經典相聲《保安隊的故事》之原型。

隨後的幾年裡,嶽龍剛輾轉於北京城的各個角落。

在美食城後廚做過案板,在酒店衛生間刷過廁所,也在京郊延慶的工地上當過焊工。

直到19歲那年,進入北京老字號面館“海碗居”,才迎來了人生的轉機。

一位經常來吃麵的老熟客,某天把傳菜員嶽龍剛叫到一邊:“你嗓子挺不錯的,我給你介紹一個人,你跟他學相聲去吧。”

嶽龍剛問是誰,客人回了三個字:郭德綱。

03

不比今日的大紅大紫,15年前的郭德綱,也不過是領著幾個徒弟四處走穴的江湖藝人。

按照相聲行的規矩,嶽龍剛當屬雲字科,郭德綱賜了他一個“鵬”字,合起來,就叫嶽雲鵬。寓意大鵬展翅,衝破雲天。

比起同門,嶽雲鵬年齡大、基礎差,國語都說不利索。

為了趕上師兄弟的水準,別人6點起,他就4點起;別人學戲曲專場,他散課後再加上評書、鼓曲;別人用六分的功夫,他就用十分的功夫。

老實人往往也是“笨人”,不會耍小聰明,也找不到終南捷徑,除了下死功夫別無他法。

寒來暑往,一年過去了。2005年的夏天,郭德綱覺得是時候讓這個徒弟試試水了。

嶽雲鵬的舞台首秀,本是一段15分鐘的《雜學唱》。可因為過度緊張忘了詞,他只在台上站了3分鐘,就被觀眾噓下了台。

《雜學唱》演成了“砸現場”,社團裡有人勸郭德綱:這個人你趕緊讓他滾吧!

但郭德綱看中了他身上那股癡勁。

“留他下來,這人就算一輩子在這兒掃地,我也認了。”

成名之後,嶽雲鵬曾在一次媒體採訪中坦言,“我能走到現在,都是我師父幫我鋪的路。”

天有不測風雲,就在口碑和影響力蒸蒸日上之時,德雲社卻遭遇了蕭牆之禍。

2008年,郭德綱落難,德雲社兩名骨乾成員徐德亮、王文林宣布退出。

2010年,退社風波再度升級,郭德綱力捧的“四大台柱”何雲偉、李菁、曹雲金、劉雲天相繼出走,德雲社成了他和於謙的“光杆司令部”。

數年後,郭德綱為此事編了一段單口相聲《教子胡同》。相聲收尾處,他拖著長音念了一首打油詩:

嬌溺兒孫掌上珍,

白衣未必出寒門。

勸君愛子須謹慎,

可憐天下父母心。

當年的恩怨,人心之中自有公論。我們只知道德雲社風雨飄搖之時,站出來臨危受命的那個人,正是嶽雲鵬。

回憶那段往事,嶽雲鵬說:“他們在德雲社這幾年,都是最幸福的時光。甭管走到哪,我覺得他們初一十五沒地方磕頭,不好,真是。”

曲藝行有位前輩曾經說過,“說學逗唱”四門功課,嶽雲鵬都不算最好的,他就是佔了一個“忠”字。

可這世上從不缺心眼快、腦子靈的“聰明人”,缺的正是這類忠厚本分的老實人。請君試看今日的“四大台柱”和嶽雲鵬,就不難發現:

“聰明人”見風使舵,或許一時跑得更快;老實人精耕細作,懂得知恩圖報,最終卻總能走得更遠。

04

留在德雲社的嶽雲鵬,一點點積攢著自己的舞台經驗。

《武訓傳》、《白蛇傳》、《歪唱太平歌詞》……他把經典曲目和相聲段子,一本一本地啃了下來。

2010年,郭德綱帶著他生平第一次走進了人民大會堂,全國觀眾漸漸都知道了這個“賤萌賤萌”的憨小夥。

2015年,他搭檔孫越在春晚上講了一段《我忍不了》。相聲說到一半,他扯開標誌性的“破鑼嗓”,唱起了《五環之歌》。

歌聲很快越過五環,飄向了全國,他成了中國最火的喜劇人。

那一年,他說過一句話:郭德綱不是他的師傅,而是再生父母。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

就在嶽雲鵬走紅之際,故鄉河南卻傳來了父親去世的消息。當時的他,正隨德雲社一道在德國參加專場演出。

台下歡聲笑語,數千人大合唱《五環之歌》;台上領唱的嶽雲鵬,卻止不住讓眼淚打濕了長衫。

曲藝行講究戲比天大,可對一個老實人來說,天大地大,都比不過父母最大。

2017年,嶽雲鵬把父親的故事寫成文字,發到了網上。

故事感動了很多人,其中就包括歌手許飛,還有詩人董玉方。三人合作,這段故事化成了一首歌,《如果有個直達天堂的電梯》。

這些年,演出之餘,嶽雲鵬經常在微博上分享關於老家、關於母親、關於姐姐的回憶。鮮為人知的,卻是成名之後經濟寬裕的他,給每一個姐姐都在老家的城裡買了套房。

“小時候姐姐們都很照顧自己,現在到了自己照顧姐姐的時候了。”

老實人不忘本,他們永遠不會因為走得太遠,而忘了當初是從哪裡出發。

05

2019年元旦,嶽雲鵬帶隊在重慶演出。

散場之時,他對著台下說:我唱著歌送你們走吧。

旋律響起,是觀眾們耳熟能詳的《一回生二回熟》。一曲終了,卻無人起身離開。

他站在台上,一遍一遍地說,“哎呀你們走吧。”依然無人離座。

直到助理上台跟他說,“你不走,沒人走。”他這才反應過來,深深一鞠躬,揮著手,下了台。

嶽雲鵬的經紀人王俁欽,在《我眼中的德雲社》一書中,寫過這樣一段話:

嶽雲鵬說他從來沒有過規劃,也都不會去幻想。所以不知道自己的未來會怎樣,也不知道自己會走向何方。

為人不忘本,做事不僥幸,處世不負恩。

不論走向何方,老實人嶽雲鵬,運氣不會太差。

因為付出有收獲,本分則心安,感恩有福澤,這是世界上顛撲不破的法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