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單身並非獨立的旗幟,選擇單身才是!

上周,俞飛鴻被搜成了熱點,熱在一個47歲未婚女人的美好單身生活,讓男人側目,也讓女人艷羨。看了俞飛鴻的報導後,我對她也多了幾分喜歡和欣賞。她吸引我的,不僅僅是40+女人、單身、凍齡、自信等標籤,還有她的自知、自愛和那一份對生活的坦然。

單身並非獨立

有人可能會問,難道大齡單身女青年都這麼獨立嗎?其實,邏輯是反的。一個人正因為獨立,即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從而主動地選擇了它——單身或是結婚。所以,單身並非獨立的旗幟,選擇單身才是。

一位朋友的小姑子年近40,一直跟父母住一起,月薪不到5千。朋友認識她近10年,也不曾聽過她戀愛的消息。她每天過著兩點一線的生活。旁人為她著急,也曾勸她一個人住,多交些朋友,她雖同意,卻無力改變。這樣的單身生活,相當於在父母庇護下的孩子的生活,與獨立無關。

說起來,獨立其實很簡單,就是知道自己要什麼,並主動地選擇。相反地,自己不要的,就會明白地放棄。但更多的事實卻是,我們需要的,往往在他人身上索取;而我們要是放棄,心又不甘,一旦放棄,事後又容易後悔。

有要求的付出是隱性依賴

很多父母會把自己對成功的渴望,寄予孩子身上,常常導致的結果是,孩子以不好好學習來反抗父母的過度要求;有的父母也想給孩子寬鬆的學習環境,本想著不報課外班,但看到其他孩子都在課外班學習,又怕自己的孩子落下,不得不報。

再如,很多女人希望男人多愛自己一些,男人往往不堪重負,或逃離或離開;男人的離開,又會讓女人自責當初的種種不堪。

這些隱形的依賴,其實跟上面談到的孩子似的單身生活在本質上沒有區別。要說有區別,只是形式有了延伸,即把兒時的生活模式複製、粘貼到自己和愛人以及孩子的生活上。

可能會有人鳴不平:我也有付出,為什麼說這是依賴呢?

因為,在有的付出裡,隱藏著我們對對方的要求。在父母的眼裡,乖孩子才是可愛的;在妻子眼裡,事事遷就、滿足女人的才是好男人……付出,往往透著控制對方滿足自己的願望,而忽略了付出本身的過程。

獨立,先要學會愛自己

當你在給孩子買一個玩具的時候,你看到玩具本身的樂趣了嗎?當我們為家人洗衣、晾衣的時候,你感受到透著水的衣服質地在你手裡的觸感了嗎?可能大多時候你忽略了這些。你一心想的是,這個玩具如何讓孩子滿意,孩子可以繼續努力學習;我如何把家裡人都服務好,讓他們對我滿意,從而使我對自己感到滿意。

然而,獨立是把寄予對方的要求和願望收回來。我愛我自己,我也有能力愛我自己。在此基礎上,我再來愛你,為你做的事情都出於我的自願。如果你愛,我會更歡喜,如果你不愛,我也不過是少了一份歡喜,不會因此太過沮喪。

所以,獨立的第一步,要有一個愛自己的念頭。

昨天,一位朋友告訴我她買了4盆月季,放在家裡的陽台上。

為了照顧好它們,她買了1本書,書裡說要在什麼時候給它們澆水、施肥、沙蟲、翻土……她一下子猛然驚醒:花都需要這麼精細的照顧,相比之下,她對自己的照顧就疏忽多了。最後她決定,先把自己照顧好再說。

文/徐倩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微信用戶可關注 中國家庭報官微(zhongguojiatingbao1)。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