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胃癌根治術常見問題解答——張相良胃癌科普系列


1
、什麼是胃癌根治術?

胃癌根治術,又稱為胃癌治癒性切除術,是指原發腫瘤連同轉移淋巴結及受累浸潤的組織一併被切除,無腫瘤殘存,從而有可能治癒的手術。

2、胃癌根治術的手術目標?

總的來說胃癌根治術需要達到三個目標:1、胃癌的原發灶完整切除;2、胃癌原發灶周圍一定範圍的正常胃壁的切除;3、胃周圍第一站和第二站淋巴結的切除。

3、胃癌根治術的類型

胃癌根治性手術包括早期胃癌的EMR(內鏡下粘膜切除術)、ESD(內鏡下粘膜下切除術)、D0切除術和D1切除術等,部分進展期胃癌的(D2)及擴大手術(D2+)。現在最常用的手術方式是D2手術。

4、手術主要步驟

1、上腹正中切口→2、探查(順序為從左向右,從下向上,從前向後一次探查,探查內容包括肝脾和盆腔有無轉移結節,胃癌腫瘤大小、形態、位置)→3、網膜囊切除→4、幽門→5、十二指腸殘端→6、小彎側清掃

5、各類型胃癌根治術的適應證是什麼?

內鏡下粘膜切除術(endoscopic mucosa resection,EMR)和內鏡下粘膜下切除術(andendoscopic submucosa dissection,ESD)適應證是為高分化或中分化,無潰瘍,直徑小於2cm,無淋巴結轉移的粘膜內癌。胃D1切除術適應證為粘膜內癌直徑超過2cm的,以及侵犯粘膜下層的胃癌。一旦出現淋巴結轉移,應當施行D2切除術。D2根治術是胃癌的標準術式,腫瘤浸潤深度超過粘膜下層(肌層或以上),或伴有淋巴結轉移但尚未侵犯鄰近臟器的,均應當行標準手術(D2根治術)。

而對於臨床已證實有遠處轉移,如鎖骨上淋巴結轉移,直腸指診觸及直腸膀胱(子宮)窩有腫物,超音波、CT或X光證實有肝或肺轉移者,以及剖腹探查發現腹壁已有瀰漫性種植轉移,肝臟有轉移灶,腫瘤已侵犯胰腺實質或已累及腸系膜上動脈,盆腔已有腫物種植,腹主動脈旁已有淋巴結轉移者已屬不可能行根治性切除的範圍,可酌情行姑息性手術,包括姑息性胃部分切除或胃空腸吻合術。

6、什麼是腹腔鏡胃癌根治術?

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是最近幾年才逐漸開展起來的一種新的手術方式,這種技術通過在腹壁開5個0.5~1.0厘米鑰匙孔樣小洞,插入直徑1厘米的腹腔鏡,將腹腔內臟器的圖像清晰地顯示於電視螢幕上,醫生一邊看電視螢幕,一邊通過腹壁小洞插入微小器械操作,完成傳統手術需要20厘米以上切口才能完成的手術。

7、腹腔鏡胃癌根治術相較於傳統開放手術有哪些的優缺點?

由於腹腔鏡的視頻放大作用,可以對胃淋巴結的清掃更加徹底,所切除的組織最後通過一個3~6厘米的小切口取出。此手術具有創傷小、胃腸道干擾小、出血少(基本上不需要輸血)、手術後疼痛輕、術後病人恢復快、切口瘢痕小、術後併發症顯著減少等優點。

由於胃供應血管多、解剖層面多、淋巴清掃難度大和吻合複雜等因素,使得腹腔鏡下行胃癌根治手術難度大、技術要求高,學習周期曲線長,國內只有部分三甲醫院、部分醫生開展此類手術。

8、術前有哪些注意事項/做哪些準備?

在術前,應糾正貧血(血紅蛋白達8g%以上)、改善營養(血漿白蛋白達3g%以上),增強病人免疫功能,並注重對心、肺、肝、腎功能不全及糖尿病等病人進行監測與治療。術前3日給止血藥和腸道抗生素。術前夜清潔灌腸,術晨下胃管及留置導尿管,術前行化療者,術日帶絲裂黴素20mg備術中靜脈點滴,5-Fu500mg備術中胃管注入和術終腹腔沖洗,各250mg。

9、胃癌根治術的麻醉方式是怎麼樣的?

胃癌根治術多採用連續硬膜外阻滯麻醉,老年、心血管疾病病人,宜用氣管插管全身麻醉。

10、胃癌的淋巴轉移及淋巴清掃術是怎麼回事?

如果患者做CT、超聲等檢查時發現了淋巴結腫大,就要懷疑有淋巴結轉移,但是只有把手術切下來的淋巴結送病理檢查,才能確定到底有沒有淋巴結轉移。如果檢查發現了淋巴結融合,多半都是淋巴結轉移。淋巴結一般長在胃的周圍,如果出現了淋巴結轉移,這些淋巴結會長大、融合在一起,把周圍的器官和血管都包裹起來,甚至像腫瘤一樣,對器官和血管造成壓迫和侵犯。手術必須把轉移的淋巴結也切除得乾乾淨淨,才能有比較好的治療效果。

胃癌的淋巴轉移非常複雜,胃周淋巴結分組分站繁瑣。其總體的順序是"從右到左,從下至上",要在正確的解剖層次、組織間隙和界面內操作,膽大、細心、耐心,並有助手的默契配合;使用多功能手術解剖器和刮吸手術解剖法;按照整塊切除、順序清掃的淋巴結清掃方法和策略;應用血管鞘內淋巴結清掃術。

11、術後消化道重建是怎麼回事?

消化道重建術全胃切除後消化道重建的方法很多,包括食管空腸端側吻合術、食管空腸端端Y式吻合、三疊空腸囊代胃術等。通過消化道重建在一定程度上恢復消化系統良好的食物貯存和消化吸收功能,具有延緩排空、有利於營養吸收的功能。

12、胃癌根治術後有哪些注意事項?

因胃癌根治性切除術後僅殘留小部分胃或全胃切除後空腸間置代胃,進食容受量比原來明顯減少,只有增加餐數,才能彌補食量不足,滿足機體對營養物質的需求。因此患者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進食時間規律,定時定量進餐,堅持少食多餐,以每天5~6餐為宜。

專家介紹:

張相良,男,醫學博士,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腹部外科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哈佛大學醫學院訪問學者,廣東省傑出青年醫學人才,廣州市醫學重點人才,中國抗癌協會腹膜癌專業委員會常委兼秘書長,中國醫師協會肛腸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抗癌協會胃癌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廣東省抗癌協會熱療專業委員會委員。精通腹腔熱灌注化療的基礎和臨床應用,主要從事胃腸道腫瘤的基礎和臨床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省級課題4項,發表SCI論文7篇。

擅長:1、胃結直腸惡性腫瘤的微創手術治療;2、熟練開展各項胃結直腸微創手術,包括: 腹腔鏡全胃切除,遠端胃切除,腹腔鏡結腸癌CME腹腔鏡直腸癌TME 直腸癌低位/超低位/經括約肌間保留肛門手術;3、基於分期的手術、化療、放療(含術前新輔助放化療)、分子靶向治療、生物免疫治療、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整體治療理念;4、腹膜癌的個體化診療,早期和晚期胃結直腸癌、低位直腸癌保肛手術的個體化診治;5、胃結直腸癌病例的專業化、數據化、完善隨訪系統的研究型管理。

詳情請聯繫13430350111或掃描下方二維碼。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