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看了姚晨倪大紅的哭戲,我才明白什麽是演技

昨天注定是讓追劇女孩兒流淚的一天。最近熱播的兩部劇《都挺好》《東宮》全都大結局了,而且演員們情緒大爆發,賺足了觀眾的眼淚。主演姚晨和陳星旭還因為哭戲全都登上了熱搜。

兩部劇風格雖然不一樣,但是結局全都是重頭戲,演員要用悲傷的情緒推向全劇的最高潮,最為考驗演員的功力。姚晨和陳星旭,一個是公認的實力派,一個是新生代,兩位演員哭戲不禁被拿出來比較一番。

我們先看看姚晨在《都挺好》結局中的三段哭戲。

第一段是明成在出國前找她,向她賠禮道歉,終於做出了一副哥哥的樣子。明玉激動地撕碎了懺悔書,低頭咬著嘴唇控制眼淚,與過去的不快樂徹底告別。

父親得了阿爾茲海默症後不願意告訴兩個兒子,不想給兩個孩子添麻煩,明玉扭過頭落淚,手迅速擦乾眼淚。

父親也不想給她添麻煩,告訴明玉如果自己犯病就把自己鎖起來,明玉當場就急了,眼睛快速眨動,表現出了內心的無助與躁動。

最打動人的還是在除夕夜蘇大強走丟,明玉找到他,聽到記憶錯亂的父親是去攢錢給她買習題冊的時候。明玉一直以為父母不愛她,但當知道父親原來這麽關心她的時候,一下子就崩潰了。

看到這樣的父親,明玉很心疼,嘴上說著幹嘛要記著這些事,心裡其實已經感動得一塌糊塗。

同時還有深深的愧疚,只想讓爸爸跟她趕快回家。

蘇大強面對女兒沒有認出來,以為她是個迷路的小女孩,答應要送她回家,明玉委屈無助地點著頭。

父親牽著明玉的手回家,明玉哭得像個孩子一樣,曾經有著堅硬外殼的她此時也卸下了防備。

這三段哭戲看下來,忍不住地就跟著姚晨淚流滿面,不少網友評價這算得上是奉獻了視後moment了。

其實姚晨在整部戲中的哭戲都可圈可點。

無助的

倔強的

隱忍的

軟弱的

失望的

這些情緒都不是那種大爆發的,是往裡收的,但也能直擊人心,讓觀眾體會角色的感受。

說完《都挺好》裡的姚晨,我們再看看新生代演員陳星旭在《東宮》大結局裡的表現。

結局是中原西州兵刃相見,為了換取和平小楓自刎,李承鄞眼睜睜看愛人死去情緒崩潰。關於陳星旭的這段表演,觀眾的評價兩極分化比較嚴重。粉絲覺得陳星旭情緒十分到位,哭起來是那種撕心裂肺的痛,很真實;

但也有網友表示陳星旭一到情緒爆發的戲就用力過猛,表情管理有點失敗,讓人看著有點出戲。

那陳星旭表現力到底如何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小楓拿刀架在脖子上,李承鄞十分擔心緊張,他跟小楓說:“如果你死了,我也絕不獨活。”這一段表演,陳星旭五官都十分用力。

小楓自刎後,李承鄞怒吼。

小楓摸著他的臉的時候,他感受到了小楓對他的愛,苦笑了出來。

最後被拉開後,面臨生死兩隔的李承鄞滿手是血,對著離去的小楓嘶吼。

也正是因為這段,李承鄞的表演讓部分觀眾覺得出戲。直面鏡頭露了一排牙,表情是崩的,眼淚也沒有看到。

和小時候他哭的表情一模一樣。

陳星旭的哭戲真的還需要練,哭起來的時候,不會讓人第一時間有代入感,只會先注意到他的表情。之前也有過這個問題,一到情緒爆發的戲表情就收不住,容易截出很多讓人出戲的醜圖。

像李承鄞殺了阿翁後,小楓質問他。李承鄞先是一副無奈的樣子,鼻子一抽表現了難過。

但是觀眾看不到他的眼淚。

崩壞的表情不勝枚舉。

還有小楓跳忘川、跳城牆的時候,這種角度陳星旭的表情都很奇怪。

然而在一些細節之處,比較內斂的戲份時,陳星旭哭得都很有感覺。既顏值在線,又能很好地給觀眾傳遞出情感來。

瓊瑤對演員哭戲就有很高的要求,她要演員哭也得哭的好看。焦恩俊曾經在受訪時爆料,瓊瑤選演員會先測試哭戲,哭的時候不能夠有其他表情,要美,要求演員在哪個台詞上掉眼淚就要做到,很嚴苛。

當然,哭得好看其實不是說哭得唯美,而是在拉人帶入情緒的時候,不會讓人感覺到很醜,感覺到這人就是在為哭而哭,或者只是在宣泄情感,而沒有承擔起向觀眾傳遞情緒的任務。這也是演戲和現實的區別。

就說《戰長沙》裡面楊紫有一段哭戲,她誤會顧清明有女朋友,後來顧清明來解釋說那是姐姐。這一段她又哭又笑的戲其實仔細看挺醜,但是從她眼圈一紅,露出了哭笑不得的神情時,觀眾就被她拉入了小女兒又羞又惱又欣喜的狀態中。

還有姚晨哭戲也不唯美,但就覺得自然帶感,觀眾的注意力不會被拉到她咧開的大嘴上,而是融入到這個情緒裡了。

不可否認,陳星旭未來可期,演大結局這場戲時走不出來,殺青後足足哭了40分鐘,還生病一個月。

陳星旭的表演是走心了的,情感夠了的同時,還需要技巧。他還要練習哭戲,當然不是說不讓他放情緒,而是讓他如何合理地、帥氣地,不崩地將情緒放出來。

裘裘建議他可以向同劇的彭小苒學習一下,她飾演的小楓無論是宣泄的還是含蓄的落淚都發揮的不錯。

在得知阿翁被自己心愛的男人殺了之後,閉上眼轉頭大哭,沒有正面鏡頭,只是一個張開嘴的側臉,既傳達了情緒,又不會讓觀眾看到崩壞的表情。

結局自刎這一部分,小楓對著李承鄞提出另外兩個要求,說完之後含淚自殺。這一段彭小苒收住了情緒,眼淚不斷線地緩緩流下,眼神中又充滿了決絕,讓人心疼。

觀眾們也很認可彭小苒在《東宮》中的哭戲,小楓的每一次流淚都那樣鮮活,讓人能真切感受到她此時難過的點在哪裡。

另外,導演對於演員也有很重要的引導作用。觀眾看得出來,《東宮》導演對名場面重視過頭了,跳忘川場景太誇張,跳城牆恨不得之前的回憶都重放一遍,自刎戲也來個愛的魔力轉圈圈。

這種引導下容易讓做事認真謹慎,經驗少的新人演員一遇到重頭戲就用力過猛,導演還非要拍這種崩壞情緒下的特寫鏡頭,所以觀眾的注意力都跑偏了。

好在現在陳星旭已經注意到了自己的問題,並表示會改正,態度是很不錯的。

我們不止是要關注到這兩位演員,其實其他角色也都面臨過情緒的爆發。比如蘇大強念遺囑的時候,顫抖的雙手,還有哀求兒女的樣子都讓人飆淚。

倪大紅演過的哭戲不多,但場場經典,直入人心。《正陽門下小女人》中,老父親蔡全無對得知身世後女兒的勸解,在這裡的倪大紅是真·慈父。

《葉落長安》裡倪大紅向劉濤講起了她媽的事情,聽完倪大紅的話後劉濤才知道她媽的苦有多少,這段戲中倪大紅眼眶含淚,娓娓道來,情緒雖未全面釋放但仍然十分催淚。

哭戲當然不是檢驗演員演技的唯一標準,但是當演員哭的時候,觀眾產生了代入感,或是悲傷至極,或是喜極而泣,那這個戲劇的塑造就是比較成功的。

可如果像林允在《一吻定情》裡決定放棄喜歡三年的人後,走在大街上哭,明明有眼淚出來,但讓觀眾完全無法共情,只想吐槽,這樣的詮釋肯定是失敗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