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軍隊熱射病規範化診斷與治療專家共識

1、概述

熱射病(heat stroke, HS)即重症中暑,是由於暴露在高溫高濕環境中導致機體核心溫度迅速升高,超過40 ℃,伴有皮膚灼熱、意識障礙(如譫妄、驚厥、昏迷) 等多器官系統損傷的嚴重臨床綜合征。

勞力型熱射病(exertionalheat stroke, EHS)是由於在高溫高濕環境中高強度體力運動導致機體核心溫度迅速升高,超過40 ℃,伴有意識障礙、橫紋肌溶解、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急性肝損害、急性腎損害等多器官多系統損傷的極其嚴重的臨床綜合征。

EHS是中暑最嚴重的一種類型,其特點為發病急,病情進展快,如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救治,病死率高達50 %以上。常見於夏季劇烈運動的健康青年人,尤其是在夏季參訓的官兵和運動員。一旦懷疑參訓官兵發生EHS,即應轉送至後方醫院治療。

熱適應(heatadaptation)是指長期在熱環境中生活人群的熱耐受能力比短期進入熱環境人員明顯增強的生物學現象,是經過若乾代的適應作用,對熱氣候建立起來的穩定的協調關係。熱適應不僅限於生理功能方面,在機體外形、器官結構方面也有相應的變化,具有穩固的基因基礎,具備可遺傳的特點,因此又稱生物性熱適應。

習服(acclimatization)是訓練與運動生理學範疇的重要概念,指人員適應某種特定環境的狀態。熱習服(heat acclimatization) 是後天獲得的、機體對熱環境刺激的保護性生理反應,又稱獲得性熱適應或生理性熱適應。熱習服具有可產生、可加強、可脫失的特點。熱習服是在一定的理論指導與醫學監測下,使有關人員對熱環境達到更為適應狀態的過程。脫習服(deacclimatization) 是指一旦熱刺激作用停止,熱耐受能力會逐漸減弱,恢復到習服前水準。

2、熱射病流行病學特點

2.1 熱射病發病特點

熱射病發病與3 個環境因素密切相關:高溫、高濕、無風環境。中暑的天氣閾值:日平均氣溫30 ℃或相對濕度73% 。當氣溫和濕度條件同時存在時,中暑發生率明顯增加;日最高氣溫37 ℃時中暑人數急劇增加。熱指數:是應用溫度和濕度運算得出的數值,和熱射病的發病率呈正相關性。當熱指數41,熱射病發病率增高;當熱指數54,極易發生熱射病(圖1) 。

2.2 易感因素

個體因素:①發熱,感冒,胃腸炎,腹瀉,嘔吐;②脫水;③睡眠不足;④缺乏熱習服訓練;⑤肥胖;⑥低血鉀。

環境因素:訓練場地熱負荷過重,強烈的太陽直射。組織因素:與體能不相適應的訓練計劃,不適當的訓練和休息周期,補水不足。易感因素的疊加,增加了熱射病的嚴重程度,並與預後相關。

2.3 訓練強度

未進行過熱習服的官兵在炎熱夏季實施5 公里越野訓練,是發生勞力型熱射病的最主要原因。

3、臨床表現

根據臨床表現,中暑可分為先兆中暑、輕症中暑、重症中暑。其中重症中暑又分為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勞力型熱射病和經典型熱射病) 。

3.1 先兆中暑

在高溫環境下,出現頭痛、頭暈、口渴、多汗、四肢無力發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如及時轉移到陰涼通風處,降溫,補充水和鹽分,短時間內即可恢復。

3.2 輕症中暑除上述癥狀外,體溫往往在38 ℃以上,伴有面色潮紅、大量出汗、皮膚灼熱,或出現四肢濕冷、面色蒼白、血壓下降、脈搏增快等表現。如及時轉移到陰涼通風處,平躺解衣,降溫,補充水和鹽分,可於數小時內恢復。

3.3 重症中暑

3.3.1 熱痙攣是一種短暫、間歇發作的肌肉痙攣,可能與鈉鹽丟失相關。熱痙攣常發生於初次進入高溫環境工作,或運動量過大時,大量出汗且僅補水者。

臨床表現:於訓練中或訓練後出現短暫性、間歇發作的肌肉抽動。熱痙攣有時易與熱衰竭時過度通氣致手足抽搐相混淆,後者常出現手足痙攣和四肢末端及口周麻木。

救治原則:迅速轉移到陰涼通風處平臥,補充鹽水或飲用電解質溶液可迅速緩解熱痙攣癥狀。輕症者可口服補液鹽,脫水者應靜脈輸注生理鹽水(0.9%NaCl 溶液) ,並做好積極轉運準備。

3.3.2 熱衰竭

指熱應激後以血容量不足為特徵的一組臨床綜合征。嚴重熱應激情況下,體液、體鈉丟失過多,水電解質紊亂,但無明顯中樞神經系統損害表現。

臨床表現:多汗、疲勞、乏力、眩暈、頭痛、判斷力下降、噁心和嘔吐,有時可表現出肌肉痙攣、體位性眩暈和暈厥。體溫升高,無明顯神經系統損傷表現。熱衰竭如得不到及時診治,可發展為熱射病。故應立即送往醫院救治。

實驗室檢查:紅細胞比積增高,高鈉血症,輕度氮質血症,肝功能異常,肌酸激酶增高。

救治原則:①迅速降溫;②當血容量嚴重減少、電解質紊亂時需靜脈點滴。如果血壓隨體位波動,應繼續補充生理鹽水直到血流動力學穩定。其餘失液量可在48h 內緩慢補充,過快糾正高鈉血症可引起腦水腫,導致意識障礙或癲癇發作。

3.3.3 熱射病

熱射病典型的臨床表現為高熱、無汗、昏迷。發病原因不同,臨床表現也有所不同。

3.3.3.1勞力型熱射病

見於健康年輕人(如參加訓練的官兵) ,在高溫高濕環境下進行高強度訓練或從事重體力勞動一段時間後忽感全身不適,發熱、頭痛、頭暈、反應遲鈍,或忽然暈倒、神志不清,伴噁心、嘔吐、呼吸急促等,繼而體溫迅速升高達40℃以上,出現譫妄、嗜睡和昏迷。皮膚乾熱,面色潮紅或蒼白,開始大汗、冷汗,繼而無汗,心動過速、休克等。勞力型熱射病在熱射病基礎上伴有嚴重的橫紋肌溶解,故急性腎衰竭、急性肝損害、DIC 出現早,在發病後十幾小時甚至幾小時即可出現,病情惡化快,病死率極高。

勞力型熱射病器官功能受損的表現:

(1)中樞神經系統受損。早期即可出現嚴重神經系統功能障礙,特徵為躁動、譫妄和昏迷。還可出現其他神經學異常表現,包括行為怪異、角弓反張、幻覺、去大腦強直、小腦功能障礙等。。

(2) 凝血功能障礙。臨床表現為皮膚淤斑、穿刺點出血及淤斑、結膜出血、黑便、血便、咯血、血尿、心肌出血、顱內出血等。合併DIC 提示預後不良。

(3)肝功能損害。重度肝損害是勞力型熱射病的一個固有特徵。天冬氨酸轉氨酶(AST) 、丙氨酸轉氨酶(ALT) 、乳酸脫氫酶(LDH) 在發病後迅速升高,第3 ~4 天達峰值,之後逐漸下降,而膽紅素的升高相對滯後,通常在熱射病發病後24 ~72h 開始升高。

(4) 腎功能損害。多與橫紋肌溶解有關。表現為少尿、無尿,尿色深,為濃茶色或醬油色尿。25% ~30% 的勞力型熱射病患者和5%的經典型熱射病患者出現急性少尿型腎衰竭。

(5)呼吸功能不全。早期主要表現為呼吸急促、口唇發紺等,可發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

(6)急性胃腸功能損害。腹痛、腹瀉、水樣便、消化道出血較常見。

(7)心血管功能不全。低血容量性休克,表現為低血壓,心動過速(心率大於130次/min)、心律失常等。

(8)橫紋肌溶解。表現為肌肉酸痛、僵硬,肌無力、茶色尿,醬油尿,後期可出現肌腫脹、骨筋膜室綜合征。

3.3.3.2 經典型熱射病

見於年老、體弱和有慢性疾病的患者,一般為逐漸起病。前驅癥狀不易發現,1~2d後癥狀加重,出現神志模糊、譫妄、昏迷等,或有大小便失禁,體溫高,可達40 ~ 42 ℃,可有心衰、腎衰等表現。勞力型熱射病與經典型熱射病的特徵見表1 。

4、實驗室檢查

4.1 血常規 發病早期因脫水致血液濃縮可出現血紅蛋白(Hb)升高、紅細胞比積(Hct) 增加,血小板(PLT) 發病初期正常,繼而迅速下降,尤以發病後1~3d為甚,最低可小於10 ×109/L。

4.2 感染指標 白細胞(WBC)、中性粒細胞增高,其增高的程度與中暑的嚴重程度相關,合併感染者明顯升高,可伴有C反應蛋白(CRP)、降鈣素原(PCT)、白介素-6(IL-6)升高。

4.3 血液生化電解質:高鉀、低鈉、低氯、低鈣、高磷血症。

腎功能:血肌酐(Cr)、尿素氮(BUN)、尿酸(UC)均出現不同程度升高。

肝功能:AST 、ALT 、LDH早期即顯著升高,最高可達5000U/L 以上,總膽紅素(TBil) 在24~72h後開始升高,最高可達300 μ mol/L以上,可伴有低蛋白血症。

橫紋肌溶解:肌酸激酶(CK); 1000U/L,最高達300 000 ~400 000U/L ,CK; 5000U/L表明肌肉損傷嚴重,CK> 16 000U/L 提示與急性腎衰竭相關。肌紅蛋白(Mb) 明顯增高,一般血Mb> 1000ng/ml,最高可達70 000~80 000ng/ml或更高;尿Mb> 500ng/ml ,最高可達50 000ng/ml或更高。初期血Mb高於尿Mb,隨著腎功能恢復,尿Mb高於血Mb。

4.4 凝血功能

凝血功能障礙可在發病第1 天出現,但更常見於第2 天和第3 天。實驗室檢查指標:①PLT< 100 ×109/L或進行性下降;②纖維蛋白原(Fib)< 1.5g/L 或進行性下降;③D-二聚體升高或陽性,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FDP)> 20mg/L,或3P試驗陽性;④凝血酶原時間(PT)延長3s 以上,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時間(APTT) 延長10s以上。上述檢查有3 項異常者,即可診斷DIC 。發病早期應每4 ~6h複查凝血功能。如有條件可行血栓彈力圖(TEG)、凝血和血小板功能分析儀(Sonoclot)檢查。

4.5 動脈血氣

常提示代謝性酸中毒和呼吸性鹼中毒,高乳酸血症、低氧血症等。

4.6 尿常規及尿生化

尿色為茶色或醬油色,鏡檢可見大量顆粒管型和紅細胞。Mb增高。

4.7 糞常規

大便潛血可陽性。

4.8 心電圖

多表現為快速型心律失常。一般為竇性心動過速,室性早搏,有時也可表現為心動過緩,可伴有T 波及ST段異常。

4.9 頭顱CT檢查

發病初期CT多無陽性發現,3~5d後可出現腦實質瀰漫性水腫,凝血功能差者可出現蛛網膜下腔出血。

4.10 頭顱MRI檢查

熱射病後期MRI表現為基底節、蒼白球、雙側內囊、殼核和小腦缺血、軟化灶。部分患者MRI 顯示雙側小腦、尾狀核、皮質下白質異常和海馬區均勻增強。嚴重者會出現小腦的缺血壞死甚至腦萎縮。

5、診斷

暴露於高溫、高濕環境,進行高強度運動,並出現以下臨床表現者:①嚴重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障礙表現(如昏迷、抽搐、精神錯亂) ;②核心溫度高於40 ℃;③皮膚溫度升高和(或) 持續出汗;④肝轉氨酶明顯升高;⑤血小板明顯下降,並很快出現DIC ;⑥肌無力、肌痛、茶色尿;⑦CK大於5 倍正常值。

6、治療

早期有效治療是決定預後的關鍵。有效治療的關鍵點一是迅速降低核心溫度,二是血液凈化,三是防治DIC 。

具體救治措施為;九早一禁;,即早降溫、早擴容、早血液凈化、早鎮靜、早氣管插管、早糾正凝血功能紊亂、早抗感染、早腸內營養、早免疫調理,在凝血功能紊亂期禁止手術。

(非指南來源)

6.1 降溫

快速降溫是治療的首要措施,病死率與體溫過高及持續時間密切相關。如果降溫延遲,死亡率明顯增加。當患者脫離高溫環境後立即開始降溫,並持續監測體溫。

降溫目標:使核心體溫在10~40min內迅速降至39 ℃以下,2h 降至38.5 ℃以下。

6.1.1 現場降溫

①迅速脫離高溫高濕環境,轉移至通風陰涼處,將患者平臥並去除全身衣物;②用涼水噴灑或用濕毛巾擦拭全身;③扇風,加快蒸發、對流散熱;④持續監測體溫。

6.1.2 後送途中降溫 ①打開救護車內冷氣機或開窗;②用涼水擦拭全身;③點滴。持續監測體溫。6.1.3 病房內降溫①室溫調節在20~24 ℃;②快速靜脈點滴;③降溫毯;④冰塊置於散熱較快的區域(雙側頸部、腹股溝和腋下) ;⑤用4 ℃生理鹽水200 ~500ml 進行胃灌洗或(和) 直腸灌腸;⑥血液凈化;⑦聯合使用冬眠合劑等。⑧有條件可用血管內降溫儀或將患者浸入冷水浴中(水溫為15~20℃) 。

6.2 循環監測與液體復甦

循環監測:連續監測血壓、心率、呼吸頻率、脈搏血氧飽和度(SPO2) 、血氣,每小時尿量及尿液顏色,必要時監測中心靜脈壓(CVP) 。

液體復甦:①首選晶體液,如生理鹽水、葡萄糖溶液、林格液,點滴速度控制在使尿量保持200~300ml/h ;②在尿量充足的情況下,第一個24h 點滴總量可達6~10L 左右,動態監測血壓、脈搏和尿量,調整點滴速度;③利尿:早期充分補液擴容後,如尿量仍不達標,可給予呋塞米10~20mg 靜推,之後可根據尿量追加劑量。同時注意監測電解質,及時補鉀;④鹼化尿液:補充碳酸氫鈉使尿pH; 6.5。

6.3 血液凈化

具備以下一條可考慮行持續床旁血濾(CRRT) ,如有以下兩條或兩條以上者應立即行血濾治療。①一般物理降溫方法無效且體溫持續高於40 ℃大於2h;②血鉀> 6.5mmol/L ;③CK> 5000U/L ,或上升速度超過1 倍/12h;④少尿、無尿,或難以控制的容量超負荷;⑤Cr每日遞增值>44.2 μ mol/L;⑥難以糾正的電解質和酸鹼平衡紊亂;⑦血流動力學不穩定;⑧嚴重感染、膿毒血症;⑨合併多臟器損傷或出現多器官功能不全綜合征(MODS) 。

停用CRRT指征:①生命體征和病情穩定;②CK< 1000U/L ;③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紊亂得以糾正;④尿量> 1500 ml/d或腎功能恢復正常。如其他器官均恢復正常,僅腎功能不能恢復的患者,可考慮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維持治療。

6.4 鎮靜鎮痛 熱射病患者會出現躁動、抽搐,選擇作用快、效力強、副作用少的鎮靜葯,如丙泊酚、苯二氮類藥物。以下為分級處置措施。

6.4.1 現場處置

安定10~20mg ,肌內注射。

6.4.2 基層醫院處置

①安定10~20mg ,靜脈注射,在2~3min內推完,如靜注困難也可立即肌注。首次用藥後如抽搐不能控制,可在20min 後再靜注10mg,24h 總量不超過40~50mg ;

②氯丙嗪12.5~25.0mg,靜脈滴注;

③異丙嗪12.5~25.0mg靜脈滴注。

6.4.3 中心醫院處置

(1)丙泊酚:成人0.3~0.6mg/(kg. h) ,注射泵泵入;

(2)咪達唑侖(咪唑安定) :成人先靜注2~3mg ,繼之以0.05~0.10mg/(kg. h) 注射泵泵入;

(3)鎮痛:呱替啶,單次肌注50~100mg,每日最大劑量200mg ;嗎啡,單次肌注5~10mg,每日最大劑量20mg;芬太尼,以0.6μ g/(kg. h) 注射泵泵入,每日最大劑量0.3mg。使用時必須注意用藥劑量、輸注速度和患者反應,劑量過大時注意有無呼吸抑製和低血壓發生。

6.5 氣管插管

指征:(1)意識障礙;(2)氣道分泌物多,且不能主動排痰;(3)誤吸;(4)深鎮靜狀態;(5)呼吸衰竭,PaO2<60mmHg,且氧合狀況有進行性惡化趨勢;(6)血流動力學不穩定,對液體復甦及血管活性藥物反應欠佳。

6.6 糾正凝血功能紊亂 主要包括先補充凝血因子和後抗凝治療兩個方面。

6.6.1 補充凝血因子 應儘早補充凝血因子(如新鮮冰凍血漿、凝血酶原複合物、纖維蛋白原、冷沉澱等) 。①新鮮冰凍血漿:首次劑量為10~15ml/kg,之後再根據監測的凝血指標追加200~400ml,將PT、APTT恢復至正常水準。②冷沉澱:用量5~10U/次。

6.6.2 補充血小板 血小板<50 ×109/L,即可輸注1 個治療量的機采血小板。1 個部門血小板理論上可提高血小板(10~20) ×109/L,輸注1h 後複查血小板計數,評價療效。

6.6.3 抗凝

6.6.3.1 抗凝時機

D-二聚體顯著升高,在積極補充凝血因子後,早期給予抗凝治療。注意監測凝血相關指標如PT、APTT、國際標準化比值(INR) 、Fib、D-二聚體等。

6.6.3.2 常用抗凝藥物及用量

(1)低分子肝素:每日總量100~200U/kg ,分2 次皮下注射,1 次/12h 。

(2)普通肝素:臨床主張採用微量泵靜脈泵入給葯,每日總量為1.5~3.0mg/kg 。如有活動性出血(如顱內出血、消化道大出血等) ,且出血量較大(每日輸注2 個部門紅細胞才能維持患者Hb)時停用或暫緩抗凝。

(3)停葯時機:治療療程一直持續到PLT 維持在理想水準,D-二聚體等凝血指標全部正常且維持1 周以上方可停葯。停葯後每周監測凝血功能變化,持續2~3 周,個別患者在停葯後D-二聚體再次升高,需要重新抗凝。

6.7 抗感染早期預防性使用抗生素,如頭孢二代抗生素。如有感染,及時留取相關標本行塗片及培養,增加抗生素級別,必要時加用抗真菌藥物。

6.8 腸內營養如患者血流動力學及內環境穩定且無消化道出血和麻痹性腸梗阻,應儘早給予腸內營養。

6.8.1 使用原則

①不能經口進食者選擇管飼途徑(鼻胃/ 鼻空腸) 建立腸內營養支持途徑;②選用鼻胃/ 鼻空腸管者,管飼時患者頭部需抬高30 °~45 ° ,以減少吸入性肺炎的發生。

6.8.2 輸注方式

為確保腸內營養製劑的安全輸入,應根據病情、配方種類和輸入途徑,決定腸內營養的輸注方式。腸內營養輸注應遵守由少到多、由慢到快、由稀到濃循序漸進的原則,溫度宜保持在37~40 ℃。腸內營養用鼻飼泵連續輸注,一般從20ml/h開始,若能耐受,則逐漸增加速度。對不耐受者,可將速度減至能耐受的水準,以後再逐漸增加。

6.8.3 腸內營養製劑的選擇根據患者肝腎功能損傷的程度選擇不同的腸內營養製劑。可分為短肽製劑和整蛋白型勻漿膳。胃腸道功能障礙者選擇腸內營養製劑時需先從短肽製劑逐漸過渡到整蛋白型勻漿膳。病情危重時,允許性低熱卡攝入,20~25kcal/(kg . d) 。

6.8.4 注意事項鼻飼腸內營養應注意定期回抽胃內容物,評價有無胃瀦留,以便及時調整輸注速度和總量,觀察腹脹、腹瀉和其他不良反應。如果患者出現腹脹、腹痛加重,特別是腹腔壓力升高時,要停止腸內營養。

6.9 抗炎及免疫調節

6.9.1 烏司他丁

具有顯著的抗炎及免疫調節作用,能夠減輕全身炎症反應,保護器官功能。推薦劑量為40~80萬U,2次/d,療程7~10d 。

6.9.2 糖皮質激素

(1)符合下列之一者考慮應用糖皮質激素:①持續高熱≥39 ℃,同時肺部影像學出現多發或大片實變和(或) 陰影,短期內進展迅速;②有明顯呼吸窘迫,達到重症ARDS診斷標準。

(2)用法:成人推薦劑量地塞米松7.5mg/d,或氫化可的松200mg/d,或甲潑尼龍80~120mg/d,靜脈滴注,可根據病情及個體差異調整。

(3)應同時給予製酸劑和胃黏膜保護劑;監測及控制血糖在8~10mmol/L ;預防二重感染。

6.9.3 胸腺肽和丙種球蛋白

根據病情應用胸腺肽1.6mg,1 次/d或隔日1 次,療程7~10d,或丙種球蛋白10g/d,療程7~10d。

6.10; 禁止早期行手術及其他不必要的有創操作

由於熱射病患者早期常合併有凝血功能紊亂,易發生DIC ,行手術及其他有創操作往往會加重出血,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除非一些必要操作,如血液凈化置管、中心靜脈置管等,應儘可能減少手術操作(如氣管切開、筋膜腔切開減壓術等) 。

7、預後

影響預後的因素包括:①高熱持續時間;②降溫速度;③機體損傷程度:包括嚴重凝血功能紊亂、急性腎衰竭、代謝性酸中毒、CK升高>10 000U/L 、肝酶升高;3000U/L。兼具上述2 個或2 個以上因素者病死率明顯增加。④中樞神經系統:出現昏迷及昏迷持續時間。儘管給予快速降溫治療,仍有個別熱射病痊癒患者留有永久性的神經精神後遺症。

8、預防

8.1 熱習服的實施

熱習服訓練是一項行之有效的防暑措施,這個過程需要10~14d。寒區、溫區部隊進駐熱區,或熱區部隊每年夏初進行高強度訓練之前,應組織部隊進行熱習服訓練。

8.1.1 適應溫度訓練時的環境溫度應由低到高,訓練初期應避開極端高溫氣象,初始溫度以氣溫30 ℃為宜,逐漸過渡到每天較熱時間內進行訓練,以氣溫在31~37℃為宜。

8.1.2 適應強度在生理耐受限度以內,只有足夠的訓練強度,才能獲得高水準的熱習服,達到完成高強度訓練的能力。但在實施過程中,運動量應由小到大,訓練強度逐步增加。可採用行軍、負重行軍、球類或其他能提高心血管系統耐力的訓練或運動交替進行;以熱氣候條件下越野和長跑訓練效果較好,越野與行軍聯合訓練效果更好。

8.1.3 適宜的訓練周期熱習服訓練初期每次訓練時間最好為1.5~2.0h(不少於50min) 。監測訓練強度生理極限的方法:當訓練停止時每個參訓者自測脈搏,軍醫發口令計時半分鐘,了解生理耐受程度。每次訓練1~2 次,訓練周期1~2 周,總訓練次數不少於6~12次,否則不能達到良好的熱習服。

8.1.4 反覆鞏固提高在獲得熱習服後,應繼續訓練,每周仍需有不少於2~3 次的鞏固性訓練,才能不斷鞏固和提高熱習服水準。如中斷訓練或離開熱環境,會產生脫習服。

8.1.5 終止訓練當參訓人員在訓練過程中出現面色蒼白、步態呈醉酒狀;監測訓練強度超過人體耐受上限(心率>170次/min,體溫超過39 ℃) 時應停止訓練,待恢復正常後再參加訓練。

8.1.6 脫習服脫習服的速度因習服程度和個體健康狀況而異。其中心血管比體溫的習服能力消退更明顯更迅速。停止熱習服訓練後1~2 周即可出現脫習服。脫習服後,重新訓練獲得熱習服的時間可縮短。

8.2 完善相關保障措施

脫水缺鹽、過度訓練、睡眠不足、營養缺陷和熱量不足等可延緩熱習服的形成,在訓練中應防止這些情況發生。

8.2.1 合理的飲食、水鹽補充

夏日不宜高脂、葷腥、辛辣飲食,高溫氣候宜清淡飲食。後勤要保障好冷鹽水、涼白開水、綠豆湯等防暑飲品的供應。水是預防中暑的一種重要的「戰術武器」。行軍、訓練、作業前要喝足水,灌滿水壺,每4h補充2L(約軍用水壺2 壺) ,但午間需每1.0~1.5h 補充1L(約軍用水壺1 壺) ,或按照氣溫、活動強度和出汗量酌情增減。飲水溫度最好以8~12℃為宜,天然水溫也可。鑒於單憑口渴感的飲水量不足以保持體液平衡,以過量飲水為好,即每次飲水時除滿足口渴感外,再盡量多飲一些。飲水量達到出汗量的70% 能更好地改善高溫下勞動生理功能並預防熱射病的發生。但出汗量過大(每天6L)時,過量飲水對胃腸道負擔過重(脹肚) ,容易引起疲勞。總之,提倡少量多次飲水,不宜一次大量暴飲,以免增加心臟和胃腸道負擔及反射性引起更多出汗和經腎排出更多水鹽。補水的同時也要重視鹽類的補充,一般每日所需可在飲食中補給,每餐有湯,湯菜可稍鹹。長時間野外行軍時可攜帶口服補液鹽,兌水飲用。

8.2.2 保證必要的睡眠與休息

夏天日長夜短,氣溫高,人體新陳代謝旺盛,加上高強度的訓練或勞動,容易感到疲勞。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得到放鬆,是預防熱射病的重要措施。故應科學製訂訓練時間,避開日光強烈、氣溫較高的時段,縮短或減少烈日下或高溫環境中連續訓練時間,合理安排休息,適當增加午休;如果任務要求無法避開時,要做好相應的防護措施。

8.2.3 根據個人身體狀況製訂個性化訓練計劃

對於近期患過中暑、感冒、發熱、腹痛腹瀉、負荷過重、夜間執勤睡眠過少、新戰士等,應列為重點觀察對象,適當予以照顧。衛生人員要深入班排,深入現場,針對容易發生熱射病的環境和對象,加強醫學監督,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