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大齡剩女管道昇一首《我儂詞》,打消丈夫趙孟頫納妾的心

文:茉莉花開(讀史專欄作者)

“煙霄微月澹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時間過得飛快,眨眼間,又將迎來我國古代傳統佳節——“七夕”了。

在這樣一個充滿浪漫氣息的節日裡,情人間自然更少不了一番表示。相信很多人都會認同,鮮花、巧克力、鑽戒,這些都不過是外在的表現形式,而“你儂我儂”,才是愛人間最美好的相處模式吧。

當然,愛情是甜蜜的。但這世間最難保鮮的,同樣是愛情。君不見,許多愛人,走著走著就散了;許多感情,談著談著就淡了。

轟轟烈烈的愛情,不一定敵得過婚姻的細水長流。當兩人之間的情感出現危機時,該如何處理?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我儂詞》的作者管道昇應該很有發言權。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究下她的人生故事,學點婚姻經營之道吧。

一、大齡剩女,待字閨中

話說1262年,在浙江德清茅山一戶姓管的普通的書香門第,誕生了一位女子,取名管道昇。

其自幼天資聰穎,“翰墨詞章,不學而能”,加上長期、全面的學習,更是能詩會畫,書法了得,具有極深的文學、藝術造詣。

更難得的是,人家不僅才華橫溢,長得也是明眸皓齒,光彩照人,典型的蕙質蘭心型美女。

諸位可以想見,這樣一位內外兼修的女子,又怎能少得了仰慕者狂熱的追求呢?從14歲起,管家的門檻,都快要被上門提親的給踩破了。

提親者中有豪門貴族,也有商賈巨富。奈何管小姐一不貪榮華,二不求富貴,她只希望能遇著一位志趣相投的精神知己,渴望能擁有一種“賭書消得潑茶香”的夫妻情趣。

這一耽擱不打緊,不知不覺便蹉跎了歲月。在古代十六、七歲便已婚嫁的社會,28歲的管道昇尚待字閨中,可謂不折不扣的“大齡剩女”了。

二、如意郎君,從天而降

其實,在不願將就的管道昇心裡,早已住著一個人,她仰慕自己的同門師兄——江南才子趙孟頫的才情已非一兩日了。

趙孟頫,我想不必多做介紹,大家早已耳熟能詳。他出身高貴,是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秦王趙德芳嫡派子孫,元代著名的書法家。也是個風流倜儻、姿容不凡的美男子。

更關鍵的是,他符合了管道昇心中對美好愛情的嚮往:夫唱婦隨,琴瑟和鳴。

所幸,命運之神真的很眷顧她。在她28歲大齡的那一年,終於得以與素未謀面的趙孟頫相遇。巧的是,趙對管小姐的才情和容貌也早有耳聞。

雖然趙孟頫也已過了而立之年,但卻是“男未婚,女未嫁”。兩人一見鍾情,互生情愫。相遇雖晚,相愛卻正好,於是迅速地走到了一起。

婚後的日子,正如管道昇所期望的,兩人縱情於詩情書畫中,忘了人間煩憂。真是舉案齊眉,鶼鰈情深,羨煞旁人哪。

請看夫妻兩人是如何秀恩愛的:

那管道昇最擅長的,是畫梅蘭竹石。有一天,趙孟頫畫了一幅《春江垂釣圖》,管道昇一看,覺得似乎缺少點什麽。於是,提起筆來,在丈夫畫的旁邊點綴了幾株墨竹。

還別說,這寥寥數筆,讓畫面顯得更加清幽高遠。趙孟頫見了,不由得擊掌稱絕。

對於管道昇的畫作,趙孟頫也時常親自在旁側提字,讓作品更加珠聯璧合,相映成趣。

並且,眼見夫人操持家務,整日忙裡忙外的,趙孟頫也是十分心疼。

這一日,他看到夫人管道昇的嬸嬸寄來的一封家書。為了減輕夫人的負擔,於是便模仿她的口吻,飽蘸濃墨,替夫人回復。或許是興之所至,寫到末尾,竟因忘情而署上了自己的名字,待發覺過來,又不捨得丟棄,便將名字略加塗改而發了出去。

這事傳出去之後,讓大家都更加豔羨夫妻兩人的感情之深。

三、你儂我儂,納妾不成

然而,美人縱有千種風情,隨著歲月的流逝,也會成為昨日黃花,“玉貌一衰難再好”,這是個不爭的事實。

而男人,則是個喜新厭舊的視覺動物,趙孟頫也未能免俗。

隨著官越做越大,他的虛榮心也逐漸高漲。在年近五十時,他偶然結識了一位青樓女子。這女子自然是眉眼如畫、色藝雙全了,更關鍵的是,人家年輕啊。這也是一項管道昇不能再擁有的傲人的資本。

於是,趙孟頫的一顆心開始騷動不已。他漸漸地對妻子產生了厭倦的心理,而且動了納該女子為妾的念頭。

不過,趙孟頫雖然起了這個色心,內心裡還是十分尊重管道昇的。他並不敢輕舉妄動,而是試探性地寫了一首詞給夫人。

詞雲:我為學士,爾為夫人,豈不聞王學士有桃葉桃根;蘇學士有朝雲暮雲。我便多娶幾個吳姬越女無過分,你已年過四旬,隻管佔住玉堂春。

這話說得再明白不過了。他說:“你看,古往今來,哪個文人雅士沒有三妻四妾、紅顏知己的呢?所以我多娶幾個小妾也是正常的。再說,你如今年紀也大了,只要擁有大房的名分就足矣。”

那管道昇看到此詞時,會是什麽反應呢?我想,任何女子碰到這樣的事情,內心都是崩潰的。

然而,她畢竟不是一般的女子,她不但智商高,情商更高。在這場愛情保衛戰中,她沒有採用一般女子慣常使用的“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手法。

因為她深知,如果真這樣做的話,實則會適得其反,即使能留住丈夫的人,也留不住他的心,這可不是她所希望看到的。

於是,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管道升也填了一首詞作為回應。既作為對丈夫的回答,更借此表明自己的心跡。

且看管道昇是怎樣說的:

你儂我儂,忒煞情多,

情多處,熱如火。

把一塊泥,捏一個你,塑一個我,

將咱兩個一起打破,用水調和,

再捏一個你,塑一個我,

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與你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

《我儂詞》立意新穎,短短幾十個字,詞短情長,道出了兩人曾經的耳鬢廝磨、愛戀情深。

也許,如今已經過了激情燃燒的歲月,在平凡的日子裡,兩人之間難免磕磕碰碰。但這種情感,就像左手牽右手,即使再沒有了心動的感覺,卻是那麽自然、舒適,親密而不可分割。

這樣的夫妻情分,更多的是一種風雨同舟、生死相依的感情。隻盼活著的時候能朝夕相處,哪怕死了,也要依偎在一起。

詞作不但沒有絲毫的譴責之意,反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人無可辯駁。

面對妻子發自肺腑的言辭,回想起兩人攜手走過的風風雨雨,趙孟頫不禁羞愧難當。他很後悔自己竟然會有納妾的荒唐念頭,真是辜負了妻子的情深意重。

於是,經過這番小插曲後,夫妻倆恩愛如初,感情較之以前更加牢固。

一代才女管道昇58歲時病逝,三年後趙孟頫也隨她而去,真正實現了“生同衾,死同槨”的心願了。

.End.

好書推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