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茶好不好,入水見分曉!

茶友經常發茶葉的照片給我,問我如何迅速判斷眼前這道茶的品級高低。

有些茶通過照片,我可以看出一二,比如把茶,

這種叫把茶。當它還是散茶的時候就沒有進行過揉撚,茶葉裡面的細胞壁保持完整,條形保持完整,餅面漂亮。當茶友問我這茶好不好的時候,我只能說就工藝來說,沒有揉撚的茶,根本沒有什麼茶味。

講道理,識茶需要長期的經驗,大量的樣本,無法速成。

但是茶葉還是可以用一些簡單的經驗先粗略的判斷一下品質好壞:

【乾茶齊整,湯色透亮】

乾茶以條索整齊,色澤勻整,無過多碎末雜質的為上;粗細不一,色差明顯的為下。

各種茶均有一定的色澤要求,但是無論紅茶、綠茶還是黑茶,好茶均要求色澤一致,光澤明亮,油潤鮮活。

條索是各類茶具有的一定外形規格。一般來說,條索緊、身骨重、圓(扁形茶除外)而挺直,說明原料嫩,做工好,品質優。

湯色是最直觀判斷是否好茶的標準。茶是要泡的,不管茶湯是紅亮、翠綠、橙黃、淺碧,關鍵要澄澈透明,這說明茶葉的製作工藝優良,儲存條件良好,同時茶本身內含物質豐富,並得到很好的釋放。


【香氣純正】

首先要說明的是,並不是好茶都會很香,像是陳年老茶,乾茶可能都已經聞不到香氣了。這裡就要區分香氣淡和香氣飄忽的區別了——不香的,茶不一定不好;但是香得雜的,茶一定不好。

熱嗅以花香,果香、蜜糖香等令人喜受的香氣為佳,外加香氣濃鬱純正,穿透力強,冷卻後掛壁持久為上;熱嗅有煙、餿、霉,老火等令人不悅的氣味,香氣蕪雜飄忽,不持久者為下。

【口感舒適】

茶湯的滋味豐富多彩,難以一一描述清楚,但有一點共通的是:茶與水的融合度越高越好——「這茶讓水變得好喝了」!

凡茶湯醇厚、鮮濃者表示水浸出物含量多而且成份好。茶湯苦澀,粗老表示水浸出物成份不好。茶湯軟弱、淡薄表示水浸出物含量不足。

茶湯下喉,對茶的真正考驗才開始。入喉順暢,香韻在口腔與鼻腔中停留時間長,舌面或口腔生津回甘強烈的為上;入喉有毛刺感,香氣不如茶湯在口中時強烈,舌面發澀,嘴裡好像有一層塑料薄膜的粘膩感,這種茶湯必然有諸多問題,比如原料等級粗老,或者製作工藝不到位,或者倉儲濕熱等等。

一口茶湯如果真正愉悅了你,那麼它就是對你而言最好的茶。

【葉底活性】

經過沸水多次沖泡,茶彷彿卸掉所有妝容,葉底將茶的本相展露無遺,這個時候,像切脈一樣摸葉底,茶是優是劣,可見真彰。

用手觸摸葉底,主要感受葉底的柔軟度、有無彈性、厚度如何等。好茶的葉底可以用「膚如凝脂」來形容,舒張自然,壓下去能感受到富有一定彈性。這也說明茶師技藝高超,最大程度保留了茶的鮮活內質。

而葉底摸起來過於僵硬或者過於嬌嫩的,都不算上品。再用手輕輕揉撚,不容易揉爛的比一捏就碎的好。


好茶給人的幸福感是有科學依據的。好茶中的芳香物質和某些化學成份,能夠促進多巴胺的分泌,使人心情愉悅,頭腦清醒,而不好喝的茶會讓人越喝越鬱悶。

挑一杯好茶,也是對自己負責。

所以歸根結底,茶還是要結合各個環節,沖泡開來喝,才能知道茶的品質好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