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冬季養生:「暖」與「藏」(杏林尋寶——中華傳統醫藥漫談)

冬季,在我國通常是指從立冬到立春之間的3個月時間,也是農曆的十、十一(冬)、十二月(臘月),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6個節氣。

冬季的特點是寒冷、冬季的特色是收斂。冬季五行屬水、對應人體五臟之腎臟。冬季,自然界天地之間陽氣凝聚潛藏,水冰地坼。人體陽氣受此影響,也漸漸潛藏於腎。所以,冬季養生之道與天人相應,貴在補腎固精、養陽藏氣。

圍繞著「暖」與「藏」,主要從以下4個方面著手:動靜養生、藥物養生、食物養生、睡眠養生,簡稱動調、葯調、食調、睡眠調。動調生陽與冬天寒陰形成對立統一;葯調保精、保氣血;食調養腎補陽、增添熱能;睡眠調不起夜、保精神。

動靜養生

推薦快走、站樁、打拳、冬泳

快走:冬天去室外呼吸一下新鮮空氣,作快走的運動鍛練,能有效提高人體耐寒能力。快走運動對人體的心血管、呼吸、消化、運動、內分泌系統都有幫助,從而提高人體免疫力,預防心腦血管病。快走運動時最好不要用口呼吸,而要用鼻子呼吸。因為經過鼻子過濾後的冷空氣,既清潔、濕潤,又不過冷,這樣對呼吸系統能起到良好的保護作用。

站樁:冬天站樁是藏精斂神的獨特鍛練方法,可達到獨立守神、肌肉若一、寧靜為本、保養精神的作用。站樁可讓心臟舒緩,氣血運行加快。

打拳:站樁後再進行動態的打拳,形成動靜結合的平衡鍛練,對氣血運行有奇效。冬天打拳應注意保暖,穿衣薄厚適度,帶上手套。先將各關節充分放鬆,待圓活順隨、心定神閑後方可正式開始。

冬泳:冬泳健身強體,可提高機體抵抗力和免疫力。冬泳前必須做充分的準備活動,待身體發熱後方可下水。初練時,下水時間不宜過長,每次遊10米即可,在此基礎上逐步增加。冬泳時間的長短,要依氣象和個人身體情況而定,不可強求一致。

葯膳養生

中醫認為,冬季選用溫補中藥,可增強人體臟腑活力。

表現為氣短、無力氣虛的,宜選人蔘切成薄片,每次取2~3克放入杯內加開水,浸泡1小時後便可飲用。

表現為心悸、失眠等血虛的,宜選用阿膠燉化服用以滋陰養血。

表現為身寒、肢冷陽虛的,宜選用鹿茸補腎壯陽、生精補髓。

表現為潮熱消瘦陰虛的,宜選用冬蟲夏草補虛益精。

一些具有補益作用的中成藥,如腎陰虛者服用六味地黃丸,腎陽虛者服用金匱腎氣丸、鹿茸膏,氣血兩虛者服用十全大補丸等都有較好的進補作用。

葯調時配合灸關元、湧泉、太溪穴,效果更加奇妙。

飲食養生

冬季飲食以滋腎潛陽、增加熱量為主。

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冬季宜吃羊肉燉蘿蔔。冬天吃羊肉非常合適,因為羊肉性溫,能給人體帶來熱量。中醫說它是助元陽、補精血、療肺虛、益勞損之妙品,是一種良好的滋補強壯食物。

飲食上注意補腎增熱。黑色入腎,所以黑色食物,如黑芝麻、黑米、黑豆、黑木耳、黑棗、板栗等常吃都有很好的補腎作用。

睡眠調節

《素問·四季調神大論》提示:「冬三月,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冬季的作息時間應「早睡晚起」,早睡能保養人體陽氣,保持溫熱的身體,而稍遲起則可養人體陰氣,躲避嚴寒,求其溫暖。

另外冬天宜養精氣為先,對性生活要有節製,以益長壽。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