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大美之藝——中央美術學院的藝術創造與美育影響” 正式開展


習近平總書記

給中央美術學院老教授回信一周年

專題展覽


2018年8月30日,在中央美術學院建校100周年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給中央美術學院老教授回信,充分肯定我校藝術家和藝術教育家辛勤耕耘,致力教書育人,專心藝術創作,為黨和人民作出了重要貢獻。回信指出美術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塑造美好心靈具有重要作用。強調做好美育工作,要堅持立德樹人,扎根時代生活,遵循美育特點,弘揚中華美育精神,讓祖國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長。希望我校堅持正確辦學方向,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發揚愛國為民、崇德尚藝的優良傳統,以大愛之心育莘莘學子,以大美之藝繪傳世之作,努力把學院辦成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搖籃。


值此總書記回信一周年之際,中央美術學院聯合相關部門,共同舉辦《為新中國造型——周令釗先生百歲藝術展》及《大美之藝——中央美術學院的藝術創造與美育影響》兩個重要展覽,以此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大美之藝


中央美術學院的藝術創造與美育影響

展覽時間:2019年8月29日-10月7日

展覽地點: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3B展廳


2019年8月29日下午,由中央美術學院主辦的“大美之藝—中央美術學院的藝術創造與美育影響”專題展開幕式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行。

百年前,中央美術學院的前身——國立北京美術學校,在蔡元培倡導“美育”下建立。2018年8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央美術學院8位老教授親切回信,信中指出“美術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並提出要“遵循美育特點,弘揚中華美育精神”,並勉勵中央美術學院“以大愛之心繪傳世之作,以大美之藝育莘莘學子”。

值此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央美術學院老教授回信一周年之際,中央美術學院特此舉辦“大美之藝——中央美術學院的藝術創造與美育影響”,首次從美育角度全方面梳理中央美術學院的百年藝術創造成果,彰顯“大美之義”的豐富內涵與美育價值。

百年來,中國社會發展波瀾壯闊,革命道路艱難曲折,中央美院師生肩負起民族的文化使命,回應社會的審美期待,創作的大批優秀藝術作品體現了中華民族對美的事物、美的生活和美的境界的嚮往,發揮著積極地社會功能和美育影響,許多作品已成為現代中國美術經典,被各大博物館、美術館收藏陳列或矗立於公共空間,發揮著營造社會文化氛圍、滿足人民群眾文化需求、提高公眾審美水準的積極作用。

本次展覽回顧百年美院的創作歷程,匯集了大量中央美術學院師生創作的經典作品,首次全方面梳理中央美術學院的經典藝術創造和美育影響。作品分成六個版塊展出,分別是“第一板塊:文化啟蒙之美”“第二板塊:正義抗爭之美”“第三板塊:屹立東方之美”“第四板塊:勞動創造之美”“第五板塊:天地自然之美”“第六板塊:時代新貌之美”,多維度展現中央美術學院創造的“大美之藝”,同時編印了同名大型精品畫冊。


板塊一

文化啟蒙之美


回顧中國現代美術教育初萌時期的美育理想。現代美術教育在五四新文化運動背景下,一開始就帶有鮮明的美育意識,尤其以文化啟蒙的理想貫穿於美術創作之中。無論是中國畫還是油畫、雕塑,關切現實、關注民生、謳歌進步、鞭撻黑暗的美術創作便成為主流,表現普羅大眾的現實主義藝術思想和“到民間去,使民眾藝術化”的藝術理想使美術作品發揮出文化啟蒙的意義。

1930-1933年 徐悲鴻 傒我後 布面油彩 230×318cm 徐悲鴻紀念館藏

20世紀40年代 林風眠 女半身像 37x41cm 紙本設色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1947年 徐悲鴻 立馬 109x53.3cm 紙本水墨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1920年 鄭錦 玉蘭孔雀 167x72cm 絹本工筆設色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板塊二

正義抗爭之美


展現中華民族奮起反抗侵略、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的壯美篇章,中央美術學院的前輩藝術家以刀筆為武器,投身於抗日戰爭的烽火硝煙,表現出極大的民族義慨和正義抗爭的不屈精神,在美術創作上譜寫出可歌可泣的丹青壯歌。正義抗爭之美是飽滿的精神之美,是充滿社會責任感和現實關切的良心之美;正義抗爭之美也是力量之美、崇高之美,還富有沉重之美、悲劇之美。

1957年 李斛 廣州起義 139x302cm 紙本設色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20世紀40年代 齊振杞 會戰 64x85.8cm 布面油彩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1938年 李樺 怒吼吧中國 27.5x18.7cm 黑白木刻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1941年 彥涵 彭德懷將軍 22x16cm 黑白木刻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板塊三

屹立東方之美


匯集了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初期的經典作品。新中國屹立東方、中國人民站起來的偉大勝利需要以美術的方式來表現,反映時代變遷、塑造國家形象成為中央美院師生的自覺責任,創作了一大批最具有公共審美價值的作品,發揮了最為廣泛的美育作用。屹立東方之美是大國之美,展現出昂揚向上的大國風采;屹立東方之美也是天氣之美,充滿了中華民族團結奮進的精神天氣。

人民英雄紀念碑 天安門廣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其浮雕創作,是中國現代雕塑史上一次最重要的活動,代表了50年代中國雕塑藝術的最高水準,也是中國革命歷史題材創作的里程碑。參與草圖設計:吳作人、彥涵、王式廓、艾中信、董希文、李宗津、馮法祀、王琦等。浮雕創作:劉開渠、曾竹韶、傅天仇、王臨乙、滑田友、蕭傳玖、王丙召、張松鶴 。

王臨乙 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五卅運動 1958 年 漢白玉 200×348cm

滑田友 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五四運動 1958 年 漢白玉 200×355cm

劉開渠 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勝利渡長江 1958 年 漢白玉 200×640cm

1953年 董希文 開國大典(複製品) 230x400cm 布面油彩 原作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1953年 葉淺予 民族大團結二 228x307cm 絹本設色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板塊四

勞動創造之美


展現了新中國美術在為人民服務方向引導下,表現勞動人民的眾多經典力作。新中國成立以來,從工廠到農村,從首都到邊疆,都是中央美院的教學課堂,也都是中央美院師生的創作現場,為中國美術歷史增添了表現勞動創作之美的時代篇章,也在世界美術之林展現出中國美術獨特的文化風采。勞動創造之美,美在典型的形象和真實的場景。勞動創造之美,美在樸素的情感和真切的語言。它們是時代景象的視覺再現,也因為帶著濃鬱的現實感受而引起人的親切共鳴,在美育中產生了雋永的影響。


1950年 吳作人 特等勞動英雄李永像 128x160cm 布面油彩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1951年 林崗 群英會上的趙桂蘭 138x176cm 絹本設色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1957年 詹建俊 起家 140x348cm 布面油彩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1962年 王文彬 夯歌 156x320cm 布面油彩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板塊五

天地自然之美


展現了藝術家對於自然美的表現和對於生命的熱愛。現代以來的中國美術在表現天地自然之美上秉承的是堪稱“永恆”的傳統,但在藝術社會學和筆墨本體兩方面都呈現出鮮明的新質。1949年以後,中央美院的師生們更是堅持走向自然,在描繪天地自然中賦予時代的象徵意義。“筆墨當隨時代”的追求在對天地自然的藝術表達中寬闊的展開。通過美術作品認識天地自然之美,感受祖國的壯麗河山和豐富景象,體察萬物的生命意態和蓬勃生機,對於心靈的淨化和精神的升華產生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1983年 李可染 滿目春山夕照明 70x46.5cm 紙本設色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1991年 張憑 砥柱 180x180cm 紙本設色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1998年 聞立鵬 迎冬 42x84cm 布面油彩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板塊六

時代新貌之美


展示的是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時代中央美術學院新的藝術成就。作為美術創作的國家隊,中央美院堅持弘揚優良藝術傳統,倡導藝術探索創新,形成了以現實主義藝術思想為主導、多種風格相竟發展的態勢,為社會美育提供了大量新的資源,極大地拓展了新時期社會審美的維度。中央美院師生注重立足中國大地,表現中國主題,在重大主題創作和國家重大設計任務中,創作了一大批具有新時代天氣和中國氣派的精品力作;在社會公共藝術領域堅持文化為上,品質優先,為藝術普及、美化環境發揮了作用;在藝術與科技的結合上走在前沿,拓展了藝術表現力和審美體驗。

(向左滑動)1979年 袁運生 潑水節——生命的讚歌 340x2700cm 丙烯重彩 原作藏於北京首都機場候機大廳一號航站樓


1988年 徐冰 析世鑒——天書 木版印刷、裝置


1990年 韋啟美 附中的走廊 118 x140cm 布面油彩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2008年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團隊 北京奧運會獎牌設計


2022年 林存真 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會徽設計


2019年 劉波及其設計團隊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活動標識設計


“大美之藝——中央美術學院的藝術創造與美育影響”的舉辦,不僅從美育貢獻的角度回首藝術創作的社會效益和文化價值,使我們更加明晰新時代中國美術和美術教育的發展方向,同時也使我們認識到“以大愛之心育莘莘學子,以大美之藝繪傳世之作”的重要意義。優秀的藝術作品只有在人民喜聞樂見的欣賞中,飽含對生命的的熱愛、創作的激情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正義感,才能擁有永久的生命力。

美的巡禮從歷史向未來延伸,讓我們看到美的創造與美育的價值緊緊相連。中央美術學院也將繼續堅持“與時代同步伐,以人民為中心,以精品奉獻人民,用明德引領風尚”,使美術人才培養和美術創作為中國美育事業的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本次展覽將持續至10月7日。


編/吳靖

圖/李標




展覽現場


識別二維碼購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