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藥性情之謎——四氣五味

人有生命,全賴體內一團陽氣推動。故陽氣常宜培補,不宜過度攻伐。體現在用藥上,我們可以發現,常見的幾種邪氣,風濕寒熱、氣滯血瘀,除熱邪外,中醫驅散其他幾類邪氣的手段,多用溫法。風邪得辛溫而解,水濕痰飲得溫則化,寒邪得溫則散,氣血得溫則行。

自從吃神農嘗百草,認識到草木對於疾病的治療作用,自然界中千千萬萬種草木,就逐漸進入醫生的視野,成為醫生治療疾病的一種非常重要的手段。中藥是通過怎樣的方式來發揮治療作用的呢?

大自然生長萬物,往往不是公平的。這不公,倒未必是誰高誰低,誰優誰劣。而是萬物所稟受的陰陽之氣,通常都是不同的。天有冬夏春秋,氣有寒熱溫涼。地有木火土金水,味有酸苦甘辛鹹。

中醫對草藥的認識,主要是從「氣」「味」兩個方面展開的。所謂氣,是指寒熱溫涼的屬性,稱為「四氣」。所謂味,就是酸苦甘辛鹹這五種味道,稱為「五味」。後世發展過程中,又在寒熱溫涼之外,補充了「平」性;在五味之外,補充了「淡」味。不過中醫已經對「四氣五味」的說法約定俗成,我們今天仍然用此來表示中藥的基本性情。下面我們就從這兩方面展開,為大家講述百種藥物的諸般性情。

四氣

凡世間萬物,皆秉陰陽二氣而生。但具體到某一種事物,往往都是陰陽的一種成分偏盛,另一種偏衰。陰偏盛者其性多涼,陰氣隆盛者多寒;陽偏盛者其性多溫,陽氣隆盛者多熱。寒涼就可以用來治療熱病;溫熱就可以用來治療寒病。

但事物有一利則有一弊。大寒大熱的葯,固然可以起重證大證,如陽熱盛極,非大黃石膏類大寒葯不能除;陰寒盛極,非附子肉桂類大熱葯不能去。但寒熱之葯,氣重力猛,一則容易矯枉過正,二則一旦用錯,後果往往不堪設想,所謂「桂枝下咽,陽盛則斃;承氣入胃,陰盛以亡」。所以,中醫臨床實踐中,除非遇到明顯嚴重的寒熱病證,一般較少選用大寒大熱之葯。

中藥學的經典之作《神農本草經》中,用上中下三品的方式,對藥物進行了劃分。上品多性情平和,無毒,在今天看來,多屬葯食兩用,久服無損於人;中品則性情偏頗較為明顯,常服容易造成人體內陰陽的失衡;下品則多為性質偏頗十分明顯,或大寒大熱,或毒性較大,只有去病之用,無有養身之功。

所以說「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養盡之。」

下面我們逐個來看一下中藥的寒熱溫涼這四種性質。

(一)寒性葯說

藥性有寒,以瀉人體火熱之邪。烈日炎炎,火邪可從外而侵襲;煩怒焦躁,火邪可內生於五臟;膏粱厚味,火邪可積於六腑。凡此種種,大火熊熊,能拯危救難者,非寒冷不行。或以冰冷直折其火勢,或以瀉下抽薪於釜底,或以清透之力還熱出肌表,皆寒葯之功也。

【助讀】隨著生活水準的日益提高,我們的身體有越來越多的機會,感染到火熱之邪。火邪主要的來源有三:外感邪氣,飲食積熱,情志化火。而熱邪一旦形成,從其部位來看,可在表,可在裡;可在氣,可在血;可在臟,可在腑。雖然熱病總需寒葯治,但隨其部位不同,治法也相應的有所區別。在表則清透,在裡則清瀉;在氣則清氣,在血則涼血;在臟則清臟,在腑則通腑。下面我們以三味葯為例,來體會一下寒性葯的特點。

1. 大黃:大黃素有「將軍」之名,最善攻下,斬關奪門。凡熱邪隆盛於體內,而腹中有大便不通者,必選大黃攻伐。試想腹中積熱停滯,身上高熱不退,神志躁擾不寧。遍身熱象,皆由腹中積熱所致;譬如一鍋沸水,滾滾蒸騰,清涼求解,恰似揚湯止沸,唯有大黃,釜底抽薪,方可去除熱病之根源。

2. 黃連:黃連至苦至寒,是苦寒直折類葯的代表,最善清臟腑熱。所謂直折,譬如以冰水澆灌柴草之火,可令火勢驟減。一般來講,清臟腑熱的葯,多具有一定的特異性,即某一種葯擅長清某一種或幾種臟腑熱證。黃連最擅長的,一是清心火,二是清胃腸熱。夏季炎熱,人容易煩躁,是熱擾心神之象;飲水時稍加一點黃連,心火得以清瀉,即可神清氣爽。感受暑邪,或飲食不潔,導致腹瀉痢疾,瀉下黃黏臭穢,或見膿血,後陰灼熱疼痛,是濕熱客於胃腸,可憑黃連之寒以清此熱,為正治之法。

3. 石膏:邪從外入,侵襲肌表,而導致高熱不退。此時需要觀察一點,就是我們在上一章辨證中講到的,辨別表裡的重要指征——惡寒。如果惡寒存在,說明病邪的位置尚在於表,需要用發散的藥物來治療。如果惡寒消失,甚至出現不惡寒、反惡熱的表現,也就是說,患者從起初的怕冷喜多蓋衣被,變成怕熱喜掀開衣被時,即說明病位已經在裡,需要用清熱葯來治療。但這種情況下的清熱,還與以上的兩種情況不同。用大黃通腑,腑中本無積滯,下之徒傷正氣;用黃連清瀉,熱邪未至臟腑,清之亦損真陽。此時唯有生石膏,能清能透,而不損臟腑正氣,方是正解。

(二)涼性葯說

氣有小寒,謂之性涼。凡熱不甚,用寒則傷正者,涼葯之所為也。風熱之襲表,則需涼散;陰津損而燥熱生,則宜涼潤;凡血有熱,不宜寒涼太過,常用涼血。

【助讀】如果熱證本身不是很嚴重,或者患者體質偏於虛寒,用大寒的葯來治療,往往可以導致人體的正氣受損,疾病難愈甚至加重,此時就需要選用性質僅次於寒的涼葯來治療。臨床常見的涼葯主要用於以下幾個方面:辛涼解表,以解在表風熱之邪;甘涼清潤,以治陰血不足所致的燥熱內生;涼血寧血,以治血熱躁動。以下我們還是舉三味葯為例,來體會涼葯功效。

1. 薄荷:薄荷以其清香宜人的氣味,經常被加工成各種飲品,在炎炎夏日為我們帶來涼爽。薄荷這種清涼之氣,也被醫生用來治療由於外感風熱邪氣所導致的疾患,用以疏風清熱。風熱之邪本性輕浮,所襲肌表亦屬輕揚之地。凡欲解此處此邪,非輕清之品不得。若治以大寒,總難免衛陽被遏,毛孔閉合,而邪走無門。

2. 麥冬:有小熱傷及陰津,或是熱病後期邪氣漸去而陰液受損,最適宜除此小熱,益此津虧者,非麥冬莫屬。我們常說的陰,大體上可以分為兩個層次:一是較淺的一層,稱為陰津,主要來濡養肺胃大腸等;陰津受損,主要表現為口渴、咽乾、舌燥、乾咳、大便乾燥等。較深的一層,稱為陰精,主要藏於肝腎,稱為一身陰之根本;陰精不足,主要表現為腰膝酸軟無力,夜尿頻多,心虛膽怯,耳聾耳鳴等。我們留意麥冬的形態質地,白白胖胖的像個蠶寶寶。其性情溫和,輕浮在上,而又質稠明潤,故最善療小熱陰津之不足。

3. 丹參:丹參色赤入心,善於理血。與氣相比,血有形,流動有一定的路徑。如果用大寒葯來清除血分之熱,就非常容易造成血行的凝滯。譬如河流遇寒凝結成冰,再要破冰恢復水流,就是一個比較浩大繁重的工程了。所以除非遇到血中熱象非常明顯,出現各種出血的表現,如流鼻血、大量吐血、尿血等,中醫一般不主張用大量寒葯冰覆血液。而是代之以涼而能行的一類中藥,比如丹參。丹參功能涼血、活血、養血,且性情平和,不燥不滯。古人盛讚「一味丹參散,功同四物湯」(四物湯是養血第一方)。

《零起點學中醫》天下無疾經典著作新版重裝上市。人衛中醫編輯整理。

聲明:文章轉載僅作分享,如有涉及侵權煩請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

誠邀稿件,歡迎投稿:[email protected]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