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除了金陵、建業、石頭城之外你還知道南京有哪些別稱嗎?

南京,簡稱“寧”,是我國江蘇省省會城市。它是座山水名城,又是文化名城,更是座歷史名城。

南京有著近2600年的建城史,近500年的建都史。這樣一座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除了南京這個名字,你還知道多少個其他別稱嗎?

先秦時期

越城

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踐令范蠡築城於今南京中華門外,史稱“越城”。

金陵邑

公元前 333年,楚威王熊商欲借長江天塹為屏障以圖謀天下,遂於在峭立江邊的“石頭”建城,置金陵邑。唐代《建康實錄》記載:"因山立號,置金陵邑"。

秣陵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置秣陵縣,秣陵縣一直是江南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直至三國時孫權才把中心移向金陵。因此有“先有秣陵,後有金陵”之說。

秦漢三國

石頭城

212年,吳國孫權遷至秣陵,在石頭山金陵邑原址築城,改名石頭城。

石頭城扼守長江險要,為兵家必爭之地。廣義上石頭城是如今南京的別稱,狹義上它是指南京老城城西的石頭山石頭城。

建業

同在212年,“愛折騰”的孫權把秣陵改名為建業,寓意“建立帝王之大業”。

建鄴

到西晉的時候,武帝司馬炎又把建業改回為秣陵。到282年以秦淮河為界,水南面為秣陵,水北設建鄴,鄴就是指鄴城,系司馬氏發跡地,寓意不忘故土。

建康

313年東晉時期因晉湣帝名為司馬鄴,為避帝諱,改建鄴為建康,如圖

317年,司馬睿政權以建康為都,東建東府城。此後,南朝宋、齊、梁、陳均於建康為都。

其中,白下,丹陽,冶城,南琅琊郡也都是南京的別稱

唐代以前,“白下”專指白石山下白石壘一帶。

冶城

春秋末年吳王夫差在今南京城西的一個小土山上築起一座土城,這是南京最早的土城。因為當時南京西南銅井一帶有豐富的銅礦、錫礦、鋁礦,正是鑄造青銅兵器不可缺少的好原料,所以稱冶城。

南琅琊郡

琅琊王氏是是晉代四大盛門"王謝袁蕭"之首。我們熟悉的王羲之,王導,王元姬等人都是這個家族的成員,西晉末年的永嘉之亂時,舉族遷居金陵。到東晉元帝時,就設置了南琅琊郡。

丹陽

到隋代,今白下區先屬蔣州江寧縣,後蔣州改為丹陽郡。

(到唐代後,各州縣的名字變化的更加頻繁。你可以這麽理解,因為古時的城規模不如我們現代大,所以現在的南京就包括了古時這麽多城,那麽它們的別稱也就是南京的別稱了。)

兩宋元明

五代十國時期,吳王楊隆演建升州城,後來又以秦淮河分了上元和江寧。宋代,南京地區先後稱升州、江寧府、建康府。

元代時升建康府為建康路,1329年改建康路為集慶路(路是宋代的行政區劃,不是指一條路,現代意義上的路,是國民政府道路拓寬後命名的名字)集慶路就是當時的治所。

1356年朱元璋攻佔了集慶,將集慶路改為應天府。

公元1853年,太平天國定都南京,稱天京。次年建天王府。

國民時期

民國元年(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以南京為首都,先名南京府,廢上元、江寧縣。民國2年又廢南京府,南京地區稱江寧縣。

1927年民國政府定都南京,把南京稱為首都。6月設南京為特別市,改稱南京市,由國民政府直接領導。

本文是從眾多南京史料文獻中整理而來,發姐不是南京本地人,有些地方也不懂,若有記載錯誤或不足之處歡迎大家在留言去批評指出。南京的小夥伴們記得要轉發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