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藥材解析:三七如過山車般的行情,就問你刺不刺激!

播放GIF

三七,市場貨源充足,近期進入銷售淡季,商家關注度不高,貨源走銷一般,暫無葯企和大的流通商購貨,貨源走銷多為需求商家小批量購銷,因此三七行情略顯疲軟。

三七主產地為雲南紅河、文山,對高溫乾旱敏感,也畏多水,生長周期一般為3年,其中育苗一年,定植兩年後採挖。

三七具有顯著的活血化瘀、消腫定痛、降血脂、血壓、養顏美容等功效,目前三七年用量估計在25000-28000噸之間。

三七歷史價格走勢圖(120頭)

三七,在2009年出現結構性短缺,行情開始走出谷底,加上2010年雲南遭遇百年一遇的全省性特大旱災,導致三七價格飆升。

2010-2013年三七行情上升,刺激葯農的種植積極性,歐洲債務危機,我國也為了軟著陸,降息降準,大口徑防水,連外部資本及企業也參與進來,甚至搞地產、製造老闆都來插一腳,形成過熱局面,到2013年7、8月產新前,三七生產過剩已達成共識,價格隨之大幅下滑,囤貨者恐慌性拋售、靠貸款種植戶也急需回籠,價格連連跳水。

故在2013年7月攀升至800元,產能過快膨脹之後行情「飛流直下」,我國經濟也出現投資過熱,生產過剩,金融收緊,也殃及到三七,三七價格在2014年2月下滑至400元,進入2015年價格已下降至155元,5月份走到谷底110元左右。

由此可見,三七經歷了連續多年的高價行情,葯農收益普遍提高,高價大大調動了種植戶的種植熱情,湧現出不少承包土地種植大戶,同時,國內需求量較大的葯企也多在建立自己的生產基地。因此三七種植面積迅速擴大,導致三七生產過剩,從而長達4年半的高價行情開始走向終結。

2016年眾多企業加大了三七終端推廣力度,增加了消耗,同時適時低價採購三七,中成藥供應鏈大範圍的收儲,填充庫存,據說也有大資金介入,三七行情反彈上行回饋種植成本。

2017年,沒有大資本介入和需求端增加的情況下,三七行情回落下滑。

2016年三七種苗可移栽種植面積22.5萬畝左右,不考慮重茬土地資源緊張的問題,3年後(即2019年)三七產能將達到3.3萬噸左右。據有關資訊顯示:2017-2018年三七在地種植面積仍然較大。

2016年三七種苗可移栽種植面積22.5萬畝左右,不考慮重茬土地資源緊張的問題,3年後(即2019年)三七產能將達到3.3萬噸左右。據有關資訊顯示:2017-2018年三七在地種植面積仍然較大。

目前普寧市場三七價格20頭三七要價在500-520元;40頭三七價在300元;60頭三七價在230元;80頭三七價在220元。

現階段三七仍然處在供大於求,庫存充足,後期若種植面積沒有得到有效調減,或無大面積嚴重的氣候災害(乾旱、暴雨等),三七行情仍可能處在下滑趨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