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從柯林頓到摩根,性騷擾這個「毒瘤」太可怕!

q小醬導讀:從「拉鏈門」到摩根,性騷擾的普遍已經遠遠超過我們的預期。

拉鏈門事件20年 是性醜聞還是性騷擾?

說到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恐怕不是他在90年代扭轉了美國多年的財政赤字,也不是他執政期間空前繁榮的美國經濟,而是在1998年,他和白宮實習生萊溫斯基發生「不恰當關係」的緋聞,並因此遭到彈劾的「拉鏈門事件」。

如今距離這段世界級緋聞已過去整二十年,而近日當柯林頓在接受NBC電視台採訪,再次談到了「萊溫斯基緋聞案」時,他竟然語出驚人:我不欠萊溫斯基道歉……

而隨著#Me too運動的聲勢漸長,萊溫斯基撰文表示,MeToo運動給了她新的視角,讓她重新檢視自己20多年前和柯林頓的性醜聞。至此,「萊溫斯基緋聞」大有轉變為「柯林頓性騷擾案」的架勢。去年11月,民主黨籍眾議員Kirsten Gillibrand舊事重提,對NBC記者表示:「柯林頓當時應該主動辭職,而不是接受彈劾審議!」

無論事件就此蓋棺定論還是將重新掀起爭議,我們更關注的是,這一世界級的緋聞事件將「性騷擾」這個話題再次引到大眾視野,也讓我們對這個全球都存在的現象予以更多關注。

摩根陷「性騷擾」醜聞

前不久好萊塢又曝光一起性騷擾事件,涉事的主角不是別人,而是觀眾非常喜歡的一位老戲骨摩根·弗裡曼。這次總共有16人與CNN交流,另外8人稱目睹了弗裡曼的性騷擾行為,口碑相當好的老牌明星如今成了性騷擾犯,也是讓人難以置信。

爆炸性消息一出,全球嘩然。2017年,他才剛獲得了美國演員工會頒布的終身成就獎,沒想到連這位德藝雙馨的老前輩也會受到性騷擾的指控。

他曾是《肖申克的救贖》裡的瑞德、《蝙蝠俠》裡的福克斯、《七宗罪》裡的資深警員,甚至還在電影《冒牌天神》裡出演過上帝,演繹過無數角色的老戲骨一夜之間被爆出如此醜聞,令人驚詫。

事件發生後,摩根·弗裡曼已經發表了道歉。他稱:「任何認識我的人或是和我一起工作的人都了解,我不是有意要冒犯或是故意令周圍的人感到不愉快。我就此向所有因為我的言行而感到不舒服或冒犯的人致歉。」

北航陳小武事件

2018年首日,華裔女學者羅茜茜實名舉報了12年前作為她博士生副導師、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博士生導師、長江學者陳小武,稱陳小武曾對她以及另外6名女性學生進行過性騷擾,引發廣泛關注。

11日晚,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通過官方微博通報了處理結果:

對近期關於我校教師陳小武的實名舉報和媒體的有關反映,學校本著高度負責、實事求是的態度,認真細緻地開展了調查核實工作。

現已查明,陳小武存在對學生的性騷擾行為。陳小武的行為嚴重違背了教師的職業道德和行為規範,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根據國家和學校相關規定,經研究決定:撤銷陳小武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職務,取消其研究生導師資格,撤銷其教師職務,取消其教師資格。

事件至此自然是惡人嘗惡果,可是即使壞人得到懲罰,但留給受害人的心理陰影卻是難以消除的。

而前幾樁「性騷擾」事件中,都有提到過一個詞——METOO,這又是指的什麼呢?

#METOO

美國反性騷擾運動

Metoo(我也是),是女星艾麗莎·米蘭諾等人2017年10月針對美國金牌製作人哈維·溫斯坦性侵多名女星醜聞發起的運動,呼籲所有曾遭受性侵犯女性挺身而出說出慘痛經歷,並在社交媒體貼文附上標籤,藉此喚起社會關注。

哈維·溫斯坦的性騷擾醜聞曝光後,塔拉納·伯克,一個服務弱勢女性的紐約社區組織者,提出了#metoo——「我也是(受害者)」口號。

隨後好萊塢各種明星分別參與並支持,影響進一步擴大。除好萊塢之外,「#MeToo」宣言還引發了政界、學術界、文化界等各個領域內與性騷擾、性侵犯事件相關的廣泛討論。2017年11月12日,數百人在好萊塢參與了「還我職場遊行」)與「#MeToo倖存者遊行」,以抗議性侵犯行為。

越來越多人藉由這場運動發聲反抗,成為了勇敢的「打破沉默者」,而「#MeToo」則是所有人團結一致的標籤。TA們發動了這場拒絕強權、拒絕性別暴力的社會革命,並且每天都在積聚起更大的力量。

性騷擾

性騷擾指以性慾為出發點的騷擾,以帶性暗示的言語或動作針對被騷擾對象,引起對方的不悅感,通常是加害者肢體碰觸受害者性別特徵部位,妨礙受害者行為自由並引發受害者抗拒反應。

什麼樣的行為才算性騷擾

口頭方式:如以下流語言挑逗對方,向其講述個人的性經歷、黃色笑話或色情文藝內容。

行動方式:故意觸摸、碰撞、親吻對方臉部、乳房、腿部、臀部、陰部等性敏感部位。

設定環境方式:在工作場所周圍布置淫穢圖片、廣告等,使對方感到難堪。

所以,當色眯眯的眼神、太過靠近的距離、不合時宜的黃段子、時不時動手動腳、邀請單獨外出這些行為發生時,你就應該提高警惕了,大聲說不。

你可能對性騷擾有什麼誤解

1.善意的玩笑不是性騷擾

言語上善意的玩笑和無害的嘲弄已經被視作職場性騷擾的一部分。來自上級或同事的不雅或暗示性的性玩笑在工作場所中是有害的,因為有些性玩笑的內容基於性別歧視。儘管,有時大家會一笑了之,但這種玩笑往往作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而得以繼續流傳,而更應被製止和反思。

2.被直接性騷擾的人是唯一的受害者

看到職場性騷擾或意識到職場性騷擾的第三方也可能是性騷擾的受害者。因為他們可能會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和消極的影響,會對工作環境感到尷尬,失去信心;並且,擔心自己成為被性騷擾的對象,而缺乏對於集體的信任感和安全感。這些負面的經歷,往往導致受影響的員工離開工作崗位或避免某些工作情況。

3.受害者不抱怨就不是性騷擾

由於職場中的員工通常與性騷擾者處於不平等關係,由於擔心失業和以後職業發展受阻等問題,被性騷擾的一方不希望造成更多衝突是一種自然的,出於自我保護的反應。受害者不發聲並不代表性騷擾者的行為就是可以接受的。受害者舉報機制和第三方監督機制的建立顯得十分重要。

4.性騷擾的發生是因為受害人不檢點

一般而言,出現有關職場性騷擾的新聞報導後,往往會看到大量教育女性如何自我保護的內容,大多是需要女性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和衣著,避免在不安全的時間和地點和他人發生接觸,以免招致麻煩,其核心是避免引起男性的性衝動。

這些觀點似乎有其有效性,但不禁讓人好奇為什麼沒有教育男性進行自我收斂和自我控制的勸誡。首先,這是對於男性性騷擾的開脫;其次,這是對兩性不平等地位的肯定。看似是出於保護女性的目的,為何只需要女性反思,而不要求男性。重點還是在於男強女弱的不平等權力關係,當女性自身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肯定時,只能進行自我保護。

性騷擾不分男女,不看年紀

人們普遍認為,只有女性才會受到性騷擾,也只有男性才會實施性騷擾。但事實是,任何違背他人意願的性要求,都可被視為性騷擾,而無關性別。繼而,性騷擾也不僅僅發生在異性之間,同性之間也會發生。

不同於女生被性騷擾的新聞鋪天蓋地的譴責,男性被性騷擾的新聞評論底下恍若一片歡樂的海洋。

由於法律上與認知上的不成熟,男性受害者通常會被忽視,被質疑,甚至被無情的嘲笑。社會文化中長期存在著偏見,社會輿論提及男性被性騷擾都是啼笑皆非。被女人騷擾就是艷遇,被男人騷擾則是笑話。由於這些閉塞的觀念,害怕大眾的侮辱,害怕成為笑柄,以及被貼上GAY的標籤,很多人選擇了沉默。

有研究表明,相比於女性,男性受害者更加不願意在被猥褻或被強姦後報警。

對於被性騷擾的男性而言,他們無助的境況更難被人知覺。

現代社會強調男女平等,無論性別,我們對待性騷擾的態度應該是一樣的,不應該因為受害者是男性而在這座天秤上失衡。

對性騷擾零容忍

在全世界,無數人都是性騷擾的受害者。別以為只有發生了性關係的性侵才值得大書特書,沉默根本就是對這些「鹹豬腳」的縱容,是你的忍氣吞聲讓更多人肆意妄為。

據2016年,英國TUC組織發布的《職場性騷擾報告》顯示:1533名英國女性中有52%遭遇過某種形式的性騷擾。職場一直被認為是性騷擾頻率最高的公共環境之一,而大部分女性卻對此無可奈何。

在中國,從大學校園到職場,性騷擾其實無處不在。

《中國大學在校生和畢業生遭遇性騷擾狀況調查》的發起人韋婷婷曾表示,「中國大學生7成遭受過性騷擾」。這個結論著實奪人眼球,令人驚訝。曾有媒體統計,截至2016年,在中國有50.66%的女性,遭遇過職場性騷擾,其中82.7%的女性選擇了沉默。

在中國,還有另外一個詞「潛規則」,意為入了個圈子,你就要默認這些行為的發生,遵循這些套路,才能活得比較好。

這些所謂「約定俗成」的圈子「潛規則」,使得受害人不得不因為利益因素而受困於惡劣的環境,讓很多慣犯常年得逞。而慣犯們明騷暗賤的伎倆會讓受害者產生工作效率低下,對生活失望、對組織的信任感缺失的情緒,心身健康都遭受嚴重打擊。

但是,這根本不是你的錯,你必須對這種行為說不。

小編有話說:

性騷擾本身就是社會毒瘤,只有對性騷擾零容忍,大聲說不,才能讓那些道貌岸然的鹹豬腳們,無計得逞!

— THE END —

這些微信號更精彩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