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血液循環:從塞爾維特到哈維

我們今天所知道的血液循環,是由體循環和肺循環兩條途徑構成的雙循環(圖1)。血液由左心室射出經主動脈及其各級分支流到全身的毛細血管,在此與組織液進行物質交換,供給組織細胞氧和營養物質,運走二氧化碳和代謝產物,動脈血變為靜脈血;再經各小靜脈中靜脈最後經過上、下腔靜脈及冠狀竇流回右心房,這一循環為體循環(即大循環)。血液由右心室射出經肺動脈乾的各級分支到肺毛細血管,在此與肺泡進行氣體交換,吸收氧並排出二氧化碳,靜脈血變為動脈血;然後經肺靜脈流回左心房,這一循環為肺循環(即小循環)。

圖1 現代血液循環示意圖

醫學史裡,這兩個循環不是一個人同時發現的,而是相距半個多世紀由兩個科學家所發現。肺循環由西班牙醫學家、神學家米凱爾˙塞爾維特(M˙Servetus,1511-1553)發現,後者是哈維·威廉姆(William Harvey,1578-1657)於1628年發現的。圍繞血液循環的發現史,有一系列曲折感人的故事。

一、舊血液運行說

公元前4世紀,古希臘醫學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 約公元前460-377)就清楚心臟的位置與血管以及脈搏的關係,他認為脈搏是血管運動引起的,而且血管連通心臟。因為觀察的是屍體,在屍體裡的血液都被驅入靜脈,而動脈中則是空的。因此他們猜測,人體動脈內充滿著來自肺裡的空氣。不過希波克拉底提出了「體液學說」,認為人體由血液(紅色)、粘液、黃膽和黑膽(儲存於脾)4種體液組成,這4種體液的不同配合,維持人體的正常機能和形成不同的體質。

隨後,古希臘哲學家亞裡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322)描述了心臟和心包的輪廓、大血管在心臟的出入口,以及血液經由心臟流至其他部分而營養全身。亞裡士多德的認為:①食物在心臟內轉變成血液;②心臟給血液加熱;③動脈裡充滿了空氣;④心臟產生 「元氣」;⑤靜脈和動脈血都有漲有落,有時向心臟流入,有時從心臟流出。這種觀點來自於當時的一種理念:天體運行是永無休止的勻速圓周運動,大地上的一切現象都是自始至終的直線運動。

希臘解剖學家赫羅菲拉斯(約公元前320年-?)是第一個當眾進行解剖表演的人,他刻苦鑽研了人體結構和動物結構的比較。他注意到動脈不同於靜脈是跳動的,並用水鍾來測定脈搏的時間,但他未能弄清動脈搏動和心跳之間的關係。他認為動脈是運輸血液的,還以為放血具有治療價值。

另一希臘醫生埃拉錫斯特拉特(約公元前304年-250年)第一個精確地描述了包括半月瓣、三尖瓣、二尖瓣在內的心臟構造;並把心臟看作是一個水泵,「瓣」即「膜」被看作是單向活動的閥門。他認為每種器官都有三種脈管:靜脈、動脈和神經。他研究了這三種脈管分枝再分枝地在全身的分布,直到肉眼看不見為止,他認為這種分枝還會繼續下去。並且認為神經是中空的,神經輸送「神經元氣」,動脈輸送動物的元氣(否定了動脈輸送血液),靜脈輸送血液。另一方面他又認為,空氣通過肺臟輸入心臟,並將它變為輸入動脈的「生命元氣」。三尖瓣能阻止「生命元氣」離開心臟,並使它隻通過主動脈離開心臟(如果我們沒有忘記血液輸送的正是氧,如果我們把氧化的血紅蛋白與「動物元氣」聯繫起來,把普通的血紅蛋白與血液聯繫起來,那麼他的觀點並沒有很大錯誤)。事實上,埃拉錫斯特拉特已接近掌握血液循環的概念,但他錯誤地認為血液是從靜脈通過極細的脈管進入動脈的,即把血液流動的方向弄反了。此概念不得不再等待1000多年,才由哈維來確立。

到了公元2世紀,古羅馬醫學家蓋侖(Claudius Galen,129-199)提出了新的血液運動的理論。他曾經親自做過大量的解剖(主要是動物),對心臟和血管做過細心的研究,認識到心臟有左右兩個心室,並否定了血管內充滿氣的說法。他的理論可以用「三靈氣說」表述:人的靜脈血帶著從食物營養中來的「自然靈氣」,與空氣接觸後變成帶有「生命靈氣」的動脈血,再流經大腦變成「動物靈氣」,動物靈氣通過神經系統支配全身的感覺和運動。這一臆測性學說,直到16世紀哈維的血液循環理論建立起來以後才被人們拋棄。

蓋倫的這套血管理論思辨地非常完整,為當時人們看到的各種生理現象提供了全套解釋。只是有一個問題:心臟的左心室和右心室有室間隔,在蓋倫的理論體系裡,血液是怎麼從右心室進入左心室的?

蓋倫認為,肝臟將人體吸收的食物轉化為血液。血液由腔靜脈進入右心,一部分通過室間隔肉眼看不見的小孔(實際上,動物解剖可以看到,室間隔是一塊很厚實的隔膜,上面沒有孔洞)由右心室進入左心室。心臟舒張時,通過肺靜脈將空氣從肺吸入左心室(左心室是自然靈氣的儲蓄池),與血液混合,再經過心臟由上帝賜給的熱的作用,使左心室的血液充滿著生命靈氣(vital spirit)。這種血液沿著動脈湧向身體各部分,使各部分執行生命機能,然後又退回左心室,如同漲潮和退潮一樣往複運動。右心室中的血液則經過靜脈湧到身體各部分提供營養物質,再退回右心室,也像潮水一樣運動。血液的流動是以肝臟為中心的,血液在人體內像潮水一樣流動之後,便逐漸被身體所吸收。他的這種稱之為「血液潮汐論」。除了自然靈氣和生命靈氣,蓋倫體系還有第三種靈氣,叫做動物靈氣(animal spirit)。自然靈氣的來由是這樣:攜帶生命靈氣的血液,大部分去到身體各處,維持生命力。一小部分往上走,去到大腦。大腦底部有一片疏鬆的血管網,叫做迷網(rete mirabile)。迷網以血液和自然靈氣做原料,提煉出動物靈氣。動物靈氣主要負責人的感覺和運動。一部分物精會變成腦涎,通過顱底的篩骨小孔進入口鼻,就是鼻涕。

在後來的1000多年,大家對蓋倫的「三靈氣說」深信不疑,儘管從來沒人看到室間隔中的微孔,也找不到三種「靈氣」之間轉化和營養身體各個部位的可靠證據,直到1628年哈維發表的劃時代著作《關於動物心臟與血液運動的解剖研究》(中譯名稱《心血運動論》)。

以上可以看出,西方傳統醫學中自然哲學的猜測既不能證實也無法證偽,不會帶給醫學研究任何積極正面的影響,甚至造就一代又一代膜拜者,從而抹煞人們的好奇心和探索意願。同時代的中醫學也是這樣,《靈樞·營衛生會》說:「營行脈中,衛行脈外,營周不休,五十而復大會。」認為由飲食水谷化生的精微物質形成營衛之氣,其「精專」部分即營氣從中焦進入肺脈,通過心及其所主血脈的化赤作用,在脈中化為血液,循行流注於經脈之中,沿著十四經脈的分布路線,始而手太陰肺經,終而足厥陰肝經。其「慓悍」部分直至上焦(胃上口),並咽上膈,布胸中而走腋,沿手太陰肺經之分,在經脈之外,隨著營氣運行的同一路線、方向和速度,在經脈外與營氣並行不已。

另外還有一種觀點,認為衛氣在經脈外循行,當平旦陰氣消盡時,衛氣出行於六陽經,自目內眥上行至頭,下入足太陽經之分,其中散行的部分,別出於目銳眥而下手太陽經,同時也入足少陽經和手少陽經;散行的另一部分,出行至耳前合於足陽明循行在頷部的經脈,而下入五趾間,並且從耳下下入手陽明經之分。行於六陽經的衛氣,惟行於足陽明經的一支循陰蹺脈上行入目。而再循手足太陽經脈之分,按上述規律,手足少陽、手足陽明,循環不息。計日行於陽經二十五周,到夜間至陰蹺脈,注於足少陰經,而至腎臟之分,由腎注入心、至肺、至肝、至脾、再至腎,如此循環,亦二十五周,至平旦,又行至陰蹺,上出於目。

雖然「流行不止」、「營周不休」、「如環無端」的說法,部分猜測到「血液循環」的特徵,但缺乏實證精神的自然哲學思辨,永遠不可能導致準確精細並允許修正的「血液循環」理論。

二、 塞爾維特《基督教的復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