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夏心愉評價存款保險標識:小銀行的行銷手段 大銀行的甜蜜負擔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夏心愉

  “2020年十一月的最後一周,一個古老的行業(銀行業)終於開始了市場化出清,有壓力才會有變革,有退出機制才能越變越好。”某知名頭部券商從業多年的銀行業分析師如是感歎,並在朋友圈mark了這活久見的一幕。

  雖然問題機構和存量問題資產出清早在市場意料之內,但真當包商銀行被銀保監會一紙公告宣布破產時,市場還是感受到了震撼和焦慮。

  同樣感到焦慮的還有身為儲戶的老百姓們。這兩天我也明顯感受到“愉見財經”公號後台來問“存款保險制度”的留言變多了。

  對,認準這個標識

  “線下+線上”28日正式啟用

  對,認準這個標識。

  或許是機緣巧合,又或許是“一行兩會一委”事前早有溝通。

  上周我們看到,一邊是銀保監會忙著幫包商銀行破產清算;另一邊,由央行牽頭,存款保險標識在全國4千多家金融機構緊鑼密鼓正式啟用。

  為了提升公眾對存款保險的認知,切實保護存款人合法權益,央行印發《通知》對存款保險標識使用事項進行了部署,規定啟用時間為11月28日。

  這是央行落實2015年國務院頒布的《存款保險條例》具體舉措之一。目前,全國受存款保險保障的金融機構共4025家。存款保險會在限額內全額償付,每位儲戶在一家銀行的存款本息最多為50萬元人民幣(外幣存款也算)。

  具體加入存款保險的正規軍LIST我就不在正文贅述了,反正你聽過的正規持牌銀行(包括農信社、村鎮銀行、直銷銀行)等都在其中,感興趣的可以私戳。

  在上海,28日當天有87家機構的4200多家銀行網點正式張貼了由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使用的存款保險標識。除了上圖這個大牌子,“愉見財經”走訪了一圈發現,還有一些銀行在營業網點內還放置了宣傳折頁小冊子,通過宣傳橫幅、電子屏等方式向儲戶展示存款保險宣傳標語“本機構吸收的本外幣存款依照《存款保險條例》受到保護”。

  除了網點的上述舉措,在各家銀行的個人網上銀行、手機銀行、微信銀行甚至是自助設備機顯示屏等電子服務渠道上,存款保險標識也做到了全覆蓋。

  小銀行的行銷手段

  一名銀行資產負債部人士跟“愉見財經”聊到,存款保險標識啟動工作當然要聲勢浩大,因為這可是醞釀了近3年的系統性工程。

  聽他說,早在2017年6月,央行辦公廳、穩定局和條法司就發通知要求各家銀行做好存款保險標識的使用準備工作,原本計劃17年底上線。當各家銀行準備工作都做的差不多了,卻趕上了一項更重要的政策——資管新規系列政策頒布。

  為了避免資管新規關於保本理財破剛兌的監管要求,疊加存款保險標識引發公眾不必要的誤解,存款保險標識相關推進工作被延後,直到2020年才重啟。

  從央行彼時設計存款保險標識的初衷看,是落實國務院有關存款保險制度規定的一項有力抓手。一方面可以提升公眾對存款保險的認知,保護存款人和參加存款保險金融機構的合法權益,但更重要的意圖在於:

  維護銀行業金融秩序和金融穩定。

  想想彼時的2017年,還真需要這麽塊“正規軍”存款保險認證牌牌。當時,在以北上廣深為代表的發達城市,P2P和互聯網金融增長勢頭還如日中天,各種“寶”類產品滿天飛,與“正規軍”的民營銀行、直銷銀行業等金融創新產品混為一談。

  在較為偏遠的村鎮地區,剛剛改製的農信社和被大行收購的不知名村鎮銀行,從網點看還不如鄉紳土豪辦的小貸公司氣派,究竟誰是“正規軍”,村上老百姓有時候還真傻傻分不清楚。

  我一讀者挺搞笑,說,存款保險標識好比陽澄湖大閘蟹的防偽認證。工農中建交這些大銀行當然人人都放心,但小銀行呢?蓋個戳對於小銀行們無疑可以起到信用背書的作用。

  所以,小銀行們一個個迫不及待擁抱存款保險標識啟用。“愉見財經”一西部地區某城商行朋友說,他們行領導正將標識啟用作為拉存款的行銷手段,要求大家加強推廣。

  “我們小行的APP還不如P2P的看著好呢,但是存款保險標識上線以後,小貸和互聯網金融機構絕不敢寫‘本機構吸收的本外幣存款依據《存款保險條例》受到保護’,否則就違法了,那對我們,就是個有效的拉存款保障了唄。”

  肉眼可見的,央行存款保險相關制度發布後,中小機構非常熱衷於此,甚至一度出現個別機構“搶跑”現象。(搶跑心情可理解,但動作上還是要聽央媽的,整齊劃一哈。)

  不過,此前央行部分省分行也提前從轄屬內選擇市縣,從11月7日起先行啟用存款保險標識,這就是為什麽我們看到部分中小金融機構已經先於28號將標識掛了出來,這不是假冒偽劣,也不是“搶跑”,而是另有規定。

  大銀行的甜蜜負擔

  信用級別較高的大行和股份行對存款保險標識的態度則截然不同。

  背後的道理不難理解。首先,大銀行本來就品牌好,認可度高,並不會因為多個logo加分,反而是給競爭存款手段更多的小競爭對手們加了分。

  工農中建交郵儲和股份行自身作為系統性重要金融機構已經受到國內央行、銀保監會和國際新巴塞爾三各種監管政策約束,防範風險能力本來就較強。

  其次,我一小心眼大行客戶經理朋友說,他怕有客戶本來存款百來萬的,可別因這“50萬受保”的存款保險標識一出,反而提醒了這些存款大戶,把錢分散成每家銀行50萬來存,那對他攬儲而言反而是壞事呀。

  所以恐怕,對於大行而言,存款保險標識是一項需要完成的監管任務而不是行銷賣點。

  “愉見財經”聽說一個有意思的花邊新聞,說對於擁有上萬網點的大行而言,為了滿足監管要求,28日當天現場施工安裝存款保險外立面標識牌肯定是來不及了,所以不得不提前安裝好,再拿一個遮蓋布蓋住。為了防止不知情的員工或客戶揭掉,又不得不專門安排人員盯守。

  為了進一步配合央行要求,很多銀行從總行層面做了更奇葩周密的部署。例如把巡視各網點ATM螢幕、智慧櫃台螢幕等渠道存款保險標識和宣傳語的落實情況納入神秘人檢查制度;將存款保險標識相關工作做成培訓課件和考試內容,以滿足央行對存款標識培訓的巡查考核等。

  要問銀行為何如此積極備戰?首先當然是因為這是好政策,大家都聽央媽的話啦;其次嘛,嘿嘿,那是因為央媽有著讓銀行們忌憚的“緊箍咒”,相比與不痛不癢的罰單警告,“愉見財經”偷偷說漏一嘴,央媽這次的核心抓手——是存款保險的保費。

  可不要小看這筆保費,我聽說,大行每年繳納的規模在十億級別,央媽有一套考核模型,針對各銀行的不同表現和配合程度微調費率。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費率上細微小數點變動,最終會導致銀行保費多繳少繳的真金白銀。

  所以尤其是對於存款規模較大的銀行而言,在當前降本增效大環境下,還是趕緊乖乖落實存款保險標識準時張貼吧。

  甄別存款的利器

  Y

  不過某個大中型行朋友還是挺愁,因為對於大銀行而言,存款保險標識啟動背後的深意遠不止於在網點掛牌那麽簡單。

  他說,與線下網點掛牌子印宣傳手冊相比,線上才是一大挑戰。例如,銀行此前零售、交易銀行、信用卡中心、公司銀行等各個業務條線,鋪在網銀、手機銀行APP、微信小程序、甚至是合作的第三方高校網站內的第二層產品頁面入口,究竟哪個產品受存款保險保護,可以打標識?

  表面上看是渠道技術問題,真要細細追究下去,還涉及銀行對底層資產和產品本質的摸底、排查和把控。一旦打了標識就要按照存款來剛兌,不打也就不能再用“類存款”的行銷噱頭了咯。

  最後“愉見財經”來給大家MARK幾個非常規的產品種類:

  1,結構性存款:保,但只有本金部分享受保護。

  2,信用卡帶儲蓄功能存款:保。

  3,大額存單:保。

  4,一些直銷銀行、民營銀行的智慧存款:保。

  5,自營理財:不保。

  6,代銷基金:不保。

  7,同業存款(當然和咱老百姓沒啥大關係):不保。

  總之,下次再有銀行業金融機構推薦存款產品時,一定要認準這個綠色的標識就準沒錯了。

  (本文作者介紹:財經評論員、主持人,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專委會研究員,上海金融青聯委員。微信公眾號:愉見財經。)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