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格力集團欲收購長園集團20%股權 新一輪母子之爭?

  格力集團欲收購長園集團20%股權 或將引起新一輪“母子之爭”?

  文/石雨峰

  在公布格力集團將對其發起要約收購5天之後,長園集團(600525.SH)於2018年5月16日連發5條公告,其中兩條是關於這次交易部分細節和最新進展,兩條是關於上交所對交易的問詢,另外一條則是關於某股東所持部分部分股權解除質押的公告。

  根據《長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要約收購報告書摘要》,格力集團擬以19.80元/股的價格要約收購長園集團除格力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外的其他股東所持無限售條件流通股264,935,431股,佔長園集團已發行股份比例的20%,所需資金總額為人民幣52.46億元,截至要約收購報告書摘要簽署日,格力集團已將10.50億元保證金存入登記結算公司上海分公司指定账戶。

  由於不確定在要約期間預受要約的股份數量能否達到生效條件(264,935,431),且交易尚需通過珠海市國資委、廣東省國資委等相關監管部門的審批及備案,因此本次要約收購能否實施仍有不確定性。

  關於要約收購的原因以及更多細節,《商學院》記者於5月16日下午向格力集團發言人詢問,但截至發稿對方並未回復。

  交易引來上交所問詢函

  2018年5月15日,長園集團收到了上海證券交所發出的《關於對格力集團要約收購報告書摘要的資訊披露問詢函》,問題涉及收購目的、資金來源、同業競爭、失敗風險等。

  要約收購報告書摘要對收購目的的解釋是,格力集團進行這次收購是因為其看好長園集團未來的發展前景,旨在加強對長園集團的戰略投資和戰略合作,同時格力集團擬利用自身優勢資源,進一步促進長園集團的穩定發展。另外,這次要約收購不以終止長園集團上市地位為目的,即屬於部分要約。

  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預受要約的股票申報數量低於長園集團總股本的20%,格力集團將不接受所有預受股份,且格力集團的一致行動人金諾信、格力金投將計劃在要約期屆滿之日起6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大宗交易等方式,減持其合計持有的長園集團全部股份。也就是說,如果買不到想要的份額,格力集團就不會正式發起收購。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長園集團目前尚無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其第一大股東深圳市藏金壹號投資企業(有限合夥)及一致行動人持股24.30%, 第二大股東深圳市沃爾核材股份有限公司及一致行動人持股16.05%,若收購完成,格力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將持有長園公司22.05%的股份,可能會成為控股股東。因此上交所在問詢函第一條中就要求披露本次要約收購是否以謀求控制權為目的以及對控制權的影響。

  記者還了解到,李嘉誠家族旗下的長和投資曾是長園集團的大股東,2013年長和投資撤資減持後,長園集團管理層試圖進行管理層收購,卻被沃爾核材舉牌,由此開始了一場長達4年之久的股權之爭,這也是長園集團沒有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的原因。直到2018年1月,雙方才達成和解,沃爾核材通過轉讓減持長園集團7400萬股股份,佔長園集團總股本的5.58%,不過沃爾核材至今仍是長園集團的第二大股東。

  至於是否會預受格力集團的要約收購,沃爾核材相關負責人在《商學院》採訪時表示,“目前不便透露更多資訊,一切以公告為準”。

  收購或將引發“母子之爭”?

  由於長園集團的主營業務包括與電動汽車相關材料及其他功能材料,所以這次收購再次引起了業界關於“格力造車”的猜測。長園集團董事長許曉文於5月15日下午對外表示,在格力正式發起要約之前,雙方已經進行了充分的談判,格力集團主要看中長園集團在新能源汽車以及智能裝備業務上的發展。

  長園集團2017年年報顯示,長園集團2017年營業總收入為74.33億元,其中智能工廠裝備和與電動汽車相關材料及其他裝備分別佔32.71%和27.41%。許曉文還表示,“長園集團管理層歡迎格力集團入股,未來雙方將會在新能源汽車、智能裝備業務發展上形成合力,格力集團進駐後不會敢於管理層對公司治理。”

  眾所周知,格力集團旗下子公司格力電器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早有布局。2016年,由於股東反對,格力電器收購珠海銀隆未果,隨後董事長董明珠以個人名義對珠海銀隆進行了投資。不過許曉文對媒體表示,長園集團與珠海銀隆之間沒有合作,董明珠也沒有參與這次格力集團與長園集團的談判。

  格力電器在2017年年報中提到,“格力電器將在以冷氣機產業為支柱的同時,大力拓展智能家居、智能裝備、精密模具、新能源技術等多項產業。”而其中智能裝備和新能源技術則與長園集團的主營業務有重合之處。因此上交所在問詢函中也要求格力集團就可能存在的同業競爭問題進行說明。

  格力電器市場部部長陳自立告訴《商學院》記者,這次收購是集團層面的事情,暫時不會對格力電器產生影響。

  但家電產業觀察家劉步塵認為,這次事件的主要看點就在於格力電器和長園集團的業務布局存在重合,“在格力電器已有相關領域布局的情況下,格力集團為什麽不通過格力電器對長園集團進行收購呢?”

  劉步塵表示,出現這種集團收購對象和子公司業務方向出現重合,說明格力集團和格力電器的溝通出現了問題,格力集團在計劃進行這次收購時,根本沒考慮格力電器和董明珠的感受。“大家都在擔心這會不會引起新一輪的‘母子之爭’。”劉步塵說道。

責任編輯:孫劍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