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別說愛滋病與你無關,它也許就在你身邊 | 周末漲知識

2018年12月1日是第31個「世界愛滋病日」,今年我國宣傳主題是「主動檢測、知艾防艾、共享健康」。

前段時間,微博上一則關於「愛滋病渣男炫耀又感染一名大二女生」的話題引起熱議,更有網友稱「這根本就是在犯罪」。

事件引起公憤的同時,也讓大家開始重新了解愛滋病、重視愛滋病,知道了愛滋病離我們並不遙遠。

這種曾讓許多人談之色變的疾病,究竟從何而來?如何傳播?又是怎樣進行治療的呢?今天CD君帶大家再次梳理一下每個人都應該知道的愛滋病知識。

1 、 愛滋病現狀

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大約有3670萬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其中超過一半的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愛滋病病人已經接受了高效的抗逆轉錄病毒治療,通過抗病毒治療可以使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愛滋病病人像慢性病病人一樣生存下來。

愛滋病病毒感染的女性如果有生育意願,只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範的母嬰阻斷,也可以生育健康活潑的孩子。

但是,愛滋病依然是威脅人類健康的大殺手,疫情形勢依然嚴峻。截至2018年9月底,全國報告存活感染者85萬。我國愛滋病疫情總體在全世界處於低流行水準,疫情分布有地區差異。

2 、 從何而來?

提到愛滋病的來源,不得不從那個大名鼎鼎的「0號病人」說起。

1981年夏末,美國紐約同時有八名男子患上了一種罕見的免疫系統疾病,隨後全美各地出現了更多患者,他們有一個共同點——都是同性戀男性。處於惶恐狀態的醫學界隨即給這種疾病安了一個名字:同性戀相關免疫缺陷症(gay-related immune deficiency),美國的普通民眾則直接叫它同志癌(gay cancer)。

就在醫學界對這種免疫系統疾病一籌莫展的時候,1982年,一位名為蓋爾坦·杜加(Gaetan·Dugas)的患者站了出來,積極配合,主動列出了他72位性伴侶的名單,大大推動了研究進程。同年9月,這種疾病有了它的現代名稱:獲得性免疫功能喪失綜合征,簡稱愛滋病(AIDS)。一年後,科學家們找到了引起愛滋病的元兇——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即我們常說的HIV。

在報告中,杜加被稱為病人o,因為o和數字「0」長得很像,於是杜加被誤讀成了愛滋病的「0號病人」,即愛滋病的源頭。在之後的30年裡,杜加一直被大眾認為是愛滋元兇,直到2016年發表在《自然》期刊的一篇論文表明,杜加的病毒更像是後來變異的HIV,也就是說,HIV病毒早就存在於美國大地了。

關於HIV的起源,坊間流傳著三種假說:自然說、醫源說和人為說。但隨著研究和調查的深入,自然說得到了更多科學家的肯定。研究人員認為HIV—1來自於非洲黑猩猩,而HIV-2來自於非洲黑白眉猴。科學家們進一步確定,愛滋病傳播的主要禍首HIV-1病毒M組非常有可能來自於剛果民主共和國的首都金薩沙。而最早出現的HIV病毒大概在20世紀初。

由於歷史上的戰爭、奴隸貿易等原因,上世紀的非洲輸血活動、性交易盛行,成為滋養和傳播病毒的溫床。於是,HIV終於穿過山和大海,從剛果河畔到達了美國大地,從此,愛滋病的現代史拉開帷幕。

3 、 如何傳播?

HIV病毒主要存在於感染人群的血液中,體液及母乳中。含有HIV病毒的體液可以通過皮膚上的傷口進入血液中,並通過攻擊CD4細胞破壞人體的免疫系統,使人體更容易感染各種病菌。CD4細胞是我們血液中的免疫細胞,幫助我們抵禦病菌,防止感染肺結核,流感等疾病。

人體在感染HIV病毒的2-10年甚至更久以後,免疫系統遭到毀滅性破壞時,愛滋病毒(HIV)會發展成為愛滋病(AIDS),繼而出現感染、腫瘤等體征。在這期間,感染者可能會經歷一個長時間的無癥狀感染期,期間沒有任何不適癥狀。所以在沒有發病時,病毒攜帶者可以像正常人一般生活幾年甚至幾十年。

愛滋病毒的傳播只有三種途徑,即性傳播、血液傳播和母嬰傳播。

沒有保護措施的性交,輸血及注射血液製品、使用被感染了的針頭是感染愛滋病毒的主要途徑。證據表明,愛滋病不會通過空氣、水或者一般的接觸進行傳播,唾液、汗液、眼淚也不是傳播介質。

因此,以下途徑不會感染愛滋病毒:

與HIV陽性患者呼吸同樣的空氣;

在HIV陽性患者之後接觸馬桶或門把手;

與HIV攜帶者擁抱、接吻或握手;

與HIV攜帶者共用餐具;在健身館共用健身器材。

值得我們注意的是,雖然愛滋病毒可以通過母嬰傳播,但並不是HIV陽性的母親生出來的寶寶一定也會攜帶愛滋病毒。

母嬰傳播主要是圍產期傳播,孩子在通過產道時可能經摩擦、接觸羊水和血液而傳播,另外是通過母乳餵養傳播。這不禁讓CD君聯想到最近因「基因編輯嬰兒」遭質疑批評的賀建奎在採訪中稱,自己的初衷是幫助愛滋家庭孕育健康的後代。

這個看上去冠冕堂皇的理由實際上很難成立,因為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們已經有了經濟高效的手段幫助HIV感染者生育孕育健康的後代,並不用藉助未知而高風險的人類基因編輯技術。

對HIV陽性的母親來說,HIV存在於血液、羊水等體液中,所以在分娩時要求醫護人員儘可能避免一系列損傷性操作,包括陰側切、人工破膜、使用胎頭吸引器或產鉗助產等損傷性操作。此外,最好不要母乳餵養。HIV感染母親要終身接受抗病毒治療,寶寶出生後,要儘早使用抗病毒藥物。

4 、 如何治療?

事實上,自二十一世紀以來,隨著大量創新藥物和新療法的湧現,愛滋病早已不再是無藥可救的不治之症了。

1病毒抑製可接近正常的壽命

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如果從早期開始持續接受抗逆轉錄病毒療法,可以實現病毒抑製,從而保持「健康」,並保持接近正常的壽命。

據BBC中文網報導,接受正確治療的愛滋病毒攜帶者的壽命正在變得越來越長,其中約有一半愛滋病毒攜帶者的病毒得到抑製,意味著他們體內的愛滋病毒的數量已經是常規血液檢測限度以下了。而這樣的愛滋病毒攜帶者,即使與他人發生性關係,也基本上不會將病毒傳播給伴侶。甚至,對於有生育計劃的病毒攜帶者,藥物控制也可以幫助他們生下健康的寶寶。

▲圖/視覺中國

可以這樣講,目前通行的傳統的抗逆轉錄病毒治療(Anti-RetroviralTherapy,ART)就已經可以實現某種意義上的愛滋病的治癒。

2阻斷葯和預防葯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的是,HIV是有阻斷葯的,也稱暴露後預防用藥,英文名稱PEP。和愛滋病人發生性關係後後,2小時內及時進行預防性用藥的效果最佳,阻斷成功率在99%以上。隨後成功率會開始逐漸下降,但72小時內仍有較高的成功率,被稱為黃金72小時。

不過國內目前只有相關的實驗項目,臨床方面並沒有被允許使用。

暴露前預防用藥,2012年7月被美國食葯監局批準成為一種防艾手段。高危人群可以通過連續每天或間隔服用單一的或復方的抗病毒藥物,預防愛滋病毒感染。

在今年10月27日,中華醫學會發布的2018版《中國愛滋病診療指南》中,首次增加了暴露前預防和非職業暴露阻斷的內容。

3免疫療法

當然,一直以來,科學家也都在思索完全治癒愛滋病的創新療法。其中,免疫療法就是近年來脫穎而出的一匹黑馬。這種療法是通過設計出一種能特異性尋找並結合HIV的T細胞受體,同時指導T細胞殺死HIV感染的細胞。而患者只需要提供足夠的血樣讓科研人員將其中的T細胞分離,再將特異性識別HIV的受體導入到T細胞的表面後進行回輸。

2018年9月26日,《細胞》子刊發布了美國一機構的應用免疫療法治療愛滋病的I期臨床試驗初步結果,證實了該療法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4中國科學家發明CATR-T療法

11月20日,武漢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健康學院張同存、顧潮江兩位教授收到國家知識產權局寄來的發明專利證書,發明名稱是「一種治療HIV(愛滋病病毒)感染的嵌合抗原受體的重組基因構建及其應用」。這是全球首個「應用CAR-T免疫細胞治療愛滋病」的發明專利。

CAR-T免疫細胞治療愛滋病的方法是一種「基因工程改造治療」手段,即先採集患者的血液,分離出T細胞,在體外運用基因工程手段重新設計CAR-T細胞,並大量擴增到上十億、上百億個,然後輸回患者體內。該CAR-T細胞在體內能特異識別並摧毀被HIV感染的細胞,中和血液中的HIV。

據介紹, CAR-T免疫細胞治療愛滋病,不僅能中和血液中的HIV,而且還能殺死潛藏處於休眠狀態已感染HIV的細胞,與抗HIV藥物聯合應用,將有望徹底治癒愛滋病。

5基因療法

據估計,全球約有1%的人對HIV具有天然的免疫,原因是編碼CCR5的基因存在一種基因突變。CCR5是免疫細胞表面的一種蛋白,HIV藉助該蛋白進入細胞體內並感染。具有CCR5基因突變的個體缺乏CCR5蛋白的一部分,使得HIV無法與之結合。


如果人為地進行基因編輯,去除了「CCR5」基因片段上的32個鹼基片段(基因的基礎組成),使其便成為「CCR5 Δ32」,最終影響生成的蛋白質物質,從而,在理論上,使人對愛滋病免疫。

這也是不久前轟動的「基因編輯」新聞的原理。

但是,除了倫理缺陷,這種基因編輯技術尚未成熟,副作用和效力都尚屬未知,這使得該療法的安全性與有效性大打折扣。

希望仍在,願所有愛滋病人能保持一貫的信心,堅持用藥,勝利的曙光也許就在明天出現。

相關推薦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