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節氣養生|立夏啦~這份「養生筆記」你值得擁有!

立夏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夏季的第一個節氣,表示盛夏時節的正式開始,也標誌著自然萬物由「生」到「長」的一個轉折

立夏三候

第一候,螻蟈鳴。螻蟈叫表示夏天慢慢到來了。

第二候,蚯蚓出。蚯蚓生活在潮濕陰暗的土壤中,當氣象轉熱的時候,蚯蚓也出來來了。

第三候,王瓜生。在立夏時節快速攀爬生長,於六、七月還會結出紅色的果實

五月的驕陽,帶著夏的狂傲,驕躁整個世界。

五月的驕陽,帶著年輕氣盛,讓人大汗淋漓。

這個時候,怎麼不扎心,

心情也不經意間變得躁動起來……

忍住…忍住…千萬別狂躁,三千道藏有雲,哦不!四季養生有雲:春養肝,夏養心,秋養肺、冬養腎。您這一燥,可就中招啦!

養生法則一:養陽養心、別動「心」氣

中醫認為「心為一身之主,臟腑百骸皆聽令於心,故為君主。」心主神,為神明之用。

四季中,夏天屬火,火氣通心,加上氣候炎熱,汗液外泄,易耗傷心氣,令人煩躁不安。所以,立夏養生要注意「養心」。中醫所說的「心」,除了心臟外,還包括心理因素。

因此,夏季養生就是養心、養性,保持寧靜淡泊的心境,戒驕、戒躁,避免心火內生,所謂「心靜自然涼」。

養護心臟,宜靜少動

每到夏季因發火生氣引起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壓升高,甚至引發猝死的情況並不少見,立夏時節可多做些安靜的事情,調節精神,保持心情舒暢。

專家表示,「立夏」時節要做好「精神養生」多做安靜的事情,如繪畫、書法、聽音樂、下棋、種花、釣魚、散步逛公園放鬆身心等。

養生法則二:補益氣陰、健脾除濕

立夏後,暑、濕當令,且常夾有火熱之氣。

暑為陽邪,性炎熱、外散,易傷津耗氣。此時,人體大多偏虛,出汗多,常感口渴、疲乏,是氣陰兩虛的典型表現,故夏天常用益氣陰、生津之品。氣象越熱,越要注意保護正氣。

濕為陰邪,濕性重濁,易阻遏氣機,損傷陽氣。經常感覺胃口不好,容易腹瀉,出現舌苔白膩等濕邪較重的癥狀,所以應經常服用健脾利濕之品。切勿過量貪食生冷食物,以保護好脾胃。

播放GIF

養生法則三:清熱消暑、補養肺腎

夏氣象溫高,暑熱邪盛,人體心火較旺,類似於菊花、薄荷、金銀花等偏於辛涼浮散之物具有清熱解毒清心火之效。

夏天心火旺而肺金、腎水虛衰,選用枸杞子、桑葚、五味子等泡水飲用可防出汗太過,耗傷津氣,補養肺腎之陰。

晚睡早起,切記午休

立夏後,人們起得早,而晚上睡得晚,易造成睡眠不足,所以要增加午休。

午睡時間一般以半小時到1小時為宜,時間過長下午會沒精打采。睡覺時不要貪涼,避免在風口處睡覺,以防著涼受風而生病。

中午不能午休的話可以聽聽音樂、閉目養神30-40分鐘左右。

梳「五經」,養全身

梳「五經」也稱「拿五經」。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首」,梳頭「拿五經」可以刺激頭部的穴位,可緩解疲勞,調節神經功能,新陳代謝。

○ 操作:每晚用雙手代替梳子,五指張開,分別點按人頭部中間的督脈,兩旁的膀胱經、膽經,左右相加,共5條經脈,梳3~5次,每次不少於3~5分鐘,睡前可以再做3次。

○ 功效:經常梳頭,使人的面容紅潤,精神煥發,還能防治失眠、眩暈、心悸、中風等。

按穴拍「窩」,清心火

按摩穴位也是清心火的好辦法。頭部的神庭、百會和太陽穴,手上的合谷穴以及腳背上的太沖穴,均有調整肝經氣血運行、降心氣的作用,特別適合工作忙碌一天后用來放鬆身心。

多拍打身體各處的「窩」,也可幫助解熱去火。

○ 比如腋窩,俗稱「胳肢窩」,這裡的穴位叫極泉,此穴位於腋窩有脈搏的地方。

○ 比如胭窩:位於膝關節的後方,屈膝時呈菱形。如果有中暑跡象,可拍打胭窩。


立夏三個養生食療

夏季陰雨不斷,空氣中濕度較重,易感濕邪。會產生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脘腹脹滿、四肢不溫等脾病。所以飲食宜清淡,少油膩,少生冷。

三黃飲

做法:黃豆50克煮至半熟,入黃瓜1條煮爛,入蜂蜜30克稍熱,吃豆瓜,喝湯。

功效:清熱解暑,可預防中暑,治療咽喉乾痛

三豆飲

做法:綠豆100克、赤小豆50克、白扁豆30克,加水煮爛喝濃汁。

功效:清熱解暑,利水健脾。適用於暑濕吐瀉。

桂圓粥

配料:桂圓25克,粳米100克,白糖少許。

做法:將桂圓同粳米共入鍋中,加適量的水,熬煮成粥,調入白糖即成。

功效:補益心脾,養血安神。尤其適用於勞傷心脾,思慮過度,身體瘦弱,健忘失慮,月經不調等症。

注意:喝桂圓粥忌飲酒、濃茶、咖啡等物。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