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超級真菌」言過其實,不必恐慌也不能輕視

近日,有媒體報導,耳念珠菌被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列入「緊急威脅」名單。被媒體冠以「超級真菌」的耳念珠菌,最早在2009年由日本學者在耳道中分離出來。2016年11月,美國疾控中心官網報告,耳念珠菌造成該國至少13人感染。自此,該網站開始定期更新感染病例,最新數字已經超過600例。目前,全球已有約30個國家出現耳念珠菌感染病例,已有報導的死亡率為33%~60%。

「超級真菌」言過其實,不必恐慌也不能輕視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培養皿中的耳念珠菌菌株。圖片來源/美國CDC官網

都稱作「超級真菌」不嚴謹

隨著美國、歐洲等國家和地區陸續分離出耳念珠菌,並發現部分菌株具有多重耐藥性,其在醫院環境下具有很強的克隆傳播性,容易造成集中暴發等特點,「超級真菌」的名頭叫得越來越響。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皮膚性病科主任醫師、北京大學真菌和真菌病研究中心博士生導師劉偉教授表示,耳念珠菌不同菌株在細胞形態、毒力和致病性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差異性,將其籠統地稱為「超級真菌」並不嚴謹。「即使是日本分離出的第一株耳念珠菌,也並沒有那麼兇險,對多種抗真菌藥物均敏感。我國目前已確診的耳念珠菌感染,均表現出了類似的特點,並未表現出對多種抗真菌藥物耐葯,而且沒有因感染而死亡的病例出現,公眾沒有必要恐慌。」

我國耳念珠菌感染病例報導均在2018年,共有18例。2018年5月,國際學術期刊《新現微生物與感染》發表北京大學醫學部檢驗學系主任、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王輝教授,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黃廣華研究員團隊的研究成果,對我國分離出的第一株耳念珠菌進行科學描述。研究發現,與多個國家報導的多重耐葯菌株不同,該菌株對臨床常用的抗真菌藥物敏感,而且硫酸銅對其具有很強的生長抑製效果。

此後不久,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尚紅及其團隊在同一期刊發表文章。在相關回顧性研究中,尚紅團隊對35株「希木龍念珠菌」進行了重新鑒定,這些菌株全部來自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期間該院15位住院患者的臨床標本。結果顯示,這些被「誤診」的念珠菌均為耳念珠菌,而且這些菌株隻表現出對氟康唑耐葯,對多烯類和棘白黴素類藥物均敏感。同年12月,軍事醫學科學院再次報導2例耳念珠菌感染病例,均為重症監護病房早產新生兒病例,這2株菌株同樣隻對氟康唑耐葯。

王輝表示,除了中國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回顧性研究為既往病例外,其餘3例感染病例均為實時監測發現的,相關醫療機構均及時採取感染防控措施,並未發現耳念珠菌的傳播和對醫院環境的汙染。

「超級真菌」言過其實,不必恐慌也不能輕視

耳念珠菌確實與眾不同

王輝表示,耳念珠菌與希木龍念珠菌親緣關係比較近。「目前,全球對耳念珠菌的研究人群大多數來自醫療機構,其在社區的流行病學研究尚屬空白。」王輝介紹,英國曾有一家醫院針對2200餘名入院者開展耳念珠菌篩查,僅發現一名患者攜帶耳念珠菌,但並不能排除該患者通過其他醫療環境獲得。「因此基本可以認為,耳念珠菌在社區環境中的發生率很低。」

有研究表明,耳念珠菌在潮濕或乾燥的表面上能至少生長7天,在塑料表面可持續存活至少2周。王輝表示,耳念珠菌不僅可以在患者腋窩、腹股溝、鼻、口咽部等多個部位定植,還能在床欄、地板等多種物品表面存活,對共用醫療器械造成汙染。這種幾乎「全能」型的環境適應能力和長時間存活能力,是耳念珠菌與其他念珠菌的不同之處。

王輝表示,現有研究表明,耳念珠菌感染主要發生在具有嚴重基礎性疾病的長期住院患者中,可以引起血流、尿路、手術創面等感染。儘管耳念珠菌的致病機制並未被完全闡明,但其致病性與白念珠菌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其整體毒力弱於白念珠菌。有專家表示,引發耳念珠菌感染的外部環境因素與其他致病念珠菌基本相似,相關危險因素包括內置導管、侵入性醫療操作等。耳念珠菌感染的患者大多同時存在其他基礎疾病,包括糖尿病、膿毒血症或血液感染、惡性腫瘤、心血管疾病等,這進一步增加了病人的死亡風險。

「耳念珠菌的耐藥性很可能並不是『天生』的,這可能與抗真菌藥物的廣泛使用有一定關係。」但劉偉表示,藥物並不一定全部來自醫療臨床,「與醫學藥物化學結構比較接近的農藥,同樣可能誘導真菌出現耐藥性,如歐洲煙麴黴耐葯就與農藥濫用有關」。

對於耳念珠菌感染的治療,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建議,對於成人和大於兩月齡的兒童,經驗性使用棘白菌素類藥物治療,例如卡泊芬凈、阿尼芬凈和米卡芬凈;對於小於兩個月的兒童,使用卡泊芬凈和米卡芬凈,減少用量。但鑒於不同國家來源的耳念珠菌有很大差異,專家指出,實際治療還需以臨床具體情況為準。王輝表示,我國發現的耳念珠菌均有有效藥物可用,「一般棘白黴素類藥物作為一線藥物使用,但具體用藥應以患者具體的感染類型和葯敏檢驗結果為依據」。

加強早期監測謹防「漏網」

「10餘年間,我國覆蓋230多家醫院的病原性真菌監測網路並沒有監測到耳念珠菌。在全國ICU病房念珠菌血症的前瞻性多中心臨床研究中也沒有分離到這種真菌。」劉偉表示,這至少從一個側面證明,耳念珠菌在我國的流行並不廣泛。

但尚紅團隊在論文中指出,由於這一新型真菌容易被誤鑒定為其他真菌,該真菌真實的流行情況可能被低估。「這種觀點是有一定道理的。」劉偉表示,從全球範圍看,「檢驗技術沒能及時更新,也確實存在讓這種新型真菌『漏網』的可能」。

王輝表示,在醫療機構臨床實驗室,大多通過生化和質譜兩種技術手段來鑒定致病性真菌,但這兩種檢測技術均對設備的資料庫具有很強的依賴性。「2017年以前,由於人們對耳念珠菌的認識有限,大多數實驗室常用自動化檢測系統資料庫中並沒有耳念珠菌,使其很容易被錯誤鑒定為其他相似念珠菌。」王輝說,目前絕大多數廠家均已對自動化檢測系統進行了更新,在資料庫中添加了耳念珠菌數據,臨床生化和質譜鑒定也將逐步覆蓋這一新型真菌。

儘管我國已發現的耳念珠菌並沒有嚴重耐藥性,國內也沒有大規模集中暴發的情況出現,但王輝表示,我國醫療機構不能對耳念珠菌掉以輕心。當前,我國醫療機構急需開展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檢視院內致病性真菌檢測系統是否能夠鑒定耳念珠菌,同時要提高早期診斷、早期監測的意識。「一旦發生首例感染,要及時採取嚴格的院感防控措施,患者要隔離,醫務人員要嚴格洗手,使用含氯消毒液對共用醫療器械和環境進行消毒和清潔等。」

劉偉同樣建議,我國應儘快組織具有相應資質的實驗室開展針對耳念珠菌的研究,以客觀的實驗數據為依據,科學嚴謹地制定發布監控指南,加強醫療機構對耳念珠菌菌種的鑒定、藥物敏感性監測,以及病原性真菌耐藥性相關的研究,進一步開發簡便快速、特異性強的檢測方法。

文:健康報首席記者 劉志勇

編輯:管仲瑤

審核:曹政

點擊下方圖標,您的贊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