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重慶版“寂靜之地”:天星橋正街7號附5號

一場大規模怪物入侵發生,人們一旦發出聲響,瞬間會被怪物抓走,幸存的一家人光腳走路,使用手語,時刻保持安靜,適應全新生存法則……這是美國電影《寂靜之地》的劇情,這部正在熱映院線影片,所要表達的,正是危難之時,人們迸發的人性、親情、責任的力量。

今天,我們要講述的人物並非虛構,就生活在我們身邊,她站在僅有幾平方米的“寂靜之地”,用眼睛、心靈、雙手,感受世界帶給她的挫折、溫情、希望。

羅小紅和她的餅攤

無聲餅攤

沙坪壩區天星橋正街是一條歷史老街,居民集中,商鋪緊湊。今年5月4日起,老街居民樓裡的一位80後媽媽,開啟了她的擺攤生活——賣梅乾菜扣肉餅。

她的攤位,就是她朝向陽光和希望的“寂靜之地”——天星橋正街7號附5號。

實際上,在有聲的世界裡,那是一處無聲餅攤。

大約在天不亮的凌晨4時左右,她就要起床張羅餅餡了。先用溫水,揉好一塊塊軟硬適中的麵團,醒在一邊。把每一片梅乾菜泡淨、除沙、切細,再把五花肉製成的扣肉手工刀碎,越碎越好。最後,她會把梅乾菜和肉泥攪拌均勻,加入秘製調料。

羅小紅正在做梅乾菜扣肉餅

羅小紅擀麵做餅

差不多清晨6時的樣子,她的餅攤就會開啟營業。烤爐、推車、鍋碗瓢盆齊齊上陣。

“老闆,來一個餅!”18日清晨7時左右,好幾位顧客趁等公交間隙,跑過來買餅。她在我們眼裡,她始終保持微笑,卻沒有開口說話,沾滿麵粉的手指,一次又一次指向推車上方的掛牌,上面清楚標注著5種口味:黑胡椒味、香辣味、沙拉味、番茄味、原味。同時,人們也注意到了掛牌上另一處字眼:聾啞人創業。

羅小紅熟練的用手指向攤位上的牌子與客人交流

等車顧客就在羅小紅的餅攤前邊吃邊等

喜歡原味餅的顧客總是居多,她的手法已經很嫻熟,麻利的把麵團揪成面劑子,稍稍壓扁,包入梅菜扣肉,再把面皮逐一封口,認認真真捏嚴實,小心翼翼把皮再擀圓平,迅速刷上一層水,放入秘製烤爐翻烤……大約3分鐘左右,酥中帶勁、肥而不膩的餅子,就能遞在顧客手中。

剛烤出來的原味餅子

她的餅每張賣5元,順道搭售熱稀飯,每碗2元,配菜是涼拌黃瓜、脆花生、醃製大頭菜、泡豇豆。

在人潮擁擠的大街上,車輛穿梭不停,從太陽升起到日落,只有她自己最明白,無聲世界裡的種種體會。

那是一幅動人的畫面。

羅小紅的餅攤就是一個屬於她的無聲世界

第三個媽媽

她願意真實面對每一個人,甚至拿出隨身攜帶的身份證,告訴眾人她的名字:羅小紅,廣東省興寧龍田鎮人,今年33歲。

見到羅小紅那天,幾平方米攤位上,總有一個老人無聲在陪伴。老人忙裡忙外,幫羅小紅翻餅、攬客、打包、擦油漬,外人第一眼看來,直覺便是羅小紅的親生母親。

其實不然,熱心居民告訴我們,老人與羅小紅沒有一絲親戚關係。老人名叫張正濤,重慶人,今年74歲,同為聾啞人,培養了兩個公務員兒子,是她鼓勵羅小紅自謀生意。最終,羅小紅聽了她的勸,借來2800元錢,開啟了自己嶄新生活。

在羅小紅心裡,她是生命裡的第三個媽媽。

今年74歲的張正濤,同樣也是聾啞人,每天都會來羅小紅的餅攤幫忙,羅小紅稱她為自己的第三個媽媽。

我們嘗試去想象,萍水相逢的兩個人,在無聲世界裡彼此扶持,甚至午後同吃一碗便當的畫面,會是怎樣一番溫情……

羅小紅有兩個哥哥、一個妹妹,她和妹妹天生是聾啞人,親生母親在老家,時刻牽掛她。她為什麽在重慶生活?一切緣起於2010年,通過網絡聾啞人QQ群,她結識了同是聾啞人的重慶人楊智全,整整大她12歲。

起初,她膽子挺大,獨自一人來重慶相親。見面後,她害怕網絡交往不真實,回到家鄉。沒想到,在機械廠當工人的楊智全,並沒有放棄給她幸福。兩年交往中,通過網絡噓寒問暖,有好吃的、好穿的就往她這寄,攢夠錢就去探望羅小紅。經歷過風雨,才知真情可貴,2012年,羅小紅嫁到了重慶。

對於羅小紅來說,不幸的是,2014年,兩人的女兒楊潔如來到這個世界,遺傳了聾啞的缺陷。可幸運的是,她的第二個媽媽、婆子媽,待她如親生,不刁難、不責怪。楊潔如在重慶一所聾啞學校上學,年過八旬的婆子媽,主動照顧孫女起居、接孫女上學放學……

問及愛人對你好嗎?羅小紅總立起大拇指,或擺出一個掃地的姿勢,表達愛人為她分擔家務的好。重慶,帶給她幸福。

用手勢與客人交流的羅小紅

特殊顧客

其實,我們也是慕名而來。羅小紅的小餅攤,被熱心人通過圖文方式傳播至網絡,短時間內,她成為這座城市的網紅。

開業半個月來,羅小紅除去成本,每天最多能掙100多元,通常每天掙80來元。這筆收入,減輕了這個家庭部分負擔。

羅小紅與顧客無聲交流

實在有客人不能交流的,羅小紅就用沾著灰面的手,拿著手機打字給客人看。

在與羅小紅交流的幾小時裡,我們驚訝發現,她的顧客群當中,一部分特殊顧客同為聾啞人。他們幾乎是第一次見面,相互手語溝通,他們手持殘疾人優惠公交卡,從江北大石壩、渝北回興、渝中大坪等地聚在這裡,年紀普遍在50—68歲之間。

細細一問,這些顧客當中,既有恩愛的聾啞夫妻,也有包裝廠、搪瓷廠退休老工人,還有圖書館退休管理員,大部分來自重慶市陽光520志願者協會。據說,該協會志願者多達600餘人,愛心接力不停在蔓延。

尤其是耳朵上帶著助聽器的志願者王慶,充當現場手語翻譯員,極力為每一個關心羅小紅的人,講述羅小紅的故事。

重慶市渝中區陽光520志願者協會副會長王慶帶著助聽器,他也經常來幫助羅小紅。

高峰一過,顧客明顯少了。照顧羅小紅生意的志願者,總會回歸各自生活。人來人往的世界,羅小紅總要面對這個事實。

她通過手語告訴王慶,有些時候,她也覺得心累,尤其雙腳站得酸疼的時候,但她必須得堅持站著,因為這是養家糊口的工作。她的笑容裡不帶雜質,我們與她眼神交匯的時候,總能體會到一股暖流。

王慶說,羅小紅曾在家鄉做過洗頭按摩工作,嫁到重慶後,楊智全不願讓她勞累。賣餅創業的心思,是好心人傳遞給羅小紅的求生力。

“她太年輕了,不能放棄生活。”王慶想要表達的,正是從無聲世界裡走過來的人,對羅小紅的滿心祝福。

羅小紅的小餅攤就是一個縮小版的無聲世界

慢慢來

羅小紅的做餅手藝,是她專程乘坐火車去成都學的,那是聾啞群裡的手藝人,免費教給她的一技之長。

對於羅小紅來說,創業生活一切剛剛開始,她要把每一份感激和鬥志,填充在每一張熱餅裡。她拍拍胸脯,通過手語,要王慶一定傳達給大家:一切慢慢來,她相信會有好結果。

是的,生命還長,奮鬥不息,慢慢來。

在羅小紅的攤車裡,我們發現了一張白色紙條,上面的內容同樣給人溫暖:“有城管來問的時候,請你打這個電話,我們可以幫忙解釋。”這是沙坪壩區小正街社區便民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留下的。

原來,羅小紅的攤車,擺在了當地居民樓的公共地道區域。在各方幫助下,羅小紅的餅店持續下來,社區人員也好、志願者也好、有關部門也好,都在為她想辦法,他的未來,將會走上正規的創業之路。

臨行前,王慶說出這樣一句話:“你知道嗎,無聲世界裡的人,總關注著屬於他們自己的人和事。羅小紅的新聞一出,對這些人來說,是一種莫大的鼓舞,是正常人難以想象的收獲感。”

如果不是走進了這個小小餅攤,我們或許很難感受到這股團結的力量。

羅小紅在自己的無聲世界中堅韌前行

(投稿爆料請加微信:mxw966988)

——END——

上遊慢新聞—重慶晚報首席記者 李琅/ 文 記者 錢波 /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