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武漢金銀潭醫院公布早期感染情況:死亡率15%;現在全國約3%

- 編者按 -

對於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疫情,國內外學術界正在進行一場接力賽。1月24日,《柳葉刀》及其子刊刊發新型冠狀病毒專題,此專題論文分別從臨床症狀、傳播方式(追蹤家庭研究)、全球健康問題、信息透明化的重要性闡述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的相關信息。武漢金銀潭醫院首次公布了對41位患者的臨床結果,其中13例(32%)患者被送入ICU,有6例(15%)患者死亡。而根據1月24日的數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死亡率為3.1%。當然,有關新型冠狀病毒,這只是一個初步的臨床結果,需要更多的深入研究。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教授金冬雁表示,這一篇論文提供的信息也較有限,“臨床特徵分析方面信息量不足,沒有動態資料。流行病學方面也缺少與華南海鮮批發市場接觸的細節。兩方面都只是流水账式地提供了一些基本素材。最重要信息也許表明病死率不低”。

撰文 | 秦芳菲 邸利會

責編 | 葉水送

●  ●  ●

1月24日,柳葉刀在線發表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研究的論文,《柳葉刀》及《柳葉刀-感染病學》同時推出“冠狀病毒”專題https://www.thelancet.com/coronavirus包括兩篇研究論文、兩篇評論及一篇社論。

這次是柳葉刀有史以來發表文章最快的一次。

“這些論文發現無症狀感染者仍可傳播病毒,對防控有重要意義。我們對病人的堵截不能隻測體溫。胸部X線檢查則可作為幫助找出感染者的重要輔助手段。此外,病毒能夠通過家庭內的密切接觸極有效地人傳人,因此存在很大的風險”。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金冬雁教授對《知識分子》表示。

那麽,這些論文主要說了哪些內容呢?

臨床表現與人傳人的風險

武漢市金銀潭醫院胸外科主任醫師黃朝林研究了1月2日前最初感染的41個病人,並進行了詳細的統計分析。他和同事通過實時RT-PCR和下一代測序,收集和分析了實驗室確診的2019-nCoV感染患者的數據;直接與患者或其家人溝通,以確定流行病學和症狀方面的數據。同時,對於入住重症監護病房和未入住重症監護病房的患者結果也進行了比較。

黃朝林和同事發現,這些患者都曾暴露於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都出現了類似的症狀,如發熱、咳嗽、肌肉酸痛、疲勞無力等,有些還出現了咳痰、頭痛、咳血、痢疾、呼吸困難、淋巴細胞減少等症狀。所有的41個病人肺部CT,均顯示不良症狀。其他併發症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症、RNA溶血症、急性心力衰竭、二次感染等,約1/3轉入ICU進行治療,病人血漿免疫因子呈現高水準。

如下為此次臨床結果的主要發現:

1.41名患者中的30名男性,也就是說大多數感染的患者是男性。13人患有基礎疾病,包括糖尿病8人,高血壓6人和心血管疾病6人。中位年齡為49歲;

2.41例患者中有27例曾接觸過華南海鮮市場。41人中發現有一家人染病的;

3.發病時,常見症狀為發燒,41例患者中,40例發燒,31例咳嗽,18例肌痛或疲勞;

4.較不常見的症狀是產生痰液,39例中有的11 例,38例中有3例頭痛,39例中2例咯血,和38例中1例腹瀉;

5.41名患者中有22名(55%)出現了呼吸困難(從發病到呼吸困難的中位時間為8天);

6.所有41名患者中有26名(63%)患有淋巴細胞減少症;

7.所有41例肺炎的胸部CT檢查均發現異常;

8.併發症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12例,RNA溶血症6例,急性心髒損傷5例,繼發感染4例。13例(32%)患者被送入ICU,6例(15%)死亡。與非ICU患者相比,ICU患者的血漿中IL2,IL7,IL10,GSCF,IP10,MCP1,MIP1A和TNFα指標更高。

研究者認為,此次2019-nCoV感染引起嚴重的呼吸系統疾病,類似於嚴重的急性呼吸系統綜合征(SARS)冠狀病毒,並伴隨ICU入院和高死亡率。因對疾病起源、臨床症狀、人類之間傳播的持續時間等方面仍不了解,研究者認為還需要繼續研究的臨床數據。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陳福和博士等人的研究則主要是聚焦於一個感染家庭的研究,首次用數據報導確定了2019-nCoV的人-人傳播途徑。

這個家庭原本在廣東深圳,家庭成員中有六人前往武漢返回深圳後,五人(四名大人一名小孩)被發現感染2019-nCoV,另外還有一名家庭成員並未前往武漢但與四名被感染的家庭成員有接觸而感染了病毒。其中一名10歲少年經病毒學或影像學檢測完全沒有任何症狀,但病毒核酸RT-PCR檢測依然陽性。另一位7歲兒童始終戴上外科口罩,是家庭中唯一未受感染的成員。將其他親戚計算在內,家庭內的密切接觸導致近83%的成員受感染,潛伏期2-6天。

所有家庭成員並未前往武漢華南海鮮市場,但有兩人去過武漢的醫院。其中60歲以上的病人症狀更為嚴重。他們的發現證實了醫院和家庭之間的人-人傳播途徑,與之前報導的其他地區旅客受到感染的情況相符。

北京協和醫學院院長王辰等人對這次2019-nCoV造成的全球健康問題發表了評論性文章。此次武漢成為新型冠狀病毒中心區,在中國乃至世界都引起了密切關注。王辰等人的文章指出,中國衛生組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關注並控制疾病蔓延,包括隔離病人、切斷密切接觸、病人臨床數據收集、發展相應的診斷治療措施等。他們介紹,中國科學家很快分離出新型冠狀病毒,並收集到相應的基因組測序數據。“我們應密切關注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關注是否會成為全國乃至全世界的流行性疾病。” 該評論稱。

除了中國學者的努力之外,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密切關注2019-nCoV。WHO 的 David L Heymann 教授肯定了信息數據共享的重要性。鑒於此次病毒傳播起源於動物與人的接觸,之後開始人人傳播,以致蔓延至中國全國乃至全球,引起巨大關注。疫情信息的公開透明化顯得非常重要,包括疾病傳播途徑,傳播方式,人類的感染歷程,暴露於感染環境的人員,成功的臨床案例,實驗室信息診斷,病毒的基因組測序信息等。

自我隔離、切斷感染源對於遏製疫情非常關鍵

有關疫情下一步如何發展,金冬雁表示,“要切斷此病毒在湖北省及其他省市傳播的任務十分艱巨。”

至於此次普通民眾將如何應對疫情,金冬雁表示,“個人認為最重要是解決民眾的恐慌、抵觸和逆反心理,並將最需要救治的病人找出來優先處理。中輕症的患者可以教導自我隔離。目前,武漢及各地同時是流感高峰期,大多數病人感染的並不是新型冠狀病毒而是流感病毒或其他呼吸道病毒,要優先采取措施分流病人,區別對待並指導病人自我隔離、自我照顧但嚴防自我隔離期間出現病情惡化。醫師可通過視像、微信等手段向病人發放資訊、提供谘詢指導和支持。在核酸檢測不及時、不可行或無法應付過多診斷需要時,胸部X線檢查可作為找出需要進一步檢查與治療的患者的重要輔助手段。”

對於此次疫情,《柳葉刀》主編理查德·霍頓(Richard Horton)在社交媒體上表示,此病毒具有中等傳染性和較低致病性,所以自我隔離、切斷傳染源是重中之重的。

金冬雁亦表示, “此症嚴重程度低於SARS,最壞的情況可能是病毒最終完全適應於人體,成為人類冠狀病毒229E、HKU1、OC43或NL63之外的另一個致病性與之相若的人類冠狀病毒,並不會比季節性流感更糟。人類病毒進化的一般規律是隨著人人傳播能力的增強,病毒的致病性也減弱。正如229E、HKU1等病毒最初感染人類時,也經歷過同樣的過程。我們應將最壞情況清楚告訴民眾,盡量減低不必要的恐慌”。

製版編輯 | 皮皮魚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