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張居正精心培育萬歷,為何還是被殺了?

明朝宰相張居正,高居相位十餘年,值明朝衰敗之際,力挽狂瀾,號稱傑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成就卓著,影響深遠。然而,就是這位德高望重、飽學多才的張居正,為帝師卻以失敗而告終,可以說是歷史上最失敗的教育者。

明朝萬歷皇帝九歲登基,皇太后經過慎重考慮,把教育小皇帝的重任托付給了張居正。張居正深知責任重大,親自編寫教材為小皇帝授課,他還任命了五名主講經史的老師,兩名書法老師,並設立起居注官,每天記錄小皇帝的一言一行,監督其學習情況。

在嚴厲的教育下,萬歷皇帝進步很快,尤其書法精進,十歲就能寫一手好字。但小皇帝的這一進步並沒有受到老師張居正的肯定和表揚。在張居正看來,凡是與治國無關的,都是無用的學問。所以,他取消了萬歷皇帝的書法課。

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有一次,萬歷童心大發,逃課去與宮女太監們玩耍打鬧。張居正得知後竟如臨大敵,馬上向太后稟報。結果,萬歷受到懲罰,首先向太后下跪,而後向老師作書面檢討。

相傳,有一日萬歷讀《論語·鄉黨》,在念到“色勃如也”時,誤將“勃”讀成“背”。突然,張居正在他身邊大吼一聲:“這個字應該讀‘勃’!”萬歷嚇得戰戰兢兢,不敢說話。顯然,張居正隻把小萬歷當學生、晚輩,而不把他當皇帝、主子。張居正為帝師,一方面出於對學生的負責,另一方面要在其他大臣面前立威,所以他時常會苛責萬歷,有時還當著他的面怒吼。這樣一來,一種叛逆的情緒就在萬歷心中滋生,而且愈演愈烈,最終變為報復。

張居正為了把小皇帝教育成才,可以說是精雕細刻,操碎了心。他深信經過這種嚴格的教育,萬歷一定能成為一代明君。不料,事與願違。在他對萬歷恩威並施的同時,也埋下了仇恨的種子,恩變成了仇,威變成了恨。張居正生前怎麽也不會想到,自己辛辛苦苦、嘔心瀝血培養的這個皇帝,在他死後不但對他沒有一點感激之情,反而把他當成了最大的仇人。張居正對萬歷皇帝教育的失敗,最終也改寫了中國歷史的走向。

張居正死後,萬歷皇帝逐漸聽到不少他原來根本無法聽到的言論。張居正的對立派開始試探性地放出風聲,旁敲側擊地揭露張居正的種種“罪行”,如接受賄賂、賣官鬻爵、任人唯親等,以此來醜化他的形象,損毀他的名譽。萬歷皇帝不知不覺中受到這些人的影響,加上想起張居正生前對他的嚴苛教育,以及由此受到的委屈和羞辱,萬歷皇帝的心情變得複雜起來。他決定對張居正進行清算。

萬歷十二年(1584年),萬歷皇帝決定查抄張居正的家產。聖旨一到湖廣(張居正是湖廣江陵人),地方便立即派人封鎖張府,任何人員不得出入,以等待欽差大臣前來查封。沒想到欽差遲遲未到,以致張府中糧薪不濟,餓死了不少人。依萬歷皇帝最初的設想,張居正留下的家產應該是個大數目,沒想到查抄的結果卻大大出乎意料。張家確實沒有什麽財物,抄家一事不了了之。時過境遷,明朝末期局勢動蕩,萬歷皇帝這才想起張居正這位能臣的種種好處來,甚至盼望大明朝能再出一位像他那樣的人物來扭轉乾坤。可惜這只能是幻想。

在治理國家上,張居正是傑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在教書育人上,張居正作為皇帝的老師,卻是一位失敗的教育者。萬歷當政48年,後近30年不上朝,甚至不任命國家官員,導致國家機關長期處於半癱瘓狀態。這場失敗的教育最終導致大明王朝由強盛走向衰敗,直至拉開了滅亡的大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