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574家公司利潤不足一套房 小市值公司成虧損重災區

  574家公司利潤不足一套房 小市值公司成虧損重災區

  ■本報記者 韓永先 北京報導

  8月底上市公司半年報收官,據《華夏時報》記者統計,除ST長生外,滬深A股市場3549家上市公司已披露了2018年半年報業績,其中3186家上市公司在上半年實現盈利,佔比89.77%;2723家上市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實現同比增長,佔比76.73%;2329家上市公司上半年淨利潤實現同比增長,佔比65.62%。

  不出意外的是,滬深A股市場上市公司營收規模最多的仍是國字頭,中國石化中國石油中國建築中國平安4家公司上半年營收超過5000億元,分別為1.30兆元、1.11兆元、5889億元和5348億元,營收超過千億元規模的上市公司共有31家。

  最賺錢的上市公司仍被國字頭銀行佔據,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4家公司上半年淨利潤均超過千億元,分別為1604億元、1470億元、1158億元、1091億元。A股市場上半年實現淨利潤前10名的上市公司,除中國平安以淨利潤581億元排在第5位,中國石化以淨利潤416億元排名第7位外,其余均為銀行股。

  相比國字頭上市公司營收、淨利潤規模化增長,一些中小市值的A股上市公司日子並不好過,在巨集觀經濟結構大調整的背景下,經營傳統業務的上市公司業績並不樂觀。

  八成虧損企業市值低於50億

  《華夏時報》記者根據東方財富網數據統計,今年上半年,滬深A股共計363家上市公司出現虧損,佔所有A股公司的一成多,其中88家上市公司虧損額度在億元以上,虧損最大的是中興通訊,上半年虧損78.24億元。

  虧損超過10億元的公司有中興通訊、寧波東力堅瑞沃能南京新百株冶集團中弘股份鹽湖股份樂視網等8家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從2017年同期開始,虧損上市公司開始出現行業分化,從之前的鋼鐵、煤炭、化工等行業,已逐步轉變為機械、商業百貨、設備、電腦、農林牧漁、食品飲料、交運物流、電子元件等行業,虧損企業也正向中小市值公司轉變。

  今年上半年363家虧損上市公司中大多是小市值公司,近八成市值在50億元以下,從行業看,這些公司主要集中在機械、設備製造等行業。

  一位券商人士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非金融、非石化A股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的業績正出現新的趨勢點,傳統的采掘業、化工、鋼鐵等行業公司受供給側改革、三去一補等政策影響,經營業績趨於穩定,新經濟企業是目前國家支持大力發展的重點,業績表現靚麗,但是那些面臨轉型的傳統行業企業面臨著顯著的壓力。

  上市公司的上半年業績情況也佐證了上述券商人士的觀點,不僅363家虧損的上市公司多集中在機械、設備、農林牧漁、食品飲料等行業,在盈利的企業中,淨利潤不足1000萬元的211家上市公司,也多為傳統行業面臨轉型的公司。

  在101家淨利潤處於500萬元以下的上市公司中,36家公司的盈利不足200萬元,其中林海股份ST巨集盛全通教育湘郵科技深中華A邦訊技術霞客環保安彩高科騰達建設開爾新材園城黃金深天地A大理藥業泰山石油天順股份等15家公司盈利不足100萬元,林海股份、ST巨集盛、全通教育盈利僅為21.84萬元、22.17萬元和27.78萬元,處於虧損的邊緣。

  營收方面看,滬深A股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出現下滑的上市公司有826家,多數是在傳統行業的中小市值公司,並且面臨著營收不斷萎縮的經營局面。

  ST仰帆*ST毅達中房股份S藍谷*ST華澤神霧節能ST昌魚山東金泰海航創新華資實業ST坊展、園城黃金、天龍光電*ST皇台綠景控股群興玩具等16家上市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不足1000萬元,其中ST仰帆、*ST毅達、中房股份、S藍谷、*ST華澤5家公司營收不到50萬元,ST仰帆、*ST毅達的經營業務陷入停擺的狀態,分別為-3.41萬元、0元。

  “依賴傳統業務經營上市公司甚至不如一家餐館的盈利。”某上市公司高管對《華夏時報》記者訴苦稱,其公司上半年的利潤僅為100多萬元,甚至買不了中等城市的一套房。

  而事實上,如果算上363家虧損公司,淨利潤不足1000萬元的211家上市公司,多達574家上市公司上半年經營業績不足以買到北上廣的一套房。

  醫藥、軟體行業利潤率最高

  對於半年報,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認為,新經濟企業的業績增長強勁、一些大型重化工業企業發展企穩,釋放了積極信號,A股基本面已經基本企穩。

  中國東方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吳慶預計,下半年上市公司的業績表現分化態勢將會持續,一些企業仍然面臨轉型更新的壓力,而另一些技術進步較快的企業將進入佳境。

  拋開金融、石化等行業,從上半年的業績報告來看,確實有一些行業公司依然是A股市場最好掙錢的行業公司。

  2018年上半年拔得銷售毛利率頭籌的是環保工程行業的神霧節能,上半年銷售毛利率高達103.90%,從事多元金融的民生控股、軟體服務的恆生電子、有色金屬的*ST華澤、軟體服務的廣聯達分別以98.86%、96.38%、96.25%、96.01%的毛利率位列第2至第5名,毛利率均超過95%。

  但是最為暴利的還要數醫藥製造和軟體服務行業公司。

  2018年半年報顯示,銷售毛利率超過90%的26家上市公司主要分布為環保工程、多元金融、軟體服務、有色金屬、貴金屬、醫藥製造、電子信息、文化傳媒、釀酒行業,其中11家為醫藥製作、醫療行業公司,6家為軟體服務公司。在銷售毛利率超過60%的279家上市公司中,多達108家為醫藥製造公司。

  招商策略團隊建議關注具備需求剛性的醫療服務、醫療器械等行業,受益於中高端製造業復甦的專用設備、航空裝備等領域,以及將進入業績釋放期的元件、半導體、電腦應用等新興產業。醫療服務、醫療器械、化學製藥個股的成長性較好,收入和淨利潤增速處於高位。

  券商機構也認為,一些周期性行業繼續保持高景氣度的同時,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通信等經濟中的新動能也會日益壯大,新經濟將成市場的亮點。

責任編輯:張國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