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買不起的車系列,007座駕不再被戲稱阿斯頓·蒙迪歐

作為買不起的車系列,除了產品力之外,肯定都各有各的故事文化。一提到阿斯頓·馬丁,就會想到007電影和詹姆士·邦德。作為一款著名的超豪華性能跑車品牌,這樣的文化加持,也讓阿斯頓·馬丁的速度與英倫優雅完美結合。

2012年阿斯頓·馬丁Vanquish成為了上一代DBS的繼任者,而如今阿斯頓·馬丁又重拾“DBS”命名方式,這款DBS Superleggera再次坐上旗艦級GT跑車的位置。

目前國內阿斯頓·馬丁DBS Superleggera提供兩款車型,區別主要在於一款是硬頂跑車,一款採用軟頂敞篷結構,官方定價為366.8萬、376.8萬。雖然是買不起的車,還是可以抱著欣賞的眼光來見證一下這款傳奇車型。

或許之前的阿斯頓·馬丁車型,在外觀上過於相似,凸顯不出旗艦車型應有的霸氣。甚至連福特也來湊一波熱度,似乎“大嘴”前臉加持,就搖身一變有了阿斯頓·馬丁風范了。新款的DBS Superleggera不會有這樣的尷尬。

巨大的蜂窩狀進氣格柵霸氣十足,就算與同門的DB11系列相比都要更具辨識度,擁有旗艦車型應該有的光環。大燈造型倒是與DB11系列類似的結構,整體簡單大方。

整個引擎蓋都是由碳纖維材質製成,這也許是目前量產車之中最大的碳纖維引擎蓋了。這也符合“Superleggera”超級輕量化的的標識。

散熱孔見過不少,但是大多是裝飾件。像DBS Superleggera這款,完全是為了那台V12的發動機,口徑上也比DB11 V8的那款大了不少。

不同於超級跑車一貫霸氣側漏的激進腰線,阿斯頓·馬丁DBS Superleggera的側面線條極具優雅姿態,象徵著它既是一台跑車,又擁有著英倫貴族氣質。

狹長的後視鏡自然也是為了風阻考慮,並且材質上也是採用的碳纖維,功能上帶有全景影像以及LED轉向燈。

誇張的空氣動力學套件在這裡都不是樣子貨,連拉手都採用隱藏式,這些都是為了降低風阻。

全鋁框架車身結構、碳纖維引擎蓋之外,還有碳纖維車頂等加持,做到了極致的輕量化整車減重至1693kg。

車尾的線條並沒有太多個性元素,與大多數超級跑車類似。不過這塊的技術含量很高,尾部放棄了可升降尾翼而採用固定式尾翼,氣流從固定尾翼下方設計的風道排出。

再加上雙層擴散器加持,為DBS Superleggera在極速時可製造180公斤下壓力。要知道雙層擴散器的理念,是當年F1賽場紅牛車隊的空氣動力學黑科技,後來FIA因此修改了賽事規則,禁掉了這項技術,沒想到跑到這“下崗再就業”了。

21英寸的鍛造輪轂,前對向6活塞,後對向4活塞刹車卡鉗,通風碟式陶瓷刹車盤,為全新DBS Superleggera特別打造的倍耐力輪胎······每一處都集美學和實力與一體。

內飾說真的,沒什麽可說的。一板一眼的設計,你也可以說是考究。當然,這些都是基於它接近400萬的售價而言。

英式的傳統或者說“守舊”在內飾上充分展現,他們在用執拗的傳統工藝思路,詮釋著自己對於奢華的理解。

最具有現代特色的,估計就是全液晶儀表盤設計了。不過就算採用了全液晶設計,它的主觀可調節範圍也很小。

複古的按鍵布局,甚至連換擋也是按鍵形式展現,好在大尺寸的換擋撥片可以保留駕駛感。這麽多按鍵之中,就屬一鍵啟動的設計最為優雅。

多媒體作業系統採用奔馳的COMAND基礎上進行的修改版,造型一看就有血緣關係。

座椅的考究程度,讓人懷疑這是在做奢侈品沙發還是一款高性能跑車的座椅。其厚重、緊致的包裹感和支撐性,絲毫沒有為後排的空間多考慮一分。

是的,後排更多還是當個擺設吧。但是想想,也實在不忍心把這樣豪華的座椅當成備份箱使用。不過也不用擔心,這款車不會因為後排小,就沒人搶著來坐。

不要自作聰明的以為這個電動按鍵是控制天窗的。首先,它是控制前排中央扶手的開/關(開跑車真的需要這麽懶?)。第二,這款車也沒有天窗。

全景天幕?星光車頂?不,英國人再次用傳統工藝彰顯自己的奢華。細細琢磨,在用料與做工縫線上一絲不苟。

作為一款跑車的核心部分,阿斯頓·馬丁DBS Superleggera搭載5.2L V12雙渦輪增壓發動機。這款發動機的最大功率為533kW(725PS),峰值扭矩為900 N·m。大馬力、雙渦輪、12缸,滿足“鍵盤車神”的一切YY。什麽?油耗?出門右轉,謝謝。

匹配的是一款全新後置的ZF 8速自動變速箱,0-100km/h加速時間僅為3.4秒,最高車速可以達到340km/h。

買得起的車都各有各的毛病,買不起的車都有一樣的問題——貴。貴不是它的錯,夢想也是要有的,要不然和鹹魚有什麽區別。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