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劍橋大學、牛津大學招生官如是說面試

在過去的半年內,聽過兩場劍橋大學丘吉爾學院招生主任Partington關於劍橋大學和牛津大學招生的講座,,對他提出的“劍橋大學不在乎你是不是全面發展的學生,我們只想看你在報考的專業上有沒有潛力”的說法,其後牛津大學的教授、英國九大公學之一的校長和劍橋大學今年的畢業生都說出了自己的理解。

“全面發展”涉及的概念是申請者的特性和個性,而如何如何表達這種個性和特性,有一個很重要的面對面的機會,就是“面試”。

面試最重要:True Or False

這次Partington主任很直接給了偏否定的答案:面試並沒有那麽重要。

他解釋了兩點。1,按照程式,面試只是錄取前最後的一環,但之前,在每個人的名字底下,已經有UCAS(個人簡歷)、學校推薦信、A Level預測成績、GCSE考試成績、劍橋大學專業考試成績,所以如果說面試的好壞直接決定是否錄取,那就太看重面試了。面試得一票否決只有一種可能性,那就是發現考生在某處撒了謊,之前的個人簡歷或者推薦信等描述的並不是真正的考生。2,劍橋大學隻提供一次面試,而過程和評估結論會被記錄在案,統一放入考生檔案,供其他所有對該生有興趣的學院挑選,所以主導面試的考官會盡量做到客觀和公證,因為誰也不想因失誤而招到不合適的學生。

格頓學院(Girton College)的Riley博士也擔任劍橋大學的入學指導老師,她把面試具化到:每個考生的面試時間為20-30分鐘,2個面試官,意圖對考生以下5項進行評估

專業熱情、

學術潛力、

未來能在大學出色完成學業、

對新主意的接受和理解能力、

獨立思考的能力。

她說,我們在面試裡其實想看到的是每個考生檔案以外的東西。我們也很清楚,所有的考生都很緊張,但考官們不是來為難考生的,面試的很多問題其實並沒有正確或者錯誤的答案。

這是她在關於電腦科學、自然科學、工程學、數學、和心理學與行為科學的入學須知的專題講座上提及的。

比起劍橋大學,“面試關”在牛津大學有兩次。因為考生不是向大學遞申請,而是直接向各學院申請,每個學生可以申請兩個學院,因此會有不同學院的面試。兩次面試的側重點不一樣,比如在牛津大學的專業統一考試裡,如果成績高,第一次面試會由考生第一志願的學院主持,而考生可以在面試時自己選擇問題的範圍,而第二志願的學院會挑選第二次面試問題的範圍,報考時沒有選擇學院的會被分配學院。(學院選擇是另一問題,也重要也不重要,因為兩個學院都不錄取的學生還會被扔進“備選池”,供其它沒錄夠學生的學院挑選)。

化學系副主任Green博士直言不諱:“面試中我們有一個很重要的任務是,是找到那些不適合我們的學生。比如我們要求學生每周工作60小時,連續工作4年(牛津大學化學系直接提供碩士畢業)。如果不打算如此努力的學生,可以考慮英國很多其他出色的大學,比如劍橋大學有3年畢業的大學生學位,再比如杜倫大學和倫敦大學學院每周只需要工作25小時,他們的學位跟牛津是一樣的。”

(傲嬌啊,真是個大書呆子,點名道姓。。。)

面試的真相和技巧

跟前年、去年分別進入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本科的學生分享面試經驗時,不止一個牛劍生說過,他們在面試時回答為什麽選擇該專業時,都表達過無比的自信,比如“只有牛津才能給我這個平台,讓我去夢想諾貝爾獎”;“我需要跟專業知識最高的人一起,建立XX預測模型”。

而他們也一個共同點,都經歷過非常艱難的面試。所以他們之間流傳的未被證實的說法是,面試越難,成功的希望越大。當然這種難,是指有挑戰性的題目。對於這些學術傑出人士生而言,挑戰的興奮點也是他們滿足感的來源之一。

比如牛津大學雖然給在該校筆試成績高的考生優先權挑選面試話題,但第一個問題就會開門見山地很有難度,而不是一般基於高中畢業知識的熱身題。

反言之,太平緩、溫暖的面試,反而可能是“陷阱”。有位申請劍橋大學的考生在面試前5分鐘裡談到她看過推薦書單上的某本書,考官們就此深入探討,馬上發現她不過是看了目錄和前兩章,此後近20分鐘的面試都在她去哪裡度假、有什麽愛好,去過何處旅遊等無盡友好的氛圍裡進行。考生面帶微笑、感覺良好地關上門而去,但室內的兩位考官早已在她名字下劃了X,扔入檔案。(這個也是前文說到的撒謊了。)

對此,學校給的面試指導如下:

1,學術能力:面試其實可以看作口述的專業考試,所以在面試前,專業知識的準備一定要充分。

2,表達能力:面試一定是有壓力的,而學生們要表現的就是在這種壓力下清楚表達、進而學習的能力,因為牛、劍大學的導師製tutorial system就是學生跟導師之間一對一的學與習。

3,獨立思考和學術潛力:對此,即使是學自然科學的考生,學校也鼓勵她們花3個月思考一個跟專業有關的研究話題,最後的表達形式可以是論文,也可以是任何載體,比如音樂、繪畫、影像等等,而這個尋找研究話題,搜集數據、假設和證明的過程,就是一次學術的洗禮,也可以為面試準備彈藥。

4,尋找已有的面試案例,不斷練習。目前在大學網頁和YouTube上,有不少這樣的資料,還可以參考許多關於面試的技巧。尋找親友裡最令人生畏的相對陌生的長輩,陪著做學術的面試,也會有助於真正的實戰。

5,最重要的一條,做真實的自己。這不是盲婚啞嫁,因為在未來的3年、4年,甚至7年裡(到博士學位),上千天裡,在頂尖大學裡與這世界上最聰明的頭腦一起研習,不可能一直過著假面人生吧。

(牛津大學基督學院負責招生的PPE(政治、哲學、經濟)專業某教授曾疑問過:為什麽我們用全球統一標準招上來的東亞某國學生很多都出現無法跟教授一對一研習的問題,教授們普遍反映,他們問不出問題,也很不習慣獨立思考和辯論,給教學帶來很大困擾)

其實,我真不想回答,我知道為什麽。

當然,在英國從小備戰4+、7+、8+、11+、13+、16+等私立學校入校考試的孩子們,對面試應該是比較熟悉的,因為那就是他們一步步走過來的經歷。但大學面試的重點,是看學術裡的個體,而不是真實生活中的個體。

最後,借劍橋大學招生主任Partington在私立學校講座時對家長們的忠告:雖然目前牛、劍每個學生的學費是9200英鎊,但第三方統計數據表明,大學同時也投入了另外的9000英鎊在每一個學生身上,所以我們比所有人更願意找到那些值得這種投入的孩子。

對此,去年在丘吉爾學院,地理系的招生主任曾說到,我們每年都發現有5%不適合上劍橋的學生被招進來了,因為名額限制,我們肯定也放棄了很多非常優秀的學生,所以只能通過不斷的總結得失,盡量把這種錯誤率降低。

有興趣的讀者還可以參與今年的,與劍橋學霸們討教。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